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淬火刮碳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697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淬火刮碳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刮碳环包括主体,主体为圆环形,主体内环下端设置倒圆角,通过倒圆角引导活塞进出主体,避免活塞进入主体时对主体底部造成硬性磨损,影响使用效果,且倒圆角可以防止激光淬火后此部位因硬度高脆性大而出现崩牙,主体内环下端设置激光淬火部,主体设置于气缸套上端,气缸套内设置活塞。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强了刮碳环的耐磨性、表面硬度、疲劳极限及抗氧化能力,提高了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通过刮碳环将积碳刮除,避免出现拉缸、活塞环卡滞等不良状况。滞等不良状况。滞等不良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淬火刮碳环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淬火刮碳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活塞在气缸套内孔做上下往复运动时,受燃料质量影响,活塞顶部火力岸位置容易产生积碳,在气缸套上设置刮碳环,通过刮碳环将积碳刮除,避免出现拉缸、活塞环卡滞等不良状况,而现有刮碳环耐磨性差、表面硬度低,需要经常进行更换,影响活塞的正常使用,同时增加了成本。
[0003]中国专利文件CN207145072U公开了一种内燃机刮碳环,包括刮碳环本体,所述刮碳环本体为薄壁环状结构,所述刮碳环本体内设有一端大、另一端小的并可与活塞头的外圆面相适应的锥形孔,在所述刮碳本体内的锥面上设有螺旋分布的刮碳槽,该刮碳环为一体成型结构。该刮碳环能有效去除活塞头部积碳,但其耐磨性、表面硬度均无改善,仍然需要经常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激光淬火刮碳环,增强了刮碳环的耐磨性、表面硬度、疲劳极限及抗氧化能力,提高了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通过刮碳环将积碳刮除,避免出现拉缸、活塞环卡滞等不良状况。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一种激光淬火刮碳环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激光淬火刮碳环,包括主体,主体为圆环形,主体内环下端设置倒圆角,通过倒圆角引导活塞进出主体,避免活塞进入主体时对主体底部造成硬性磨损,影响使用效果,且倒圆角可以防止激光淬火后此部位因硬度高脆性大而出现崩牙,主体内环下端环形设置激光淬火部,主体设置于气缸套上端,气缸套内设置活塞。
[0008]优选的,激光淬火部宽度为1-10mm,淬火深度为0.1-0.5mm。
[0009]进一步优选的,激光淬火部宽度为3-5mm,淬火深度为0.2-0.3mm,刮除积碳的同时淬火层也在不断磨损,若淬火层宽度较小深度较浅,则较短的工作时间就可能导致淬火层被磨损掉;若淬火层宽度较大深度较深则需要更大的功率或更低的转速,而这会导致主体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温度,容易阻碍马氏体的转变甚至使本体出现严重的局部熔化和严重变形,从而严重影响主体质量。
[0010]优选的,主体壁厚为3-10mm,具体壁厚根据缸套壁厚及爆发压力进行确定,活塞缸径越大,缸套越厚,主体越厚。
[0011]优选的,主体内环下端倒圆角大小为R0.1-R0.5。
[0012]进一步优选的,主体内环下端倒圆角大小为R0.1-R0.2。
[0013]优选的,主体为合金铸铁件,进行激光淬火时主体表层材料吸收激光辐射并转化为热能,局部温度极速升高到奥氏体相变以上熔点以下,通过材料主体的热传导作用使被
加热的表层材料的冷却速度超过马氏体相变临界冷却速度,快速冷却完成相变硬化。
[0014]优选的,主体内径大于活塞火力岸直径0.2-1.5mm。
[0015]进一步优选的,主体内径大于活塞火力岸直径0.5-1mm。
[0016]优选的,主体外环下端设置倒角,倒角大小为C1-C1.5,方便安装于气缸套。
[0017]优选的,气缸套上端设置圆形承孔,圆形承孔内设置主体。
[0018]进一步优选的,主体外径与圆形承孔直径相同。
[0019]上述激光淬火刮碳环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0020](1)对主体进行去毛刺处理,然后将主体激光淬火部以外的其它部分用PVC胶带粘贴,确保非淬火面无裸露,检查激光淬火部位表面,保证无异物、无油、无缺陷;
[0021](2)将专用淬火喷料摇晃均匀后倒入喷枪,将主体激光淬火部位表面均匀喷涂至无金属光泽,厚度控制在0.1-0.5mm,提高激光的吸收率;
[0022](3)激光淬火面与激光淬火设备镜头焦距调至150
