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47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易进行放大透镜清洗作业的底片加工设备。该设备驱动透镜移动面板600,使放大透镜500向保存位置移动,一旦向收容透镜面板700移动,并使透镜移动面板600向原位置移动后,通过支承导轨可转动地支承放大透镜500,该放大透镜500以其转动轴550为中心转动,使透镜表面露在外部,进行情况清洗。(*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影部门所使用的底片加工设备中的放大透镜的清洗。附图说明图10示出已有的底片加工设备的概括结构。卷成卷状的感光材料(相纸)10,从设备1的上部供给暗室2的内部,在用刀4切成给定大小之后,装载在以对地面约45度设备的曝光台3上。放大透镜单元20的设置为,放大透镜的光轴L对曝光台3呈正交,即是说,对地面曝光台3呈逆向约45度设置。光源11通过反射镜单元12以对放大透镜单元20的光轴L约呈正交的方式设置。在光源11与放大透镜单元20之间,设置有为传送底片的胶片传送机构(未图示)。还有,在光源11及放大透镜单元20的附近,设置有操作板13及控制显示装置14等。经过曝光的感光材料10通过皮带等传送机构5传送到显影单元30,并在显影、定影、水洗及干燥的各种加工之后,向设备1的上部排出。其次,图11详细地示出已有的底片加工设备中的放大透镜单元。该放大透镜单元20是由通过滚珠丝杠机构和皮带转动机构等(未图示)沿着给定的X-X′方向(例如,与图10图面相垂直的方向)可移动的透镜移动面板21、在透镜移动面板21上装载的可变焦距透镜等的主透镜22、反射镜23及单聚焦透镜等的辅助透镜24等构成的。透镜移动面板21分为三个区域,在中心部的反射镜装载区域B装载反射镜23,在其两侧的第一及第二透镜装载区域A及C,分别装载主透镜22及辅助透镜24。可变焦距透镜等的主透镜22,用135胶卷,同时进行一摄影和全景摄影时,通过转换适宜的聚焦距离(画面视角),利用一种装置可处理两种尺寸的摄像。而单聚焦透镜等辅助透镜24,用120胶卷等,可用于画面尺寸大的场合或放大倍数大的场合。反射镜23将透过开口50及其对向所配置的胶片的光行进方向约弯曲成90度导向光传感器25。光传感器25即检测出胶片的状态,即三原色(红、兰、绿)的辅色如黄色、品红色及青色的各成分。根据该光传感器25的输出,决定曝光的各色比例和曝光时间等。然而,在上述的已有的底片加工设备中,由于采用刀4将感光材料10切成给定的大小,所以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微细的纸屑。因此,由于长时间的连续使用,纸屑会附着在放大透镜(主透镜22或辅助透镜24)的表面。还有,暗室2和显影单元30是分离的,而通过传送感光材料10的间隙等,空气中飞散的显影液和润滑油等雾就附着在放大透镜的表面,因此,每隔一定时间,必需清洗放大镜的表面。在已有的底片加工设备中,首先由暗室2保存感光材料10之后,打开暗室2的门(未图示),作业者潜入暗室2的内部,用刷子、吸尘器和布等对设置在放大透镜单元20上的放大透镜的表面进行清洗作业。因此,作业空间极窄,且黑暗,所以作业性极差。还有,在清洗作业中,由于眼睛难于见到透镜表面,所以难于全部地清洗透镜的表面。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容易清洗放大透镜表面的底片加工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底片加工设备包括一透镜移动面板,具有装载放大透镜的透镜装载区域和装载有将透过胶片的光导入光传感器的反射镜的反射镜装载区域,透镜装载区域以位于相互邻近的曝光位置及保存位置中的任一位置的形式可沿着第一方向移动;一支承部件,设置在透镜装载区域的保存位置,并与放大透镜锁合,可转动地由轴支承放大透镜;一筐体,具有在内部收容透镜移动面板而遮散外光,同时在保存位置附近设置有可打开与关闭的门。即是说,驱动透镜移动面板,使装载在透镜装载区域的放大透镜向保存位置移动,通过支承部件可转动地支承放大透镜。在这种状态下,打开筐体的门,放大透镜以其转动轴为中心转动,从而透镜表面通过筐体的门部而露出外部。这样,作业者即可不必潜入底片加工设备中的暗室内进行放大透镜的清洗作业。其结果,放大透镜的清洗作业变得简单易行。还有,可看见放大透镜的表面,可容易而全部地清洗放大镜的表面。在上述构成中,支承部件包括对第一方向平行设置的一对支承导轨和沿第一方向呈正交设置的转动轴,也可以在沿着筐体第一方向呈正交的面上设置门。作为一侧,在放大透镜主体设置水平转动轴,在放大透镜单元框架的保存部分设置一对平行的支承导轨。