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隧洞的外观检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140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隧洞的外观检测平台,如图1~图3所示,包括检测上平台、检测下平台以及移动导向机构,所述检测上平台安装有摄像装置1,所述摄像装置1用于图像的采集;所述检测下平台连接所述检测上平台,用于支撑所述检测上平台;所述移动导向机构安装在所述检测下平台上,用于检测平台的行走和导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可移动的检测平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以人工测量为主、检测人员手持检测设备检测的现状,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质量,且安全高效,安装和拆装方便,便于运输,平台高度可调,可适用于不同直径隧道的检测作业,加工制作成本低廉,大大节约了成本开支。支。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隧洞的外观检测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隧洞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隧洞的外观检测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利工程中为了输水或泄洪,常穿山开挖建成封闭式的输水道,称为水工隧洞。按其担负任务的不同,可分为放水隧洞和泄水隧洞。放水隧洞用来从水库中放出用于灌溉、发电和给水等所需的水量;泄水隧洞用于配合溢洪道泄放部分洪水、泄放水电站尾水、为检修枢纽建筑物或因战备等的需要而放空水库以及排沙等。
[0003]由于水工隧洞长时间遭受水流冲刷、水中附着物侵蚀以及地质沉降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混凝土外观会出现裂缝、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严重影响了隧洞的安全运行。目前水工隧洞受检测环境限制,其主要检测手段还是以人工测量为主,检测人员手持检测设备进入隧洞内实施外观检测任务。此法附加给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高同时人工采集的图像数据质量难以保障。
[0004]专利文献CN109974949A公开了一种针对圆形隧洞变形缝渗漏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两段圆形隧洞之间的嵌有止水片的伸缩缝处,检测装置包括环形橡胶带、气压检测装置和两组环形齿式连接钢板,其中,每组齿式连接钢板若干连接处均固定设有反螺丝装置,通过反螺丝装置推动齿式连接钢板沿着齿状连接口处切线方向运动,以使齿式连接钢板将环形橡胶带顶紧在圆形隧洞内侧上,环形橡胶带上设有一充气阀,所述气压检测装置通过一根导管与充气阀连接,但该设计中环形橡胶带对不同直径范围的隧洞适应性差,且检测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隧洞的外观检测平台。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隧洞的外观检测平台,包括:
[0007]检测上平台,安装有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用于图像的采集;
[0008]检测下平台,连接所述检测上平台,用于支撑所述检测上平台;
[0009]移动导向机构,安装在所述检测下平台上,用于检测平台的行走和导向。
[0010]优选地,所述检测上平台包括摄像固定杆以及摄像固定盘;
[0011]所述摄像固定杆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的摄像固定杆沿摄像固定盘的周向均匀布置,其中,所述摄像固定杆的一端安装在摄像固定盘上,所述摄像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摄像安装位,用于安装摄像装置。
[0012]优选地,所述检测上平台还包括上平台框架以及上平台斜撑杆;
[0013]所述摄像固定杆安装在上平台框架上;
[0014]所述上平台斜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平台框架,所述上平台斜撑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检测下平台上。
[0015]优选地,所述检测下平台包括下平台固定框架以及下平台支撑板;
[0016]所述下平台固定框架与检测上平台上所具有的上平台框架连接,所述下平台支撑板安装在所述下平台固定框架上。
[0017]优选地,所述检测下平台还包括下平台支撑杆,所述下平台支撑杆的数量为多根;
[0018]多根所述下平台支撑杆都安装在下平台固定框架上。
[0019]优选地,多根所述下平台支撑杆在下平台固定框架的六个面上均匀布置。
[0020]优选地,所述移动导向机构包含侧面导向装置以及底面行走装置;
[0021]所述检测下平台包括下平台固定框架,所述侧面导向装置包括两组对称布置在下平台固定框架两侧的侧面导向组件;
[0022]所述底面行走组件安装在下平台固定框架上。
[0023]优选地,所述底面行走组件包括移动轮、前导向轮以及底面支撑杆组件;
[0024]所述移动轮、前导向轮分别通过底面支撑杆组件安装在下平台固定框架上且能够通过底面支撑杆组件调节与下平台固定框架的距离;
