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21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其包括立柱;活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移动座,其通过升降装置在所述立柱上纵向移动;活动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的第一引拔臂,其在移动装置的带动下相对应所述移动座横向移动;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引拔臂上的第二引拔臂,其在同步带轮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引拔臂横向运动;纸模治具通过翻转装置与所述第二引拔臂连接,所述纸模治具在所述翻转装置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引拔臂进行180度翻转;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移动装置都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上下料机械手适配不同规格的纸模以及设备间不同运输距离的问题。备间不同运输距离的问题。备间不同运输距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纸模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纸浆模塑的制作过程由制浆、吸附成型、干燥定型等工序完成。由于吸附成型和干燥成型需在不同的设备上加工完成,因此需要将成型后的制品搬运至热压定型装置上进行定型。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中,机械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
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机械手虽然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点。现有技术中已经开始应用机械手用于纸模的搬运,但是固定长度的机械手难以满足不同规格的纸模以及设备间不同运输距离的要求。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设计,故提供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用于解决上下料机械手适配不同规格的纸模以及设备间不同运输距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其主要功能是在纸浆模塑餐具行业用于产品在线切边转运及下料,其工艺过程是当热压好的产品经纸模成型机械手取出并横移至上下料机械手正上方,通过上下料机械手的治具吸盘将纸模成型机械手治具中的产品吸附,然后由上下料机械手送入液压切边机进行切边,待切边完成后,切边机开模,产品吸附在切边机上模,废料在下模,然后上下料机械手进入上升一定高度后,由其治具吸盘从切边机上模吸附成品然后下降用治具上的毛刷将切边机下模的废料刮出到废料收集框,最后上下料机械手治具翻转180度下降将成品依次堆叠在指定的区域,是一种具有自动堆叠计数功能的上下料机械手。
[0004]本技术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技术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包括立柱;活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移动座,其通过升降装置在所述立柱上纵向移动;活动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的第一引拔臂,其在移动装置的带动下相对应所述移动座横向移动;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引拔臂上的第二引拔臂,其在同步带轮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引拔臂横向运动;纸模治具通过翻转装置与所述第二引拔臂连接,所述纸模治具在所述翻转装置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引拔臂进行180度翻转;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移动装置都采用齿轮齿条传动。
[0006]优选地,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板、至少一个翻转轴承、翻转轴、翻转齿轮、翻转齿条和翻转气缸;所述翻转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引拔臂的一端;至少一个所述翻转轴承设置在所述翻转板上;所述翻转轴贯穿至少一个所述翻转轴承且一端与所述纸模治具固定连接;
所述翻转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翻转轴上;所述翻转齿条设置在所述翻转板上且与所述翻转齿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翻转气缸设置在所述翻转板的侧边。
[0007]优选地,所述立柱包括立柱主体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的下方。
[0008]优选地,所述纸模治具包括连接架和多个吸附结构;所述连接架通过所述翻转装置与所述第二引拔臂连接;多个所述吸附结构均匀等距设置在所述连接架的下方。
[0009]优选地,所述吸附结构为真空吸嘴或者真空吸盘。
[0010]优选地,所述纸模治具进一步包括刮板,所述刮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架的侧边。
[0011]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电机、升降齿轮和升降齿条;所述升降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升降齿轮设置在所述升降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升降齿条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升降齿轮和所述升降齿条相配合。
[0012]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电机、移动齿轮和移动齿条;所述移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移动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移动齿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引拔臂的一侧,所述移动齿轮和所述移动齿条相配合。
[0013]优选地,所述同步带轮包括带轮主体和连接件,所述带轮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引拔臂相对于所述移动齿条的另一侧,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带轮主体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拔臂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带轮主体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引拔臂的侧边,所述传动带连接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传动带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通过升降装置带动两个引拔臂纵向移动,通过移动装置带动引拔臂横向移动,纸模治具在翻转装置的作用下能够进行180度翻转,解决了机械手适配不同规格的纸模以及设备间不同运输距离的问题,同时在同步带轮的作用下,第二引拔臂随着第一引拔臂同步移动,较大地提升了引拔臂的移动速度,从而提升机械手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包括立柱、移动座、第一引拔臂、同步带轮、纸模治具、翻转装置;
[0019]图2是图1所示的本技术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所示的本技术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1所示的本技术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1所示的本技术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第一引拔臂和同步带轮的结
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1所示的本技术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纸模治具和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示:11,立柱;111,立柱主体;112,固定座;12,移动座;121,移动横板;122,移动竖板;13,第一引拔臂;131,滑块;14,第二引拔臂;15,纸模治具;151,连接架;152,吸附结构;153,刮板;16,升降装置;161,升降电机;162,升降齿轮;163,升降齿条;17,移动装置;171,移动电机;172,移动齿轮;173,移动齿条;18,翻转装置;181,翻转板;182,翻转轴承;183,翻转轴;184,翻转气缸;185,翻转齿轮;186,翻转齿条;19.同步带轮;191,带轮主体;1911,主动轮;1912,从动轮;1913,传动带;192,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立柱;活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移动座,其通过升降装置在所述立柱上纵向移动;活动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的第一引拔臂,其在移动装置的带动下相对应所述移动座横向移动;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引拔臂上的第二引拔臂,其在同步带轮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引拔臂横向运动;纸模治具通过翻转装置与所述第二引拔臂连接,所述纸模治具在所述翻转装置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引拔臂进行180度翻转;所述升降装置和所述移动装置都采用齿轮齿条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板、至少一个翻转轴承、翻转轴、翻转齿轮、翻转齿条和翻转气缸;所述翻转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引拔臂的一端;至少一个所述翻转轴承设置在所述翻转板上;所述翻转轴贯穿至少一个所述翻转轴承且一端与所述纸模治具固定连接;所述翻转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翻转轴上;所述翻转齿条设置在所述翻转板上且与所述翻转齿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翻转气缸设置在所述翻转板的侧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立柱主体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模上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模治具包括连接架和多个吸附结构;所述连接架通过所述翻转装置与所述第二引拔臂连接;多个所述吸附结构均匀等距设置在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长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智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