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模钢余量精密切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118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精密切削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刀模钢余量精密切削装置,包括有:工作台;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设置在工作台顶端,工作状态下,所述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双工工作端沿竖直方向相对升降;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压板竖直投影重合设置在所述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双工工作端之间,所述压板宽度与成品刀模钢宽度相同;双工切削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且其双工作端水平倾斜朝向所述压板中平面;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进出料端两侧用于使得刀模钢平铺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距离传感器,工作端垂直朝向所述压板两侧且设置双工切削机构双工工作端上,该装置能够精准切削刀模钢两侧余量。余量。余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模钢余量精密切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切削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刀模钢余量精密切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刀模钢是指一种用于制作复杂形状刀模的单(双)侧开刃、加厚型的特殊模切刀。作为轻工机械(冲裁机或冲剪机)的关键部件,刀模钢广泛应用于纺织、皮革、塑料等制品的冲裁成型,涉及鞋业、箱包、服装、汽车内饰、家具、玩具等轻工产品领域。应用刀模钢制作成异形复杂形状、实现大尺寸冲裁的刀模具,需要兼顾高强度和可折弯性。刀模钢生产工艺流程:连续酸洗、纵剪分条、冷轧、刀体淬火回火、拉削、刃口磨削和淬火硬化、分卷、自动码垛。
[0003]轧制:经过分条分卷后的钢带通过轧机给予轧平和基本成形。
[0004]刀模钢轧制的余量切削的限位控制,自动磨刀。采用白钢刀,由原有的手动磨刀改为磨刀机自动磨刀,全方位的限位结构,提高稳定性,设计的刀架结构的刚度提高,减少维修。刀模钢刀体厚度均匀化控制,避免在刀模成形时的定型尺寸的偏差和不一致。通过在线自动检测,伺服控制,数控进给等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等手段,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
[0005]而现有的刀模钢的在切削两侧余量时精度不易掌控,且刀模钢切削时易发生形变,且不能够适用不同宽度的刀模钢。
[0006]中国专利CN201810035309.2公开了一种模拟振动切削冲击落刀实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工作台、夹具、振动切削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的振动切削装置包括落刀模块和振动产生模块,所述的落刀模块包括刀具、压刀片、落刀滑杆、落刀外壳、弹簧支架和弹簧;所述的振动产生模块包括滑块、滑块支撑板、滑块销直边自润滑轴承、连接杆、翻边自润滑轴承、短轴转盘、长轴转盘和立式轴承座。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振动产生模块和落刀模块,可以比较完整的模拟振动切削过程,而且可以进行一次完整振动切削周期。
[0007]该装置不适用刀模钢的切削。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刀模钢余量精密切削装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能够适应不同宽度刀模钢余量切削精度的问题。
[0009]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刀模钢余量精密切削装置,包括有:工作台;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设置在工作台顶端,工作状态下,所述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双工工作端沿竖直方向相对升降;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竖直投影重合设置在所述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双工工作端之间,所述压板宽度与成品刀模钢宽度相同,工作状态下,通过调节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使得所述压板相对竖直升级;双工切削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且其双工作端水平倾斜朝向所述压板中平面;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进出料端两侧用于使得刀模钢平铺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距离传感器,工作端垂直朝向所述压板两侧且设置双工切削机构双工工作端上,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1]优选地,工作台包括有:底座;固定底板,底端四角通过立柱水平固定设置在底座顶端,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均设置在固定底板顶端,双工切削机构水平驱动部设置在底座顶端且其切削部贯穿底座位于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两侧。
[0012]优选地,固定底板顶端设置有落料口;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包括有:H型固定架,并排竖直设置在落料口顶端两侧,所述H型固定架横板处水平设置有避让口;压板,设置在H型固定架上下端开口处;第一固定方柱和第二固定方柱,所述第一固定方柱两侧通过弹性升降组件竖直滑动弹性设置在H型固定架上开口处,所述第二固定方柱两侧通过刚性升降组件竖直设置在H型固定架下开口处;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方柱底端和第二固定方柱顶端;第一水平驱动组件和第二水平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水平驱动组件和第二水平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方柱和第二固定方柱输入轴传动连接。
[0013]优选地,上压板底端一侧设置有便于引料的倒角,下压板与上压板底面镜像对称且与其结构完全相同。
[0014]优选地,固定底板上还设置有滑动口且位于落料口两侧;双工切削机构包括有:滚珠丝杆滑台,工作端竖直朝上设置在底座顶端;U型支架,开口朝上且两侧穿过滑动口设置在滚珠丝杆滑台工作端;第一横纵调节组件和第二横纵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U型支架两侧顶端;刀架,设置在所述调节组件工作端,距离传感器工作端垂直朝向上压板和下压板侧面设置在刀架上;切削刀,刀口水平倾斜朝向上压板和下压板中平面设置在刀架上。
[0015]优选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有:第三横纵驱动器,设置在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进出料端两侧;转动架,设置在第三横纵驱动器工作端上;凹轮,轴线竖直转动设置在转动架上,且所述凹轮与第二限位装置工作轮同水平面夹持刀模钢两侧;第二限位装置与第一限位装置结构完全相同。
