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义华专利>正文

闪光同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636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闪光同步器,属于照相器材,由可控硅、稳压装置,晶体三极管及光电池等所组成,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分别与可控硅的控制极及阴极相连,晶体管的负载电阻大,放大倍数高,因而闪光同步器的灵敏度高,并有电感线圈与光电池相并联可进一步去除背景光干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装在辅灯上,当照相机上的主灯闪光时,本闪光同步器的可控硅导通,使辅灯同时闪光.(*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相设备中的闪光同步器。在室内或光源不足的环境下拍照,经常使用闪光灯作为主要光源。用正面光拍摄近景人物时,如果没有辅助光源,照片往往会显得生硬,缺乏立体感,有时景物后面还会留下一个深深的黑影。当场面较大时,使用一只闪光灯,亮度不足,要有两只或三只以上的闪光灯同时闪光,才能得到完美的摄影效果。这些都需要多只闪光灯同步照明,以照相机上的闪光灯为主灯,其他的灯为辅灯,辅灯可以随意选择位置,可以是侧灯,背灯,顶灯等。按下快门时要保证几只灯同时闪光,一般采用主灯光控的方法,即在辅灯上加装闪光同步器,当其收到主灯的灯光后即可使辅灯同时点燃。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用可控硅作固体开关,当可控硅导通时使辅灯的闪光器点燃。利用光电池受到外界光照后所产生的光电源在电阻上产生的电压直接加到可控硅的控制极与阴极之间,或通过变压器转换成电压后经放大加到可控硅的控制极与阴极之间,使可控硅导通。但这样做,需要有较强的光照来产生较大的光电流,才能产生较高的开启电压来开启可控硅。因而灵敏度较低,其受控距离大约为18~24米。为了提高灵敏度,并提高抗干扰能力,本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了的闪光同步器。本新型所提供的闪光同步器包括光电池,可控硅,其特征在于由电阻与齐纳二极管所组成的稳压装置,与可控硅控制极及阴极相并联的晶体三极管,光电池与电容器相串联后连接在晶体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光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连向基极,其连接方式应使光电池受光照后所产生的光电流与基极电流的原方向相反,基极连有偏置电阻,稳压装置输出的电压经降压电阻后作为晶体三极管及可控硅控制极的电源。因而当光电池收到主灯的闪光照射后产生光电流,使晶体三极管的基极电流减小,集电极电流也减小,使触发可控硅的电压升高而导通。本新型的优点是灵敏度较高,反干扰能力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描述。图1为晶体管为npn型时闪光同步器的电路及其与闪光辅灯的连接图。图2为晶体管为npn型时闪光同步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图3为晶体管为pnp型时闪光同步器的电路图。图4为晶体管为pnp型时闪光同步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参见图1,其中〔1〕为闪光同步灯电路,〔2〕为闪光辅灯的电路,〔3〕为连接线,其左端与插座〔61〕相连,即与可控硅T31的阳极和阴极两端相连,其右端与按钮〔6〕的两接点〔4〕与〔5〕相连。可控硅T31是一种固体开关,在阳极电压恒定时,其导通与否由其控制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压所控制,当此电压达到开启电压(例如0.7伏)时可控硅即导通。闪光同步器〔1〕的电源由闪光辅灯〔2〕的+160~+250伏的直流电源经电阻R41及变压器Tp11的初级线圈通过连线〔3〕所供给。晶体三极管T21是一npn晶体管,其集电极与发射极分别与可控硅的控制栅极及阴极相连,电阻R11与齐纳二极管T41组成稳压电路,其输出电压可稳定在诸如6伏之类的电压上,R21为降压电阻,R31为基极偏置电阻,改变此电阻的阻值可以改变静态基极电流的大小,从而改变晶体管的放大倍数,光电池T11与电容C11串联后连接于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光电池T11的正极与发射极相连,在无光照时光电池的光电压基本为零,在背景光线照射下,虽有光电压产生,但由于是恒定的,故不能通过C11输入到晶体管T21的基极,此时基极加有正电压,晶体管T21有一定的集电极电流,集电极电压较低,可控硅不能导通。当主灯突然闪光时,主灯的光为闪光同步器的光电池T11所接受,光电池T11的电压突变通过电容C11加到基极,使晶体管的电流减小,集电极电压升高,因而可控硅T31导通。导通后C21上所存储的+160~+250伏电压经可控硅T31加到变压器TP2上,其次级电压加到闪光管上,使闪光灯T51点燃。本闪光同步器所采用的零件可以为T31CRO3AM T21CS9014R1110MΩ T112CR73T412DW7 C110.047μR21360K R31200K这些零件中有的零件可以根据需要加以选配,其中偏置电阻R31阻值的改变,可以改变闪光同步器的灵敏度。图2为闪光同步器的另一实施例,与图1的电路相比仅在光电池T12两端多并联一个电感线圈L12,其电感值可取例如200毫亨。由于电感有阻止电流变化的趋势,在主灯不亮时有进一步防止背景光干扰的作用。而在主灯闪光后光电池T12所产生的变化电流可以全部送入基极电路而不受电感的影响。图3为晶体管采用pnp型时闪光同步器的电路图,其基本原理与图1完全相同,仅仅是在连接上略有不同,其中光电池T13的负极与晶体管的发射极相连,并与可控硅T33的控制极相连,R32为基极偏置电阻。当光电池T13收到照相机的闪光灯照射后,产生光电压,使基极电流减小,因而放大后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也减小,R23上的压降减小,集电极电压升高,因而可控硅的控制极电压升高,可控硅导通。图4与图3电路的差别仅在于在光电池T14的两端并联有电感线圈L13,其作用与图2中的L12相同。本新型的闪光同步器的最大距离可达150米左右。灵敏度的高低可根据需要对其中的电阻进行选配来加以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闪光同步器,属于照机器材,包括光电池,可控硅,其特征在于由电阻与齐纳二极管所组成的稳压装置,与可控硅控制极及阴极相并联的晶体三极管,光电池与电容器相串联后连接在晶体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上述光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连向基极,其连接方式应使光电池受光照后所产生的光电流与基极电流的原方向相反,上述基极连有偏置电阻,稳压装置输出的电压经降压电阻后作为晶体三极管及可控硅控制极的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闪光同步器,属于照相器材,包括光电池,可控硅,其特征在于由电阻与齐纳二极管所组成的稳压装置,与可控硅控制极及阴极相并联的晶体三极管,光电池与电容器相串联后连接在晶体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上述光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连向基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义华
申请(专利权)人:俞义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