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8513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布料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型机,包括放卷辊、收卷辊,放、加热部和冷却部,加热部包括箱体、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第一加热辊的两端转动连接于箱体,第二加热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滑动件,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滑动件的滑槽,当滑动件滑动至滑槽最上端时,第二加热辊高于第一加热辊,当滑动件滑动至滑槽最下端时,第二加热辊低于第一加热辊;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拉动滑动件沿滑槽滑动的滑动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动驱动件控制滑动件滑动,可以将第二加热辊移动至上端,进而增大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之间的空隙,便于操作人员将布料装设于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之间。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之间。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型机


[0001]本技术涉及布料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型机。

技术介绍

[0002]布料在加工过程中,常会产生褶皱、皱羧等现象,影响布料的成品质量。因此,在布料加工时,常需要通过定型机,对布料进行定性,使布料更加平整,从而提高得到的布料质量。
[0003]公开号为CN109023807A、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12月18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布料定型机,包括工作箱、冷却箱、布料送出装置、布料送进装置、输送带、转轮、驱动电机、传动杆、定型箱和定型加热辊,所述工作箱内部右侧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部底侧设有布料送出装置,所述工作箱内部左侧设有布料送进装置,所述布料送出装置和布料送进装置由输送带、转轮、驱动电机和传动杆组成,所述输送带位于布料送出装置和布料送进装置表面,所述输送带底部两侧设有转轮,所述转轮内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转轮通过传动杆连接。其中,定型箱内部设有定型加热辊,布料从两排加热辊中穿过,加热辊可以对布料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布料的热定型。
[0004]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对布料进行装设时,需要使布料穿过两排加热辊之间。为了提高布料的定型效果,一般情况下,两排加热辊会紧贴布料,因此在对布料装设的过程中,使布料穿过两排加热辊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型机,在将布料装设于加热辊之间时操作较为方便。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定型机,包括放卷辊和收卷辊,所述放卷辊和收卷辊之间设置有加热部和冷却部,所述加热部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上的第一加热辊和设置于箱体上的第二加热辊,所述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均至少设置有两根,且所述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加热辊的两端转动连接于箱体,所述第二加热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滑动件,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滑动件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任意两根所述第一加热辊或第二加热辊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不重叠;当所述滑动件滑动至滑槽最上端时,所述第二加热辊高于第一加热辊,当所述滑动件滑动至滑槽最下端时,所述第二加热辊低于第一加热辊;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拉动滑动件沿滑槽滑动的滑动驱动件。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加热辊可以沿滑槽在竖直方向上滑动。当需要对布料进行装设时,可以将第二加热辊两端的滑动件滑动至滑槽的上端,此时第一加热辊位于第二加热辊的下方,且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之间存在空隙,便于操作人员将布料从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中穿过。当布料穿过加热部并固定于收卷辊上时,可以向下移动滑动件并使第二加热辊向下移动,此时第二加热辊会带动布料向下弯曲,布料在箱体内收到第一
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共同导向作用,呈S状并张紧。在上述过程中,布料在箱体内的总行程增大,会带动放卷辊对布料进行放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布料进行装设时,第一加热辊和第二加热辊之间供布料通过的空间较大,因此便于对布料进行装设。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滑槽内的缓冲块以及滑动设置于缓冲块的滑块,在同一第二加热辊两侧的缓冲块相向的一面上开设有平行于滑槽的缓冲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缓冲槽内,且所述滑块与缓冲槽的上端端面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弹簧。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对布料进行装设的过程中,缓冲槽内的弹簧可以起到对滑块的缓冲作用,进而对布料的张力进行调节。当缓冲块在滑槽内移动时,布料会张紧并拉动滑块在缓冲槽内相对于缓冲槽向上移动,此时滑块上方的缓冲弹簧压缩,进而可以使布料不易受到过大的张力,进而有助于保护布料不易因受到张力过大而撕裂。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槽贯穿箱体侧壁的两侧,所述缓冲块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于箱体的侧壁外表面并连接于位于箱体同侧的所有缓冲块。