[0025]其中,所述底面行走组件能够通过人工驱动或机器驱动的方式行走,当采用机器驱动的方式时,所述移动轮和/或前导向轮连接驱动装置。
[0026]优选地,所述侧面导向组件包括侧面支撑杆组件以及侧面导向轮;
[0027]所述侧面导向轮通过侧面支撑杆组件安装在下平台固定框架上且所述侧面导向轮能够通过侧面支撑杆组件调节离下平台固定框架的距离。
[0028]优选地,所述检测上平台、检测下平台、移动导向机构的支撑结构均采用铝合金材质。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可移动的检测平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以人工测量为主、检测人员手持检测设备检测的现状,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质量,且安全高效,实用性强。
[0031]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可拆卸的桁架结构,安装和拆装方便,便于运输,平台高度可调,可适用于不同直径隧道的检测作业,加工制作成本低廉,大大节约了成本开支。
[0032]3、本专利技术连接和支撑结构采用铝合金材质,结构轻巧、拆装方便,便于运输。
[0033]4、本专利技术平台可利用面积大,具有很好的扩展功能,能够根据实际检测的需求随时添加检测设备,以提高检测的质量,有利于后的研发和应用。
附图说明
[003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左视示意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0038]图中示出:
[0039]摄像装置1
ꢀꢀꢀꢀꢀꢀꢀꢀꢀꢀꢀꢀ
下平台支撑杆7
ꢀꢀꢀꢀꢀꢀꢀꢀꢀ
前导向轮固定杆13
[0040]摄像固定杆2
ꢀꢀꢀꢀꢀꢀꢀꢀꢀꢀ
下平台支撑板8
ꢀꢀꢀꢀꢀꢀꢀꢀꢀ
前导向轮支撑杆14
[0041]摄像固定盘3
ꢀꢀꢀꢀꢀꢀꢀꢀꢀꢀ
移动轮固定杆9
ꢀꢀꢀꢀꢀꢀꢀꢀꢀ
侧向固定杆15
[0042]上平台框架4
ꢀꢀꢀꢀꢀꢀꢀꢀꢀꢀ
移动轮10
ꢀꢀꢀꢀꢀꢀꢀꢀꢀꢀꢀꢀꢀꢀ
侧向支撑杆16
[0043]上平台斜撑杆5
ꢀꢀꢀꢀꢀꢀꢀꢀ
前导向轮11
[0044]下平台固定框架6
ꢀꢀꢀꢀꢀꢀ
侧面导向轮12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隧洞的外观检测平台,如图1~图3所示,包括检测上平台、检测下平台以及移动导向机构,所述检测上平台安装有摄像装置1,所述摄像装置1用于图像的采集;所述检测下平台连接所述检测上平台,用于支撑所述检测上平台;所述移动导向机构安装在所述检测下平台上,用于检测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隧洞的外观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上平台,安装有摄像装置(1),所述摄像装置(1)用于图像的采集;检测下平台,连接所述检测上平台,用于支撑所述检测上平台;移动导向机构,安装在所述检测下平台上,用于检测平台的行走和导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隧洞的外观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上平台包括摄像固定杆(2)以及摄像固定盘(3);所述摄像固定杆(2)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的摄像固定杆(2)沿摄像固定盘(3)的周向均匀布置,其中,所述摄像固定杆(2)的一端安装在摄像固定盘(3)上,所述摄像固定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摄像安装位,用于安装摄像装置(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隧洞的外观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上平台还包括上平台框架(4)以及上平台斜撑杆(5);所述摄像固定杆(2)安装在上平台框架(4)上;所述上平台斜撑杆(5)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平台框架(4),所述上平台斜撑杆(5)的另一端安装在检测下平台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隧洞的外观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下平台包括下平台固定框架(6)以及下平台支撑板(8);所述下平台固定框架(6)与检测上平台上所具有的上平台框架(4)连接,所述下平台支撑板(8)安装在所述下平台固定框架(6)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隧洞的外观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下平台还包括下平台支撑杆(7),所述下平台支撑杆(7)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下平台支撑杆(7)都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永芳涂建明杨海滨李洪威娄永超潘建华张德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大海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