±
50mm,功率调到300-2000W;
[0023](4)按照主体内环直径选择对应的转速,线速度=转速*(主体内径/2),保证线速度在500mm/min-800mm/min;
[0024](5)激光淬火后的激光淬火部硬度不低于52HRC。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1、本专利技术增强了刮碳环的耐磨性、表面硬度、疲劳极限及抗氧化能力,提高了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通过刮碳环将积碳刮除,避免出现拉缸、活塞环卡滞等不良状况。
[0027]2、本专利技术制备过程激光加热速度及热循环较快,热影响区较小又是表面激光淬火,故工件无变形,提高使用效果。
[0028]3、本专利技术的激光束发散角小具有很好的指向性,整个处理过程不需要任何的冷却液,绿色环保无污染,且较大的过热度和过冷度使得淬硬层的金相组织是相当精细的颗粒,位错密度极高且在表层形成压应力,进而可以大大提高工件的耐磨性,抗疲劳、抗氧化等性能。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安装剖面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气缸套结构剖面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塞结构剖面示意图;
[0033]其中:1、主体;2、倒圆角;3、激光淬火部;4、气缸套;5、承孔;6、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淬火刮碳环,包括主体1,主体为圆环形,主体内环下端设置倒圆角2,通过倒圆角2引导活塞进出主体1,避免活塞6进入主体时对主体底部造成硬性磨损,影响使用效果,且倒圆角可以防止激光淬火后此部位因硬度高脆性大而出现崩牙,主体内环下端环形设置激光淬火部3,主体1设置于气缸套4上端,气缸套4内设
置活塞6。
[0037]激光淬火部3宽度为3mm,淬火深度为0.2mm,刮除积碳的同时淬火层也在不断磨损,若淬火层宽度较小深度较浅,则较短的工作时间就可能导致淬火层被磨损掉;若淬火层宽度较大深度较深则需要更大的功率或更低的转速,而这会导致主体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温度,容易阻碍马氏体的转变甚至使本体出现严重的局部熔化和严重变形,从而严重影响主体质量。
[0038]主体1壁厚为3mm,活塞缸径越大,缸套越厚,主体越厚。
[0039]主体内环下端倒圆角大小为R0.1。
[0040]主体内径大于活塞火力岸直径0.5mm。
[0041]上述激光淬火刮碳环的制备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0042](1)对主体进行去毛刺处理,然后将主体激光淬火部以外的其它部分用PVC胶带粘贴,确保非淬火面无裸露,检查激光淬火部位表面,保证无异物、无油、无缺陷;
[0043](2)将专用淬火喷料摇晃均匀后倒入喷枪,将主体激光淬火部位表面均匀喷涂至无金属光泽,厚度控制在0.1-0.5mm,提高激光的吸收率;
[0044](3)激光淬火面与激光淬火设备镜头焦距调至15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淬火刮碳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主体为圆环形,主体内环下端设置倒圆角,主体内环下端环形设置激光淬火部,主体设置于气缸套上端,气缸套内设置活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淬火刮碳环,其特征在于,激光淬火部宽度为1-10mm,淬火深度为0.1-0.5mm;优选的,激光淬火部宽度为3-5mm,淬火深度为0.2-0.3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淬火刮碳环,其特征在于,主体壁厚为3-1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淬火刮碳环,其特征在于,主体内环下端倒圆角大小为R0.1-R0.5;优选的,主体内环下端倒圆角大小为R0.1-R0.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淬火刮碳环,其特征在于,主体为合金铸铁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淬火刮碳环,其特征在于,主体内径大于活塞火力岸直径0.2-1.5mm;优选的,主体内径大于活塞火力岸直径0.5-1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淬火刮碳环,其特征在于,主体外环下端设置倒角,倒角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营姚晓东王加伟牟永祥岳海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进化者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