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杆可以带动位于箱体同侧的缓冲块共同移动,因此在箱体的同侧只需要一个驱动源即可带动箱体同侧的所有缓冲块滑动,减少了滑动驱动件的结构复杂度。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箱体上的第一链轮,转动设置于箱体上并位于第一链轮下方的第二链轮以及同时啮合设置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的驱动链条,所述驱动链条的一端绕过第一链轮并连接于连接杆,另一端从下方绕过第二链轮并固定连接于同一根连接杆。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可以在驱动链条的带动下同步转动,进而可以从上下两端拉动连接杆移动,并通过连接杆带动所有滑动件共同移动。在滑动件移动的过程中,链条在上下两侧均可以为连接杆提供动力,因此有助于连接杆更加顺利地滑动并张紧布料,从而有助于布料更加紧密地贴合于加热辊的表面,进而提高布料的定型效果。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链轮在箱体上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链轮在同一水平面内呈矩形排列,所述第二链轮在每个第一链轮的正下方均设置有一个,在四个所述第一链轮中,轴心线共线的两个第一链轮共同固定连接于一根转动轴,两根所述转动轴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同步轮,两个同步轮的直径相等,且两个同步轮共同配合设置有一根同步带;在两根所述转动轴的其中一根上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转动轴和箱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锁止转动轴转动的棘轮和棘爪。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轴可以带动转动轴上的两个第一链轮同步转动,通过同步轮和同步带的传动作用可以带动两根转动轴同步转动,进而使四个第一链轮共同转动。因此,在把手转动过程中,两根连接杆的两端均可以受到驱动链条的拉动作用,进而使连接杆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使连接杆在上升过程中不易倾斜。且上述过程中两根连接杆可以同步抬升或下降,进而使第二加热辊在升起或下降的的过程中不易倾斜,从而有助于第二加热辊的升降过程更加稳定,不易卡住,从而有助于操作人员更加顺利地对第二加热辊进行升降。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链条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还设置有用于防止限位环从连接杆上脱出的限位块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限位卡块的作用下,限位环在向上拉动连接杆的过程中不会从连接杆中脱出,且限位环既可以相对于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滑动,也可以相对于连接杆的轴心线转动,因此有助于增大驱动链条和连接杆之间连接结构的自由度,从而有助于驱动链条可以顺利拉动连接杆上下移动,进而提高了滑动驱动件驱动滑动件沿滑槽移动时控制灵活度。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冲槽中设置有一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缓冲槽的长度方向,所述滑块滑动套设于导向杆上,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并与滑块抵接。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缓冲弹簧会受到导向杆的限位作用,因此滑块在缓冲槽中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型机,包括放卷辊(701)和收卷辊(704),所述放卷辊(701)和收卷辊(704)之间设置有加热部(702)和冷却部(70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702)包括箱体(1)、设置于箱体(1)上的第一加热辊(2)和设置于箱体(1)上的第二加热辊(3),所述第一加热辊(2)和第二加热辊(3)均至少设置有两根,且所述第一加热辊(2)和第二加热辊(3)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加热辊(2)的两端转动连接于箱体(1),所述第二加热辊(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滑动件(4),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滑动件(4)的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任意两根所述第一加热辊(2)或第二加热辊(3)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不重叠;当所述滑动件(4)滑动至滑槽(11)最上端时,所述第二加热辊(3)高于第一加热辊(2),当所述滑动件(4)滑动至滑槽(11)最下端时,所述第二加热辊(3)低于第一加热辊(2);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拉动滑动件(4)沿滑槽(11)滑动的滑动驱动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4)包括滑动设置于滑槽(11)内的缓冲块(41)以及滑动设置于缓冲块(41)上的滑块(42),在同一第二加热辊(3)两侧的缓冲块(41)相向的一面上开设有平行于滑槽(11)的缓冲槽(43),所述滑块(42)滑动设置于缓冲槽(43)内,且所述滑块(42)与缓冲槽(43)的上端端面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弹簧(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贯穿箱体(1)侧壁的两侧,所述缓冲块(41)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杆(47),所述连接杆(47)设置于箱体(1)的侧壁外表面并连接于位于箱体(1)同侧的所有缓冲块(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驱动件(5)包括转动设置于箱体(1)上的第一链轮(501),转动设置于箱体(1)上并位于第一链轮(501)下方的第二链轮(502)以及同时啮合设置于第一链轮(501)和第二链轮(502)上的驱动链条(503),所述驱动链条(503)的一端绕过第一链轮(501)并连接于连接杆(4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暾金祖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众逸布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