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开盒体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006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开盒体的输送装置,属于包装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动力总成、支撑架和控制装置,支撑架套设有输送带,动力总成提供运转动力,控制装置内设有PLC控制系统,支撑架的出盒端设有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一气缸,出盒端的上游设有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二气缸,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盒体的有无,并相应的给下游工位或上游工位发送命令,取走盒体或需要盒体,第二检测装置在检测盒体后配合第二气缸控制盒体的输送频率,有效完成了盒体的自动化输送,控制精度高,工作效率高;输送架的一侧还设有倾斜的支撑架,在盒体被输送的过程中,盒盖可以始终保持半打开状态,有效确保了输送过程中半开盒体的质量。中半开盒体的质量。中半开盒体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开盒体的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机械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半开盒体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一些烟盒或尚没有合适的机械进行自动化包装的零件盒,由于半打开状态的盒体形状的特殊性,盒体的盒盖必须始终处于半打开的状态,不能出现弯折或磨损等状况,因此没有专门的机械进行运输,一般由人工来完成,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且存在损坏产品的潜在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开盒体的输送装置,通过在输送带的周边设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气缸和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气缸来检测盒体的有无,并设置倾斜的支撑架来支撑盒体上半打开的盒盖,不仅可以确保半开盒体的自动化输送,还可以使盒体始终处于半打开状态,确保盒盖的质量。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半开盒体的输送装置,包括动力总成、输送架和控制装置,所述输送架套设有输送一盒体的输送带,动力总成提供输送带的运转动力,控制装置内设有PLC控制系统来控制各电子元器件的协调运作,所述输送带具有一出盒端,所述输送架靠近所述出盒端处设有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有正对所述输送带上的盒体的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盒体的有无,从而通过控制装置发送命令给上游或下游工位,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下游且靠近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气缸具有一可伸出阻挡所述盒体的第一伸缩杆,在第一伸缩杆阻挡住盒体后,第一光电传感器正好可以感应该盒体;<br/>[0006]所述出盒端的上游设有至少一组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光电传感器和第三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盒体的有无,从而通过控制装置发送命令给上游或下游的工位,其中第二光电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上游,所述第二气缸具有可伸出阻挡所述盒体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之间,在第二伸缩杆阻挡住盒体后,第二光电传感器可以感应盒体,而第三光电传感器感应不到盒体;
[0007]所述动力总成、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气缸、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第二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0008]所述输送架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连接有倾斜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一侧,用于支撑输送带所输送的盒体的半开式盒盖。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架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通过一导向架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架位于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所述导向板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且靠近所述盒体的上方,确保盒体在输送带上的顺利输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内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均匀设有多个滚动滑轮,所述滚动滑轮凸出于所述支撑架,用于减小盒盖与支撑架之间的摩擦力,同时最大限度的避免盒盖受到损坏。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次品储存装置,所述次品储存装置靠近所述出盒端的下方,用于接收产线中检测出的残次品。
[0012]有益效果: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半开盒体的输送装置,包括动力总成、支撑架和控制装置,支撑架套设有输送带,动力总成提供运转动力,控制装置内设有PLC控制系统来协调各电子元器件的运作,支撑架的出盒端设有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一气缸,出盒端的上游设有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二气缸,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盒体的有无,并相应的给下游工位或上游工位发送命令,取走盒体或需求盒体,第二检测装置在检测盒体后配合第二气缸控制盒体的输送频率,有效完成了盒体的自动化输送,控制精度高,全程自动化操作,工作效率高,节约人力成本,节约资源;同时,输送架的一侧还设有倾斜的支撑架,在盒体被输送的过程中,盒盖可以始终保持半打开状态,有效确保了输送过程中半开盒体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的半开盒体的输送装置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的半开盒体的输送装置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申请中盒体半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0-盒体,11-盒盖,1-动力总成,2-输送架,21-输送带,22-出盒端,23-支撑架,231-滚动滑轮,24-导向架,25-导向板,31-第一检测装置,32-第二气缸,41-第二检测装置,42-第二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半开盒体的输送装置,包括动力总成1、输送架2和控制装置,所述输送架2套设有输送一盒体10的输送带21,动力总成1提供输送带21的运转动力,控制装置内设有PLC控制系统来控制各电子元器件的协调运作,所述输送带21的右端为出盒端22,所述输送架2靠近所述出盒端22处设有第一检测装置31和第一气缸32,所述第一检测装置31设有正对所述输送带21上的盒体10的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其正对的输送带21上是否有盒体10,从而通过控制装置发送命令给上游工位或下游工位,所述第一气缸32位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下游且靠近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在第一伸缩杆阻挡住盒体10后,第一光电传感器正好可以感应到盒体10,第一气缸32的第一伸缩杆顶出阻挡输送带21上的盒体10,或下降放行输送带21上的盒体沿输送带继续运送;
[0019]所述出盒端22的上游设有两组第二检测装置41和第二气缸42,间隔放置,且间隔距离大于一个盒体10的长度,所述第二检测装置41包括沿所述输送带2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光电传感器和第三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其正对的输送带21上方是否有盒体10,从而通过控制装置发送命令给上游工位或下游的工位,其中第二光电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上游,所述第二气缸42的第二伸缩杆可以顶出阻挡盒体10或下降放行盒体
10,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之间,在第二伸缩杆阻挡住盒体后,第二光电传感器可以感应到盒体10,而第三光电传感器感应不到盒体10;
[0020]所述动力总成、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气缸、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第二气缸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0021]上述第一检测装置31、第一气缸32、第二检测装置41和第二气缸42之间的相互配合原理为:开始运行后,第二气缸为顶出状态,第二光电传感器未检测到盒体,则通过控制装置向上游工位发送需求盒体的命令,当盒体到达后,被第二气缸的第二伸缩杆阻挡,下游工位如果未检测到盒体,则向该第二气缸发送放行命令,使第二伸缩杆下降放行盒体,以此类推直至最右端的出盒端处,第一光电传感器未检测到盒体,向上一个工位的第二气缸发送命令,第二伸缩杆下降放行盒体,由于第二伸缩杆位于第二光电传感器和第三光电传感器之间,第三光电传感器首先感应到盒体,盒体通过后,未感应到盒体,此时,控制第二伸缩杆再次顶出,盒体通过第三光电传感器后到达出盒端处,第一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开盒体的输送装置,包括动力总成、输送架和控制装置,所述输送架套设有输送一盒体的输送带,动力总成提供输送带的运转动力,控制装置内设有PLC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具有一出盒端,所述输送架靠近所述出盒端处设有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有正对所述输送带上的盒体的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下游且靠近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气缸具有一可伸出阻挡所述盒体的第一伸缩杆;所述出盒端的上游设有至少一组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光电传感器和第三光电传感器,其中第二光电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上游,所述第二气缸具有可伸出阻挡所述盒体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宇管天福毕盛贤马常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仕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