一种除尘脱硫脱硝多功能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9549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烟气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除尘脱硫脱硝多功能一体化装置,多功能一体化装置本体上端焊接有花板,花板上安装有滤筒;滤筒设置有外滤层,外滤层内侧设置有外笼骨,外笼骨内侧设置有内滤层,内滤层内侧设置有内笼骨;滤筒立面设置有过滤面,滤筒立面上侧焊接有固定耳,滤筒立面下端设置有筒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滤筒采用外滤式、多层结构。外层达到脱硫和除尘的目的,内层达到脱硝的目的,实现先去除烟气中二氧化硫和粉尘,减少脱硝催化剂的中毒风险,能够保证催化剂的寿命,保证催化剂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功能一体化滤筒,外滤式结构,可以集成一体,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面积小。面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脱硫脱硝多功能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烟气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除尘脱硫脱硝多功能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治理常采用SCR+布袋除尘+脱硫工艺。但是针对生物质锅炉,由于燃料本身含有K、Na、Ca等碱性物质,燃烧后形成飞灰进入SCR系统,会吸附在SCR催化剂表面或堵塞催化剂孔道,并且与催化剂表面活性成分发生反应,造成催化剂中毒失活。另一方面生物质锅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波动大,一般可在150~600mg/m3波动,采用SNCR的脱硝效率低,不能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因此生物质锅炉的氮氧化物脱除一直是个难题。应用于电厂的SCR+布袋除尘+脱硫工艺不适用于这类锅炉,而采用先脱硫除尘、后脱硝的工艺,通过脱硫剂的包裹和除尘器的过滤除掉烟气中含有碱金属的粉尘,可以保护后端催化剂免于中毒,延长催化剂寿命。
[0003]对于焦炉、竖窑、回转窑等工业炉窑,其排烟温度在120~260℃,其结构和锅炉不同,并不能通过锅炉改造获得适合SCR脱硝的300~420℃的温度窗口。而通过升温烟气的方法,需要通过燃烧天然气或煤气获得高温烟气与原烟气混合来提升烟气问题,不仅能耗高,且混入的烟气增大了处理烟气量,建设投资增大,一般建设方难以接受。现在常用的低温催化剂其活性温度区间为180~260℃,更适用于炉窑的烟气温度,但是低温下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会同脱硝加入的NH3反应生成硫铵,附着在催化剂的表面造成催化剂中毒。因此,使用低温催化剂对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要求较高,一般要求>50mg/m3。所以,对于工业炉窑的烟气污染物治理,多采用先脱硫、后脱硝的工艺,即干法脱硫+布袋除尘+低温SCR脱硝工艺。
[0004]综合以上情况,对于生物质锅炉和大多数工业炉窑采用干法脱硫+布袋除尘+脱硝工艺更为合适。传统的脱硫、除尘、脱硝是三个独立的模块,分别实现去除二氧化硫、粉尘和氮氧化物的目的,流程冗长、占地面积大,初期投资高,对于一些场地紧张、预算有限的企业,不能进行实施。
[0005]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统的脱硫、除尘、脱硝是三个独立的模块,分别实现去除二氧化硫、粉尘和氮氧化物的目的,流程冗长、占地面积大,初期投资高,对于一些场地紧张、预算有限的企业,不能进行实施。
[0006]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0007]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0008]传统燃煤电厂采用先脱硝、后脱硫。但是对于生物质电厂,由于其燃料的特殊性,烟气中带有的粉尘还有大量的碱金属,采用SCR工艺会造成脱硝催化剂的中毒失效,而采用SNCR工艺又不能满足达标要求。从处理效率来考虑,必须采用SCR工艺,所以需要先去除烟气中会引起催化剂中毒的粉尘。SCR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区间300~420℃,一般的燃煤电厂滤袋耐温不超过160℃,若采用常规的滤袋,需要除尘后需要再对烟气升温才能脱硝,这样的
能耗大,增加了业主的运行负担。所以需要一种耐温、耐酸碱腐蚀、耐磨损的滤袋,在锅炉的高温段实现除尘和脱硝。
[0009]传统的烟气治理工艺,脱硫、脱硝、除尘都是彼此独立的、分批建设。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差,占地面积大,运行维护费时费力。近年来一些工业炉窑,这些厂在前期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环保要求,现阶段上治理装置,往往遇到场地布置受限,需要拆除、改建,增加了改造成本。