在支承导轨的前端形成锥形,使支承导轨前端导轨面的高度略低于放大透镜转动的底部,使支承导轨终端的导轨面略高于放大透镜转动轴的底部,且呈水平状态。通过这样的构成,使透镜移动面板移动,使透镜装载区域向保存位置移动,同时可支承导轨自动地支承放大透镜。还有,即使在放大透镜主体的侧壁设置支承导轨,在放大透镜单元的框架设置转动轴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或者也可以下列方式构成,即在与透镜装载区域的保存位置相邻的位置上设置收容放大透镜的透镜收容面板。尤其,将透镜移动面板的透镜装载区域与透镜收容面板的透镜收容面的高度作得相同,可使主透镜由透镜移动面板向透镜收容面板滑动,这是理想的。在上述构成中,在简单结构的反面,在放大透镜单元的框架的一部分固定支承导轨,其位置和方向受到了限定。然而,在这种构成中,一旦将放大透镜换载成透镜收容面板之后,可在保存位置上安装支承导轨,或使一部分或全部移动,即可自由地选择支承导轨的位置、方向及构成等。还可自由地选择筐体门的位置与方向。还有,也可以下列方式构成,即在沿着对第一方向约呈正交的第二方向设置透镜收容面板。也即是说,通过将透镜移动面板的移动区域与透镜收容面板以约L形配置,就可缩小含有透镜移动面板及透镜收容面板的放大透镜单元的横幅。尤其,如图10所示,在光源对放大透镜单元的光轴约呈正交设置时,由于光源的下方区域是空的,所以即使在这里设置透镜收容面板,第二方向上的底片加工设备的整体尺寸也无变化,这可能使第一方向的底片加工设备的幅度变窄。还有,在上述构成中,支承部件包括对第二方向呈平行设置的一对支承导轨和沿第二方向呈正交设置的转动轴,在沿筐体第二方向的正交面也可设置门。在这样的构成中,如图10所示,在操作板设置在光源或放大透镜单元的前方时,可从操作板的一侧进行放大透镜的清洗工作。还有,在上述构成中,支承导轨是由两个平行的导轨构成的,而且其中至少一条导轨是可动式的。通过这样的构成,尤其,在对第二方向呈平行设置支承导轨时,在使透镜移动面板移动时,可防止在透镜移动面板上装载的放大透镜与支承导轨的干扰。还有,在上述构成中,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分别也可以水平方向构成。也即是说,通过透镜移动面板及透镜收容面板配置在同一水平的平面上,在使放大透镜由透镜移动面板向透镜收容面板移动时或者在作反方向移动时,不发生由于重力作用而产生的水平方向上多余的分力,从而可顺利地使放大透镜移动。还有,在上述构成中,在支承导轨的终端部附近,也可以设置限制放大透镜转动轴水平方向移动的制动器的方式构成。通过这样的构成,由支承导轨所支承的放大透镜转动时,转动轴的中心位置稳定,从而可防止放大镜倾斜转动。以下对附图及其部分符号作简要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底片加工设备实施例1的外观构成透视图。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底片加工设备实施例1放大透镜处于曝光位置时状态的透视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底片加工设备实施例1放大透镜处于保存位置时状态的透视图。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底片加工设备实施例1放大透镜收容在透镜收容面板状态的透视图。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底片加工设备实施例1放大透镜支承在支承导轨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图6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底片加工设备实施例1支承在支承导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片加工设备,其特征是包括:一透镜移动面板,具有装载放大透镜的透镜装载区域和装载有将透过胶片的光导入光传感器的反射镜的反射镜装载区域,所述透镜装载区域以位于相互邻近的曝光位置及保存位置的任一位置的形式可沿着第一方向移动;一支承部件, 设置在所述透镜装载区域的所述保存位置,并与所述放大透镜锁合,可转动地由轴支承所述放大透镜;一筐体,具有在内部收容所述透镜移动面板,遮蔽外光,同时在保存位置附近设置有可打开与关闭的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光彦小林和弘森本桂司
申请(专利权)人: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