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586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弹性件、固定端子、移动端子和顶杆;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弹性件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槽;固定端子和移动端子均卡接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且间隔分布,顶杆滑动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且其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壳体伸出的倾斜端,在所述按压端受到朝向所述壳体内侧的压力,并在给力点沿所述按压端平行位移至所述倾斜端的上部空间时,可使得所述第二自由端与所述第一自由端相互抵接或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组成部件少,可大大减少其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且各部件的配合关系巧妙适宜,其灵敏度也能得以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动开关
本技术涉及电器开关
,特别是一种微动开关。
技术介绍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用外壳覆盖,其外部有驱动杆的一种开关,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外部机械力通过传动元件(按销、按钮、杠杆、滚轮等)将力作用于动作簧片上,当动作簧片位移到临界点时产生瞬时动作,使动作簧片末端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快速接通或断开。当传动元件上的作用力移去后,动作簧片产生反向动作力,传动元件反向动作,当其行程达到簧片的动作临界点后,瞬时完成反向动作。微动开关的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目前,为提高微动开关的灵敏度,通常将其结构设计得较为复杂,零部件繁多,组装麻烦费时,提高了微动开关的生产成本;同时由于零部件较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微动开关损坏的概率,产品的使用寿命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反应灵敏、制造成本低且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微动开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弹性件,其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槽;固定端子,卡接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自由端、第一固定端以及第一电性连接端;移动端子,卡接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且并排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子的一侧;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自由端、第二固定端以及第二电性连接端;顶杆,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其包括位于壳体外部的按压端和与所述按压端垂直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内的滑动端,所述滑动端的底部依次与所述第二自由端和所述弹性件相连接,所述按压端具有一朝向所述壳体伸出的倾斜端;在所述按压端受到朝向所述壳体内侧的压力,并在给力点沿所述按压端平行位移至所述倾斜端的上部空间时,可使得所述第二自由端与所述第一自由端相互抵接或分离。优选的,所述滑动端的底部形成有限位块,所述第二自由端的末端形成有通孔,所述限位块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弹性件连接,且所述限位块的长度尺寸在所述通孔的长度与宽度之间。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固定座和固定盖,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固定盖上对应所述卡槽设置有多个卡勾,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盖通过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勾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具有一与其垂直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形成有安装外部电路的安装槽。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自由端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条狭长细缝。优选的,所述第一自由端的末端还具有一呈U型的弯曲段。优选的,所述第二自由端上形成有一朝向所述第一自由端倾斜的弯折段。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第一自由端的上端面与所述限位柱相抵接。优选的,所述固定端子和所述移动端子的厚度均为0.15~0.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微动开关,顶杆具有位于壳体外部的按压端和与按压端垂直连接并延伸至壳体内的滑动端,滑动端的底部依次与移动端子和弹性件相连接,按压端上则具有一倾斜端,使用时,在按压端受到朝向壳体内侧的压力,并在给力点沿按压端长度方向平行位移时,可使得第二自由端与第一自由端相互抵接或分离,从而控制实现微动开关所在的线路呈的开启或者关闭状态;其整体结构简单,组成部件少,可大大减少其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且各部件的配合关系巧妙适宜,其灵敏度也能得以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C-C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移动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固定端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固定座;12、固定盖;13、卡槽;14、卡勾;15、延伸部;16、安装槽;2、弹性件;3、固定端子;31、第一自由端;32、第一固定端;33、第一电性连接端;34、弯曲段;35、狭长细缝;4、移动端子;41、第二自由端;42、第二固定端;43、第二电性连接端;44、通孔;45、弯折段;5、顶杆;51、按压端;52、滑动端;53、倾斜端;54、限位块;6、限位柱;7、第一容纳槽;8、第二容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参考图1至图7所示,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1、弹性件2、固定端子3、移动端子4和顶杆5;所述壳体1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纳槽7和第二容纳槽8;弹性件2可选择弹簧,其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槽7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槽8;固定端子3卡接在所述第二容纳槽8内,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自由端31、第一固定端32以及第一电性连接端33;移动端子4同样卡接在所述第二容纳槽8内,且并排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子3的一侧;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自由端41、第二固定端42以及第二电性连接端43;顶杆5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其包括位于壳体1外部的按压端51和与所述按压端51垂直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内的滑动端52,所述滑动端52的底部依次与所述第二自由端41和所述弹性件2相连接,所述按压端51具有一朝向所述壳体1伸出的倾斜端53;在所述按压端51受到朝向所述壳体内侧的压力,并在给力点沿所述按压端51平行位移至所述倾斜端53的上部空间时,可使得所述第二自由端41与所述第一自由端31相互抵接或分离。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动开关可将其应用于汽车前排座椅报警系统,其为常闭微动开关,即在初始状态时,顶杆5的按压端51即受到按压力,使得第二自由端41与第一自由端31相互抵接,此时弹簧呈被压缩状态,外部电路为接通状态,前排座椅系统即会发出报警声音;在按压力被带动着沿按压端51的表面竖直向下移动至倾斜端53的上部空间时,即在安全带正确系好后,此时按压端51上的压力逐渐减小,顶杆5在弹簧和移动端子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第二自由端41与第一自由端31相互分离,从而使得外部电路呈断开状态,即可停止前排座椅报警声音。当然,本技术提供的微动开关还可应用于其他所需要的场景,其整体结构简单,组成部件少,可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纳槽(7)和第二容纳槽(8);/n弹性件(2),其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槽(7)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槽(8);/n固定端子(3),卡接在所述第二容纳槽(8)内,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自由端(31)、第一固定端(32)以及第一电性连接端(33);/n移动端子(4),卡接在所述第二容纳槽(8)内,且并排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子(3)的一侧;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自由端(41)、第二固定端(42)以及第二电性连接端(43);/n顶杆(5),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其包括位于壳体(1)外部的按压端(51)和与所述按压端(51)垂直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内的滑动端(52),所述滑动端(52)的底部依次与所述第二自由端(41)和所述弹性件(2)相连接,所述按压端(51)具有一朝向所述壳体(1)伸出的倾斜端(53);在所述按压端(51)受到朝向所述壳体内侧的压力,并在给力点沿所述按压端(51)平行位移至所述倾斜端(53)的上部空间时,可使得所述第二自由端(41)与所述第一自由端(31)相互抵接或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纳槽(7)和第二容纳槽(8);
弹性件(2),其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槽(7)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槽(8);
固定端子(3),卡接在所述第二容纳槽(8)内,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自由端(31)、第一固定端(32)以及第一电性连接端(33);
移动端子(4),卡接在所述第二容纳槽(8)内,且并排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端子(3)的一侧;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自由端(41)、第二固定端(42)以及第二电性连接端(43);
顶杆(5),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其包括位于壳体(1)外部的按压端(51)和与所述按压端(51)垂直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内的滑动端(52),所述滑动端(52)的底部依次与所述第二自由端(41)和所述弹性件(2)相连接,所述按压端(51)具有一朝向所述壳体(1)伸出的倾斜端(53);在所述按压端(51)受到朝向所述壳体内侧的压力,并在给力点沿所述按压端(51)平行位移至所述倾斜端(53)的上部空间时,可使得所述第二自由端(41)与所述第一自由端(31)相互抵接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端(52)的底部形成有限位块(54),所述第二自由端(41)的末端形成有通孔(44),所述限位块(54)能够穿过所述通孔(44)与所述弹性件(2)连接,且所述限位块(54)的长度尺寸在所述通孔(44)的长度与宽度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玉成李纯春刘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切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