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模块和分光模块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914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3:59
分光模块包括:具有底壁部和在底壁部的一侧包围空间的侧壁部的支承体;在底壁部的一侧设置且具有多个光栅槽的分光部;以隔着空间与分光部相对的方式安装在侧壁部,具有多个光检测通道的光检测元件;以沿支承体的与空间相反侧的表面的方式在支承体的表面设置,与光检测元件电连接的多个第1端子;以及具有与多个第1端子分别相对且与多个第1端子分别接合的多个第2端子、和与多个第2端子分别电连接的多个第3端子的配线单元。3端子的配线单元。3端子的配线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分光模块和分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光模块和分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包括分光模块、封装件和引线的分光模块,该分光模块具有光透过性部件以及以隔着光透过性部件彼此相对的方式在光透过性部件设置的分光部和光检测元件,该封装件收纳分光模块,该引线在封装件设置,与光检测元件电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04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上述那样的分光模块有时安装在刚性配线基板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因在安装时产生的应力等而封装件变形,或者因在安装后在刚性配线基板产生的热变形等而封装件变形的问题。但是,在上述那样的分光模块中,由于分光部和光检测元件以隔着光透过性部件彼此相对的方式在光透过性部件设置,所以即使封装件变形,在光检测元件具有的多个光检测通道各自的位置(坐标)与分别向该多个光检测通道入射的光的峰波长的关系(以下,有时简称为“光检测通道与峰波长的关系”)上也不易产生偏移。
[0008]与此相对,在分光部和光检测元件以隔着空间彼此相对的方式构成的分光模块,特别是划定空间的支承体以支承分光部和光检测元件的方式构成的分光模块中,如果在对刚性配线基板的安装时或安装后支承体变形,则在分光部与光检测元件的位置关系上容易产生偏移,在光检测通道与峰波长的关系上也容易产生偏移。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分光部和光检测元件隔着空间彼此相对的结构中可靠地抑制检测精度的下降的分光模块和这样的分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0010]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包括:具有底壁部和在底壁部的一侧包围空间的侧壁部的支承体;在底壁部的一侧设置,具有多个光栅槽的分光部;以隔着空间与分光部相对的方式安装在侧壁部,具有多个光检测通道的光检测元件;以沿着支承体的与空间相反侧的表面的方式在支承体的表面设置,与光检测元件电连接的多个第1端子;以及具有与多个第1端子分别相对且与多个第1端子分别接合的多个第2端子、和与多个第2端子分别电连接的多个第3端子的配线单元。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中,与光检测元件电连接的多个第1端子在支承体的表面设置,配线单元具有的多个第2端子与多个第1端子分别相对且与多个第1端子分别接合。例如,在刚性配线基板具有的多个端子与多个第1端子分别接合的结构中,存在由于因在其接合时产生的应力等而支承体变形,或者因在接合后在刚性配线基板产生的热变
形等而支承体变形,在分光部与光检测元件的位置关系上产生偏移,在光检测通道与峰波长的关系上产生偏移的问题。与此相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中,由于能够经由配线单元实现光检测元件与刚性配线基板的电连接,所以能够抑制在光检测通道与峰波长的关系上产生偏移。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能够在分光部和光检测元件隔着空间彼此相对的结构中可靠地抑制检测精度的下降。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中,也可以是多个第1端子在构成支承体的表面的多个平坦区域中面积最大的平坦区域设置。由此,能够提高各第1端子的形状和多个第1端子的配置等的自由度,并且实现彼此相对的第1端子与第2端子的可靠的接合。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中,也可以是多个第1端子在支承体的表面中,侧壁部的与空间相反侧的表面设置。通过将侧壁部的与空间相反侧的表面较宽地取得,能够提高各第1端子的形状和多个第1端子的配置等的自由度,并且实现彼此相对的第1端子与第2端子的可靠的接合。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中,也可以是多个第1端子在侧壁部的表面中,以作为与分光部与光检测元件彼此相对的第1方向垂直的方向且作为多个光栅槽排列的方向的第2方向为长边方向延伸的区域设置。通过将以第2方向为长边方向延伸的区域较宽地取得,能够提高各第1端子的形状和多个第1端子的配置等的自由度,并且实现彼此相对的第1端子与第2端子的可靠的接合。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中,也可以是在多个第1端子和多个第2端子,彼此相对的第1端子与第2端子经由接合部件相互接合。由此,能够实现彼此相对的第1端子与第2端子的可靠的接合。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中,接合部件也可以为焊料层。由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彼此相对的第1端子与第2端子的可靠的接合。