[0010]以往脱硫、脱硝、除尘三个装置分别建设,仅从反应装置来看,就要分别建造脱硫塔、脱硝反应器和除尘器,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0011]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0012]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生物质电厂烟气脱硝的难题。可以保证SCR工艺在生物质电厂的稳定运行。
[0013]本专利技术对于没有适宜温度窗口的工艺炉窑,可以利用180~280℃温度段实现脱硫脱硝除尘,不需要大量的提升烟气温度,降低了运行能耗。
[0014]本专利技术由于把脱硫、脱硝、除尘三个工段统一考虑,占地面积大大减小,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和传统的除尘器相当,提高了改造的可行性。
[0015]本专利技术由于把脱硫、脱硝、除尘三个工段统一考虑,核心反应装置由三个减少至一个,设备、联络烟道等都会减少,降低了环保的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001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尘脱硫脱硝多功能一体化装置。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内部通过采用特殊结构的滤筒,实现先脱硫除尘、后脱硝的目的。整个装置同除尘器占地面积相当,结构紧凑、耐温、耐酸碱腐蚀性强。滤筒外表实现脱硫和除尘功能,内筒实现脱硝功能,烟气由外向内穿过滤筒,可以实现烟气中二氧化硫、粉尘和氮氧化物的去除,保护脱硝催化剂免于中毒,实现超低排放的目的。
[001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除尘脱硫脱硝多功能一体化装置,所述除尘脱硫脱硝多功能一体化装置设置有多功能一体化装置本体;
[0018]多功能一体化装置本体上端焊接有花板,花板上安装有滤筒;
[0019]滤筒设置有外滤层,外滤层内侧设置有外笼骨,外笼骨内侧设置有内滤层,内滤层内侧设置有内笼骨;
[0020]滤筒立面设置有过滤面,滤筒立面上侧焊接有固定耳,滤筒立面下端设置有筒底。
[0021]进一步,所述多功能一体化装置本体左端设置有进气室。
[0022]进一步,所述进气室设置有含有SO2粉尘、NO
X
的烟气管道、NaHCO3管道和NH3管道。
[0023]进一步,所述多功能一体化装置本体下端焊接有灰斗,多功能一体化装置本体上端设置有净气室。
[0024]进一步,所述净气室安装有喷吹系统,喷吹系统与压缩空气源连接。
[0025]进一步,所述固定耳悬挂于花板上,固定耳留有螺栓孔。
[0026]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0027]第一、本技术中滤筒采用外滤式、多层结构。外层达到脱硫和除尘的目的,内层达到脱硝的目的,实现先去除烟气中二氧化硫和粉尘,减少脱硝催化剂的中毒风险,能够
保证催化剂的寿命,保证催化剂效率。滤筒内层与脱硝催化剂的结合方式,并能耐受滤筒反吹清灰时压缩空气的冲刷,能够牢固的附着于基材上。同时滤筒材质能够耐酸、耐碱腐蚀。本技术针对于低温脱硝,采用先脱硫再脱硝,避免了由于硫铵生成引起的催化剂堵塞和中毒现象,适合低温脱硫脱硝。
[0028]本技术中滤筒基材为316L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耐腐蚀性能。对于传统的PTFE滤袋,耐温最高240℃,而多功能一体化滤筒可以耐温420℃,适用的工况更为广泛。滤筒透气率高,运行阻力低,单独除尘500Pa,脱硝1000Pa,整个系统运行阻力≤2000Pa,相比与传统的分体布置运行阻力可以节省2000Pa,节约系统引风机能耗。本技术将原脱硫塔、除尘器、脱硝反应器整合为一台多功能一体化反应器,脱硫、除尘、脱硝都可以在这一反应器内完成。本技术采用多功能一体化滤筒,外滤式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脱硫脱硝多功能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脱硫脱硝多功能一体化装置设置有:多功能一体化装置本体;多功能一体化装置本体上端焊接有花板,花板上安装有滤筒;滤筒设置有外滤层,外滤层内侧设置有外笼骨,外笼骨内侧设置有内滤层,内滤层内侧设置有内笼骨;滤筒立面设置有过滤面,滤筒立面上侧焊接有固定耳,滤筒立面下端设置有筒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硫脱硝多功能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一体化装置箱体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气室。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晶张杰邓云波张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航天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