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639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铁行业烟气超低排放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烟气外排系统和烟气循环系统,所述烟气外排系统用于将烧结机头烟气与烧结机尾烟气经除尘装置除尘后排出,所述烟气循环系统用于将烧结机中段风箱中的烟气经净化处理后循环输送至烧结机料面;所述烟气循环系统包括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烧结烟气污染物末端治理前移到过程控制中,在烟气循环系统内部嵌入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对经过污染物富集的烟气进行处理,并且将除尘与脱硝分体式设计,使得装置的使用、维护更方便,从根本上解决了除尘功能和脱硝功能使用寿命并不一致的问题。用寿命并不一致的问题。用寿命并不一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大气污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钢铁行业烟气超低排放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铁行业中烧结工序的污染物排放量很大,烧结烟气循环技术作为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一个重要方式,国内外都曾提出过多种循环工艺,其中国外有LEEP(低排放能量优化烧结工艺)、Eposint(环境型优化烧结)、EOS(Emission Optimized Sintering,能量优化烧结技术)和新日铁等工艺;国内有宁钢、沙钢、首钢股份、宝钢、永钢、迁钢、长钢等企业均已分别实施。整体上烟气循环的比例大概在30%以内,循环量过大,一方面导致料面基本全覆盖,另一方面若控制不当,则容易导致烟气外泄的事故发生;烧结烟气循环系统配套后续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投资、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影响钢铁企业上马环保项目的积极性。
[0003]因此,在当前经济下行大环境下,如何降低烧结烟气循环系统及后续烟气脱硫脱硝系统的投资、运行成本,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又一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烧结机烟气循环比例较低,并且烧结烟气循环系统及后续烟气脱硫脱硝系统的投资、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烟气外排系统和烟气循环系统,所述烟气外排系统用于将烧结机头烟气与烧结机尾烟气经除尘装置除尘后排出,所述烟气循环系统用于将烧结机中段风箱中的烟气经净化处理后循环输送至烧结机料面;
[0007]所述烟气循环系统包括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所述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
[0008]脱硫系统,所述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反应装置以及设于所述脱硫反应装置上的脱硫剂喷入口、第一喷氨格栅;所述脱硫剂喷入口用于向所述脱硫反应装置内喷入脱硫剂,所述第一喷氨格栅用于为后续的脱硝反应提供氨源;
[0009]除尘脱硝系统,所述除尘脱硝系统包括除尘脱硝单元、设于所述除尘脱硝单元下方的粉尘收集装置、设于所述除尘脱硝单元上方的反吹装置,以及依次设于所述反吹装置上方的第二喷氨格栅与第二脱硝单元,所述反吹装置用以吹落除尘脱硝单元外表面附着的粉尘,所述第二喷氨格栅用于为所述第二脱硝单元中的脱硝反应提供氨源。
[0010]优选地,烧结机中段风箱中的烟气分为靠近烧结机尾的第一路烟气及靠近烧结机头的第二路烟气,所述第一路烟气直接进入到所述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所述第二路烟气与所述烧结机尾烟气经过热量交换后进入到所述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
[0011]优选地,所述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气气换热器,所述气
气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路烟气与所述烧结机尾烟气之间用于交换热量。
[0012]所述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的后烟道中设置有氨喷射系统。
[0013]优选地,所述脱硫系统与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相邻设置,所述脱硫系统的进口及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的出口均与所述烧结机主烟道连通,所述脱硫系统的出口与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的进口相连,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的进口设置在侧面,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的进口对应所述除尘脱硝单元的底部设置;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的出口设置在与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的进口相对的侧面,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的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脱硝单元。
[0014]优选地,所述除尘脱硝单元包括除尘滤袋、袋笼、脱硝催化剂层以及净烟气通道,所述催化剂安装在所述袋笼的内部,所述催化剂构成的通道为所述净烟气通道。
[0015]优选地,所述除尘滤袋为筒体结构,所述袋笼支撑在所述筒体结构的内部。
[0016]优选地,所述除尘滤袋包括1层及以上的除尘层。
[0017]优选地,所述除尘层由位于内侧的基布层和位于外侧的除尘层组成。
[0018]优选地,所述除尘层由碳纤维、聚苯硫醚纤维制成。
[0019]优选地,所述脱硝催化剂层为板式或蜂窝式或波纹板式。
[0020]优选地,所述脱硝催化剂层为蜂窝状活性炭管。