[0016]优选地,H型固定架开口两侧竖直设置有限位槽;弹性升降组件包括有:第一转动座,轴线竖直固定设置在H型固定架横板和压板顶端;第一L型支架,设置在上压板两侧,且所述第一L型支架上设置有同轴且内径大于第一转动座的避让孔;升降块,两侧设置有与顶部限位槽竖直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块;固定销,垂直设置在限位槽顶端四角且与其滑动配合;弹簧,同轴套设在固定销上且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转动座顶端和升降块底端;第一螺母,与第一转动座同轴设置在第一L型支架顶端;第一丝杆,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一转动座上且与第一螺母同轴螺纹拧接,所述第一丝杆顶端与第一水平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刚性升降组件包括有:第二转动座,轴线竖直设置在H型固定架横板和底部压板底端;第二L型支架,两侧设置有与底部限位槽竖直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块;第二螺母,与第二转动座同轴设置在第二L型支架底端;第二丝杆,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二转动座上且与第二螺母同轴螺纹拧接,所述第二丝杆底端与第二水平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0017]优选地,第一固定方柱内侧水平设置有燕尾槽,且所述第一固定方柱顶端垂直等间距设置有贯穿燕尾槽的方翼蝶形螺钉;上压板顶端还设置有与燕尾槽滑动配合的燕尾楔,所述燕尾楔顶面粗糙,工作状态下,上压板通过燕尾楔穿过避让口滑动设置在燕尾槽上,且通过拧紧方翼蝶形螺钉使的上压板相对第一固定方柱固定。
[0018]优选地,第一水平驱动组件包括有:转轴,通过固定支架与第二固定方柱同向转动设置在压板顶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二丝杆顶端,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设置在转轴两侧,所述锥齿轮相互啮合;转盘,同轴设置在转轴一端;第
第一锥齿轮;2g3-第二锥齿轮;2g4-转盘;2h-第二水平驱动组件;
[0035]3-上压板;3a-倒角;3b-燕尾楔;
[0036]4-下压板;
[0037]5-双工切削机构;5a-滚珠丝杆滑台;5b-U型支架;5c-第一横纵调节组件;5c1-第一丝杆驱动器;5c2-第二丝杆驱动器;5d-第二横纵调节组件;5e-刀架;5f-切削刀;
[0038]6-第一限位装置;6a-第三横纵驱动器;6b-转动架;6c-凹轮;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模钢余量精密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工作台(1);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2),设置在工作台(1)顶端,工作状态下,所述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2)双工工作端沿竖直方向相对升降;上压板(3)和下压板(4),所述上压板(3)和下压板(4)竖直投影重合设置在所述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2)双工工作端之间,所述压板宽度与成品刀模钢宽度相同,工作状态下,通过调节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2)使得所述压板相对竖直升级;双工切削机构(5),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其双工作端水平倾斜朝向所述压板中平面;第一限位装置(6)和第二限位装置(7),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2)进出料端两侧用于使得刀模钢平铺在上压板(3)和下压板(4)之间;距离传感器(8),工作端垂直朝向所述压板两侧且设置双工切削机构(5)双工工作端上,所述距离传感器(8)与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模钢余量精密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包括有:底座(1a);固定底板(1b),底端四角通过立柱(1c)水平固定设置在底座(1a)顶端,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2)、第一限位装置(6)和第二限位装置(7)均设置在固定底板(1b)顶端,双工切削机构(5)水平驱动部设置在底座(1a)顶端且其切削部贯穿底座(1a)位于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2)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模钢余量精密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底板(1b)顶端设置有落料口(1b1);可调式双工固定机构(2)包括有:H型固定架(2a),并排竖直设置在落料口(1b1)顶端两侧,所述H型固定架(2a)横板处水平设置有避让口(2a1);压板(2b),设置在H型固定架(2a)上下端开口处;第一固定方柱(2c)和第二固定方柱(2d),所述第一固定方柱(2c)两侧通过弹性升降组件(2e)竖直滑动弹性设置在H型固定架(2a)上开口处,所述第二固定方柱(2d)两侧通过刚性升降组件(2f)竖直设置在H型固定架(2a)下开口处;上压板(3)和下压板(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方柱(2c)底端和第二固定方柱(2d)顶端;第一水平驱动组件(2g)和第二水平驱动组件(2h),所述第一水平驱动组件(2g)和第二水平驱动组件(2h)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方柱(2c)和第二固定方柱(2d)输入轴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模钢余量精密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压板(3)底端一侧设置有便于引料的倒角(3a),下压板(4)与上压板(3)底面镜像对称且与其结构完全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模钢余量精密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底板(1b)上还设置有滑动口(1b2)且位于落料口(1b1)两侧;双工切削机构(5)包括有:滚珠丝杆滑台(5a),工作端竖直朝上设置在底座(1a)顶端;U型支架(5b),开口朝上且两侧穿过滑动口(1b2)设置在滚珠丝杆滑台(5a)工作端;第一横纵调节组件(5c)和第二横纵调节组件(5d),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U型支架(5b)两侧顶端;
刀架(5e),设置在所述调节组件工作端,距离传感器(8)工作端垂直朝向上压板(3)和下压板(4)侧面设置在刀架(5e)上;切削刀(5f),刀口水平倾斜朝向上压板(3)和下压板(4)中平面设置在刀架(5e)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模钢余量精密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装置(6)包括有:第三横纵驱动器(6a),设置在可调式双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华黄福生刘炳照陈晶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