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筑楼板弹簧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90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16
一种浮筑楼板弹簧减震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壳体的下端开口设置,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设置有压缩板,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压缩板的端部抵设在所述弧形挡板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浮筑楼板弹簧减震器,结构简单,无特殊安装要求,只需采用专用安装工具快速安装,人力成本低,减振效果好,只需将多个减震器置于混凝土浮筑楼板内,由减震器中的弹簧将浮筑楼板顶起,就可以起到效果极佳的隔绝减震作用。起到效果极佳的隔绝减震作用。起到效果极佳的隔绝减震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筑楼板弹簧减震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浮筑楼板弹簧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浮筑楼板,就是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垫一层以矿棉为主的弹性隔声层,然后再铺楼面。固体的传声效果在固体、液体、气体之中是最强的,固体传声被大大缓解了,楼板的隔声性能也就大大加强了。
[0003]我国房地产市场提供给消费者的一般是按初装修标准设计的商品房,隔音功能并不完善,因此,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消费者会受到噪声的困扰。而这种噪声的来源就是楼板的撞击,楼板撞击原因多样,例如楼上孩子的玩闹、老人拄拐杖走路时敲击楼板、拖动家具等声音,虽然是生活中平常的行为,却有可能因为楼板隔音不够而给他人带来不便。
[0004]按照传统的方式,为了提高楼板的隔声性能,通常就是设置隔声层、铺设减振垫,然而,减振垫的铺设要求较高,较为繁琐,人力成本高。需要先将平面清扫干净,做到无突起物,地面平整;其次,铺设减振垫,相接处要整齐密封,如边角不齐,需用刀剪切齐,相接的地方可采取搭接或平接的方式连接,平接则必须用专用胶水将接缝粘牢,接缝处用胶带封严,防止上层混凝土施工时,水泥砂浆渗入减振板下面。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楼板振动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浮筑楼板弹簧减震器,只需采用专用安装工具快速安装,结构稳定,人力成本低,减振效果还更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筑楼板弹簧减震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筑楼板弹簧减震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壳体的下端开口设置,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设置有压缩板,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压缩板的端部抵设在所述弧形挡板的下端。
[000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弧形挡板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所述壳体的形状为筒状,所述压缩板的形状为腰型,所述压缩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左弧形板与右弧形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压缩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径,所述压缩板中部开设有安装孔。
[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座的上端凸出第一圆环,所述弹簧的下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圆环外。
[00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盖板的下端凸出第二圆环,所述弹簧的上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圆环外。
[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底板。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的四周设置有若干横梁。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弧形挡板、横梁三者一体式设置。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块定位挡板,所述压缩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定位挡板之间的距离。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0016]本技术设计的浮筑楼板弹簧减震器,结构简单,无特殊安装要求,只需采用专用安装工具快速安装,人力成本低,减振效果好,只需将多个减震器置于混凝土浮筑楼板内,由减震器中的弹簧将浮筑楼板顶起,就可以起到效果极佳的隔绝减震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9]图3为安装示意图一。
[0020]图4为安装示意图二。
[0021]以上附图中,壳体1,上盖2,底座3,弹簧4,盖板5,压缩板6,弧形挡板7,安装孔8,第一圆环9,第二圆环10,底板11,横梁12,定位挡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3]请参阅图1~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4]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浮筑楼板弹簧减震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盖2,壳体1的下端开口设置,壳体1内部设置有底座3,底座3上设置有弹簧4,弹簧4的上端设置有盖板5,盖板5的上端设置有压缩板6,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弧形挡板7,压缩板6的端部抵设在弧形挡板7的下端。弧形挡板7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壳体1的形状为筒状,压缩板6的形状为腰型,压缩板6的长度大于左弧形板与右弧形板之间的距离,压缩板6的长度小于壳体1的内径,压缩板6中部开设有安装孔8。壳体1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块定位挡板13,压缩板6的长度大于定位挡板13之间的距离。
[0025]壳体1内部由弹簧4、底座3、盖板5组成的结构称之为“浮动地板元件”。
[0026]安装方式:首先,将浮动地板元件与壳体1组合完毕,此时,弹簧4处于伸展状态,盖板5的位置高于弧形挡板7,盖板5与弧形挡板7之间并无接触,如图3所示,;然后,将压缩板6放入浮动地板元件,也就是将压缩板6放置在盖板5的上端,由于压缩板6的长度大于定位挡
板13之间的距离,放入时压缩板6与定位挡板13之间的连线垂直,放入后轻压将压缩板6旋转90
°
使得压缩板6的两端位于定位挡板13的下端;然后,插入专用的安装工具,另安装工具带着压缩板6旋转90
°
,使得压缩板6可以穿过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之间;然后令安装工具之间可上下伸缩的柱体插入到压缩板6上的安装孔8内,将整个浮动地板元件向下压,如图4所示,将弹簧4压缩到最小公称和最大块负载;再将压缩板6旋转90
°
,令压缩板6的两端卡住弧形挡板7,撤掉安装工具,安装上盖2。将多个减震器置于混凝土浮筑楼板内并由上述方式安装,由减震器中的弹簧4将浮筑楼板顶起,起到隔绝减震的作用。
[0027]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2所示,底座3的上端凸出第一圆环9,弹簧4的下端套设在第一圆环9外。使得弹簧4在压缩或伸展过程中保持稳定,不易产生相对位移,保证结构稳定,减震效果好。
[0028]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2所示,盖板5的下端凸出第二圆环10,弹簧4的上端套设在第二圆环10外。使得弹簧4在压缩或伸展过程中保持稳定,不易产生相对位移,保证结构稳定,减震效果好。
[0029]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2所示,底座3的下端设置有底板11。底板11采用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筑楼板弹簧减震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上盖,所述壳体的下端开口设置,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设置有压缩板,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压缩板的端部抵设在所述弧形挡板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筑楼板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挡板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弧形板和右弧形板,所述壳体的形状为筒状,所述压缩板的形状为腰型,所述压缩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左弧形板与右弧形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压缩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径,所述压缩板中部开设有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筑楼板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旻忞刘作印谭永嘉周亚徐坤徐帆
申请(专利权)人:热测测试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