[0021]优选地,所述脱硫剂喷入口包括第一脱硫剂喷入口、第二脱硫剂喷入口,所述第一脱硫剂喷入口用于喷入循环脱硫剂,所述第二脱硫剂喷入口用于喷入新鲜脱硫剂,其中,所述循环脱硫剂为由所述粉尘收集装置收集的脱硫灰。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脱硫剂喷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脱硫剂喷入口之前。
[0023]优选地,所述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还包括供氨系统,所述供氨系统包括制氨装置、第一供氨管道、第二供氨管道,所述第一供氨管道与所述第一喷氨格栅连接,所述第二供氨管道与所述第二喷氨格栅连接。
[0024]优选地,所述烟气循环系统包括循环烟道,所述循环烟道与所述烧结机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循环烟道上设有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为循环烟气提供氧气补给。
[0025]一种采用如上装置的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烧结机头烟气与烧结机尾烟气经除尘装置除尘后排出,烧结机中段风箱中的烟气经净化处理后进入烧结机进行二次烧结,所述净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0027](1)脱硫反应,包括:
[0028]烟气在脱硫反应装置中完成脱硫处理;
[0029](2)除尘和第一次脱硝反应、第二次脱硝反应,包括:
[0030]脱硫反应后的烟气在除尘脱硝单元中同时完成除尘处理和第一次脱硝处理,在第二脱硝单元中完成第二次脱硝处理。
[0031]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异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的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将烧结烟气污染物末端治理前移到过程控制中,在烟气循环系统内部嵌入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对经过污染物富集的烟气进行处理,并且将除尘与脱硝分体式设计,使得装置的使用、维护更方便,从根本上解决了除尘功能和脱硝功能使用寿命并不一致的问题,有效延长了使用时间,节省了维护成本。另外,在装置中设置两级喷氨、两级脱硝反应,精准控制喷氨量,保证脱硝效率,减少氨逃
逸。
附图说明
[0033]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6]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除尘脱硝单元结构示意图;
[0037]图4是图3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5是图3中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1、烧结机,2、第一CEMS分析仪,3、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4、第四CEMS分析仪,5、循环风机,6、氧气缓冲罐,7、氧气均布器,8、氨喷射系统,9、调节阀,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外排系统和烟气循环系统,所述烟气外排系统用于将烧结机头烟气与烧结机尾烟气经除尘装置除尘后排出,所述烟气循环系统用于将烧结机中段风箱中的烟气经净化处理后循环输送至烧结机料面;所述烟气循环系统包括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所述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脱硫系统,所述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反应装置以及设于所述脱硫反应装置上的脱硫剂喷入口、第一喷氨格栅;所述脱硫剂喷入口用于向所述脱硫反应装置内喷入脱硫剂,所述第一喷氨格栅用于为后续的脱硝反应提供氨源;除尘脱硝系统,所述除尘脱硝系统包括除尘脱硝单元、设于所述除尘脱硝单元下方的粉尘收集装置、设于所述除尘脱硝单元上方的反吹装置,以及依次设于所述反吹装置上方的第二喷氨格栅与第二脱硝单元,所述反吹装置用以吹落除尘脱硝单元外表面附着的粉尘,所述第二喷氨格栅用于为所述第二脱硝单元中的脱硝反应提供氨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机中段风箱中的烟气分为靠近烧结机尾的第一路烟气及靠近烧结机头的第二路烟气,所述第一路烟气直接进入到所述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所述第二路烟气与所述烧结机尾烟气经过热量交换后进入到所述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优选地,所述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气气换热器,所述气气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路烟气与所述烧结机尾烟气之间用于交换热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的后烟道中设置有氨喷射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系统与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相邻设置,所述脱硫系统的进口及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的出口均与所述烧结机主烟道连通,所述脱硫系统的出口与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的进口相连,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的进口设置在侧面,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的进口对应所述除尘脱硝单元的底部设置;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的出口设置在与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的进口相对的侧面,所述除尘脱硝系统的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脱硝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烧结烟气脱硫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普呼广辉刘国锋刘晓敏李转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