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片式微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072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片式微动开关,包括:壳体、静弹片、动弹片和顶块,壳体的外形基本呈长方体,其内部形成有容纳腔;静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静触端、卡第一中间端以及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第一连接端,动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动触端、第二中间端以及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第二连接端;顶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容纳腔的上端,以带动所述动触端与所述静触端相互抵接或分离;所述动触端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将所述动触端分割为两段的狭长细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弹片式微动开关,可提高动触端与静触端的可接触性能,从而提高了弹片式微动开关的工作可靠性,另外,通过适当增加弹片的厚度,显著提高了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了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了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片式微动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开关
,特别是一种弹片式微动开关。

技术介绍

[0002]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用外壳覆盖,其外部有驱动杆的一种开关,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
[0003]外部机械力通过传动元件(按销、按钮、杠杆、滚轮等)将力作用于动作簧片上,当动作簧片位移到临界点时产生瞬时动作,使动作簧片末端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快速接通或断开。当传动元件上的作用力移去后,动作簧片产生反向动作力,传动元件反向动作,当其行程达到簧片的动作临界点后,瞬时完成反向动作。微动开关的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然而,传统的微动开关,其动触点处的弹簧片通常为一整片式结构,该结构在与静触点接触时,存在可接触性较差的问题;其次,现有的微动开关,其弹片通常较薄,使用时易出现弹片击穿的情况,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弹片可接触性、从而接触性能更稳定的弹片式微动开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弹片式微动开关,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
[0008]静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位于容纳腔内部的静触端、卡接在所述壳体内壁一端的第一中间端以及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第一连接端;
[0009]动弹片,包括依次连接的位于所述容纳腔内部的动触端、卡接在所述壳体内壁另一端的第二中间端以及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第二连接端;
[0010]顶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容纳腔的上端,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用于被按压后能够沿所述壳体上下滑动,以带动所述动触端与所述静触端相互抵接或分离;所述动触端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将所述动触端分割为两段的狭长细缝。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固定盖和第二固定盖,所述第一固定盖的四角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固定盖的四角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一盲孔,所述第一固定盖与所述第二固定盖通过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盲孔配合卡接形成所述壳体。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盖上还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凸起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固定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的第二盲孔。
[0013]优选的,所述动触端的上表面与所述顶块的底部相抵接;所述动触端的下表面在所述顶块处于初始状态时与所述静触端的上表面相互抵接。
[0014]优选的,所述顶块呈倒T形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静弹片与所述动弹片的厚度均为0.15~0.2mm。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通过在动触端上开设狭长细缝,将动触端分割为至少两片,使得动触端不再是一个整片的结构,可提高动触端与静触端的可接触性能,从而提高了微动开关的工作可靠性;
[0018]2)壳体为可拆卸结构,通过多个凸起与凹槽相互配合,方便拆卸和安装,同时也能保障壳体的密封性能;
[0019]3)适当增加了静弹片与动弹片的厚度,可将其应用于汽车前排座椅安全报警系统,相比于现有的微动开关,可明显提高弹片的使用时间,从而提高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且整体结构简单,体积较小,适用于安装在狭小的空间场所。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0022]图3为第一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第二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动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静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顶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壳体;11、第一固定盖;12、第二固定盖;13、第一凸起;14、第一盲孔;15、第二凸起;16、第二盲孔;2、静弹片;21、静触端;22、第一中间端;23、第一连接端;3、动弹片;31、动触端;32、第二中间端;33、第二连接端;34、细长狭缝;4、顶块;41、限位部;5、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31]参考图1至图7所示,一种弹片式微动开关,包括:壳体1、静弹片2、动弹片3和顶块4,壳体1的外形基本呈长方体,其内部形成有容纳腔5;静弹片2包括依次连接的位于容纳腔5内部的静触端21、卡接在所述壳体1内壁一端的第一中间端22以及延伸至所述壳体1外部的用于连接外部电路(图未示出)的第一连接端23;动弹片3包括依次连接的位于所述容纳腔5内部的动触端31、卡接在所述壳体1内壁另一端的第二中间端32以及延伸至所述壳体外
部的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第二连接端33;顶块4滑动安装在容纳腔5的上端,且向上延伸至所述壳体1外部,该顶块4用于被按压后能够沿所述壳体1上下滑动,以带动所述动触端31与所述静触端21相互抵接或分离,从而实现将外部电路接通或者断开;所述动触端3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条狭长细缝34;即动触端31通过狭长细缝34被分割为多片,本实施例中,仅设置有一条狭长细缝34,动触端31被分隔成左右两片,使得动触端不再是一个整片的结构,可提高动触端与静触端的可接触性能,从而提高了微动开关的工作可靠性。
[0032]可以理解的,在壳体1的内部形成有用于第一中间端22和第二中间端32卡接的凹槽,该凹槽的大小与第一中间端22和第二中间端32的大小相适应;另外,在位于容纳腔5上端的壳体上同样形成有用于顶块4穿过的凹槽,其大小同样与顶块4的大小相匹配。
[0033]本实施例中,静弹片2的静触端21、第一中间端22以及第一连接端23为一体成型结构,大致呈U型;动弹片3的动触端31、第二中间端32以及第二连接端33同样为一体成型结构,大致为S型;U型弹片与S型弹片均为较常规弹片,方便易得,便于批量生产。
[0034]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固定盖11和第二固定盖12,所述第一固定盖11的四角设有第一凸起13,所述第二固定盖12的四角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13相配合的第一盲孔14,所述第一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片式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形成有容纳腔(5);静弹片(2),包括依次连接的位于容纳腔(5)内部的静触端(21)、卡接在所述壳体内壁一端的第一中间端(22)以及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第一连接端(23);动弹片(3),包括依次连接的位于所述容纳腔(5)内部的动触端(31)、卡接在所述壳体内壁另一端的第二中间端(32)以及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第二连接端(33);顶块(4),滑动安装在所述容纳腔(5)的上端,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用于被按压后能够沿所述壳体(1)上下滑动,以带动所述动触端(31)与所述静触端(21)相互抵接或分离;所述动触端(3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条狭长细缝(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式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固定盖(11)和第二固定盖(12),所述第一固定盖(11)的四角设有第一凸起(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玉成李纯春刘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切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