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及其芯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76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及其芯板结构,其中芯板结构包括:芯板;固定于芯板的加劲板;延性加强层,于芯板上对应于加劲板的端部处包裹于芯板,且和芯板的表面贴设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延性加强层从芯板上对应于加劲板的端部处包裹于芯板并和芯板表面贴设固定,在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使用过程中,延性加强层随着拉伸或压缩进行适应性受力,分担该部分芯板的受力,从而降低延性加强层所对应的部分芯板的受力,避免该部分的芯板被拉断,保护了芯板,加强芯板和加劲板的交接位置处的延性,降低芯板和加劲板在交接区域破坏的概率,提高了屈曲约束支撑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屈曲约束支撑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屈曲约束支撑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及其芯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及其芯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防屈曲支撑可为框架或排架结构提供很大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普通支撑受压会产生屈曲现象,当支撑受压屈曲后,刚度和承载力急剧降低。在地震或风的作用下,支撑的内力在受压和受拉两种状态下往复变化。当支撑由压曲状态逐渐变至受拉状态时,支撑的内力以及刚度接近为零。因而普通支撑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滞回性能较差为解决普通支撑受压屈曲以及滞回性能差的问题,在支撑外部设置套管,约束支撑的受压屈曲,构成屈曲约束。
[0003]屈曲约束支撑仅芯板与其他构件连接,所受的荷载全部由芯板承担,外套筒和填充材料约束芯板受压屈曲,使芯板在受拉和受压下均能进入屈服,因而,屈曲约束支撑的滞回性能优良。屈曲约束支撑一方面可以避免普通支撑拉压承载力差异显著的缺陷,另一方面具有金属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可以在结构中充当“保险丝”,使得主体结构发生延性破坏,保护人民财产安全,可大大提高结构在中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0004]现有技术中的屈曲约束支撑的破坏点除了耗能芯板的正常拉伸损坏之外,还包括耗能芯板和加劲板的交接区域。加劲板从耗能芯板的端部垂直固定于耗能芯板上,且加劲板的长度远小于耗能芯板,耗能芯板上对应于加劲板的端部位置受力面积开始减小,单位面积受力突变增大,且由于芯板和加劲板通过焊接连接,芯板在交接位置一定范围内材质变脆,容易发生脆性破坏。所以常存在耗能芯板尚未发生正常破坏,而耗能芯板的对应于加劲板端部的区域已经断裂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及其芯板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耗能芯板对应于加劲板端部的区域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6]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包括:
[0008]芯板;
[0009]固定于所述芯板的加劲板;以及
[0010]延性加强层,于所述芯板上对应于所述加劲板的端部处包裹于所述芯板,且和所述芯板的表面贴设固定。
[0011]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延性加强层沿着垂直于所述芯板的长度方向贴设,使得所述延性加强层的受力方向垂直于所述芯板的长度方向。
[0012]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延性加强层为碳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
[0013]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4]所述加劲板垂直固定于所述芯板的端部;
[0015]所述延性加强层向所述芯板的远离端部的方向延伸。
[0016]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7]所述加劲板的靠近所述延性加强层的端部形成有斜面;
[0018]还包括贴设于所述加劲板的斜面上的泡沫层,所述泡沫层部分贴设固定于所述延性加强层。
[0019]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包覆于所述芯板、所述加劲板、所述延性加强层、所述泡沫层上的隔离防护层。
[0020]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离防护层为软玻璃或防水卷材。
[0021]本技术还包括一种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包括:
[0022]芯板结构,包括芯板,固定于所述芯板的加劲板,延性加强层,于所述芯板上对应于所述加劲板的端部处包裹于所述芯板,且和所述芯板的表面贴设固定;
[0023]套设于所述芯板结构的约束套管;以及
[0024]填充于所述约束套管内且包覆于所述芯板结构的填充层。
[0025]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延性加强层沿着垂直于所述芯板的长度方向贴设,使得所述延性加强层的受力方向垂直于所述芯板的长度方向。
[0026]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延性加强层为碳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
[0027]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及其芯板结构的有益效果:
[0028]本技术通过采用延性加强层从芯板上对应于所述加劲板的端部处包裹于芯板并和芯板表面贴设固定,在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使用过程中,延性加强层随之拉伸或压缩进行适应性受力,吸收部分能量,分担该部分芯板的受力,从而缓解延性加强层所对应的部分芯板的受力情况,避免该部分的芯板被拉断,保护了芯板,加强芯板和所述加劲板的交接位置处的延性,降低芯板和加劲板在交接区域破坏的概率,提高了约束支撑的使用寿命和屈服性能。本技术可避免在耗能芯板尚未发生正常破坏,而耗能芯板的对应于加劲板端部的区域已经断裂了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0031]图3为图1的B-B方向的剖视图。
[0032]图4为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的主视图。
[0033]图5为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5]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方向
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方向的剖视图。结合图1 至图3所示,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包括:芯板结构1和套设于芯板结构1的约束套管2;以及填充于约束套管2内且包覆于芯板结构的填充层3。
[0036]参阅图4为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的主视图。图 5为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的侧视图。结合图1至图 5所示,本技术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包括:芯板10;固定于芯板10的加劲板20;以及延性加强层30,于芯板10上对应于加劲板20的端部处包裹于芯板10,且和芯板10的表面贴设固定。
[0037]加劲板从耗能芯板的端部垂直固定于耗能芯板上,且加劲板的长度远小于耗能芯板,耗能芯板上对应于加劲板的端部位置受力面积开始减小,单位面积受力突变增大,且由于芯板和加劲板通过焊接连接,芯板在交接位置一定范围内材质变脆,容易发生脆性破坏。所以常存在耗能芯板尚未发生正常破坏,而耗能芯板的对应于加劲板端部的区域已经断裂了的情况。本技术通过采用延性加强层从芯板上对应于加劲板的端部处包裹于芯板并和芯板表面贴设固定,在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使用过程中,延性加强层随着拉伸或压缩进行适应性受力,分担该部分芯板的受力,从而降低延性加强层所对应的部分芯板的受力,避免该部分的芯板被拉断,保护了芯板,加强芯板和加劲板的交接位置处的延性,降低芯板和加劲板在交接区域破坏的概率,提高了约束支撑的使用寿命和屈服性能。
[0038]具体地,延性,是指材料的结构、构件或构件的某个截面从屈服开始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板;固定于所述芯板的加劲板;以及延性加强层,于所述芯板上对应于所述加劲板的端部处包裹于所述芯板,且和所述芯板的表面贴设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性加强层沿着垂直于所述芯板的长度方向贴设,使得所述延性加强层的受力方向垂直于所述芯板的长度方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性加强层为碳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垂直固定于所述芯板的端部;所述延性加强层向所述芯板的远离端部的方向延伸。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性屈曲约束支撑的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的靠近所述延性加强层的端部形成有斜面;还包括贴设于所述加劲板的斜面上的泡沫层,所述泡沫层部分贴设固定于所述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轶苏邓文艳张煜彪仿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堃熠工程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