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中,接合部件也可以保持在支承体与配线单元之间形成的间隙。由此,即使配线单元发生了变形,该变形的影响也在支承体与配线单元之间的间隙被缓和,因此能够抑制因支承体的变形而在光检测通道与峰波长的关系上产生偏移。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中,多个第1端子也可以分别为呈圆形的电极垫。由此,即使配线单元发生了变形,起因于该变形的应力集中也在各第1端子被缓和,因此能够抑制因支承体的变形而在光检测通道与峰波长的关系上产生偏移。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中,多个第2端子也可以分别为呈圆形的电极垫。由此,即使配线单元发生了变形,起因于该变形的应力集中也在各第2端子被缓和,因此能够抑制因支承体的变形而在光检测通道与峰波长的关系上产生偏移。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中,多个第3端子也可以作为连接器构成。由此,例如在对刚性配线基板连接配线单元时热的影响不会波及支承体,因此能够抑制在光检测通道与峰波长的关系上产生偏移。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中,配线单元也可以由柔性配线基板构成。由此,即使配线单元发生了变形,也不易在支承体产生起因于该变形的应力集中,因此能够抑制因支承体的变形而在光检测通道与峰波长的关系上产生偏移。此外,配线单元与支承体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被配线单元的柔软性吸收,因此,即使使用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也能
够抑制在光检测通道与峰波长的关系上产生偏移。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中,也可以是配线单元还具有分别连接多个第2端子与多个第3端子的多个配线和支承基板,支承基板的弯曲强度比支承体的弯曲强度小。由此,即使配线单元发生了变形,也不易在支承体产生起因于该变形的应力集中,因此能够抑制因支承体的变形而在光检测通道与峰波长的关系上产生偏移。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也可以还包括连接有多个第3端子的刚性配线基板。由此,能够在分光部和光检测元件隔着空间彼此相对的结构中可靠地抑制检测精度的下降,实现光检测元件与刚性配线基板的电连接。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分光模块的制造方法包括:第1工序,准备分光器,该分光器包括:具有底壁部和在底壁部的一侧包围空间的侧壁部的支承体;在底壁部的一侧设置,具有多个光栅槽的分光部;以隔着空间与分光部相对的方式安装在侧壁部,具有多个光检测通道的光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底壁部和在所述底壁部的一侧包围空间的侧壁部的支承体;设置于所述底壁部的所述一侧,具有多个光栅槽的分光部;以隔着所述空间与所述分光部相对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侧壁部,具有多个光检测通道的光检测元件;以沿着所述支承体的与所述空间相反侧的表面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支承体的所述表面,与所述光检测元件电连接的多个第1端子;和具有与所述多个第1端子分别相对且与所述多个第1端子分别接合的多个第2端子、和与所述多个第2端子分别电连接的多个第3端子的配线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1端子设置于构成所述支承体的所述表面的多个平坦区域中面积最大的平坦区域。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1端子设置于所述支承体的所述表面中所述侧壁部的与所述空间相反侧的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1端子设置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表面中以第2方向为长边方向延伸的区域,所述第2方向是与所述分光部与所述光检测元件彼此相对的第1方向垂直的方向,并且是所述多个光栅槽排列的方向。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第1端子和所述多个第2端子中,彼此相对的第1端子与第2端子经由接合部件而相互接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件为焊料层。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件保持形成于所述支承体与所述配线单元之间的间隙。8.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1端子分别为呈圆形的电极垫。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2端子分别为呈圆形的电极垫。10.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3端子作为连接器构成。11.如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单元由柔性配线基板构成。12.如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分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单元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多个第2端子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能野隆文加藤胜彦
申请(专利权)人: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