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533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取片装置,包括: 基座; 第一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用以吸附第一薄片; 第二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相邻于所述第一吸附组件,所述第二吸附组件用以吸附第二薄片;以及 分离组件,包括旋转部与 第一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旋转部,而所述第一杆件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吸附组件; 其中,当所述旋转部转动而带动所述第一杆件移动时,所述第一杆件将所述第一吸附组件朝远离所述第二吸附组件的方向移开,使所述第一薄片与所述第二薄片 相隔开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片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薄片的取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显示^支术已臻成熟,各种与显示纟支术相关的产品制造或供 应厂商无不朝向更高质量与更低成本的目标迈进。凡是产品本身的 改良与创新,甚或产品的制程设备与流程,也为各家厂商考虑的重点。以液晶显示器为例,其广泛地运用于个人计算才几(例如桌上型与笔记型计算机)、移动通讯装置(例如手才几与PDA)、数字相机及 掌上型游乐器等电子装置中。考虑到液晶显示器其内部光源及其所 处环境光源等因素,为使液晶显示器达到预期的显示效果,大多数 液晶显示器必须Y吏用多种不同的光学薄片组合,以显示高质量的画 面。前述的光学薄片例如是反射板、扩散板、增光片、偏光片与相 位差板等。在液晶显示器的制作过程中,以大面积制作的光学薄片 (例如偏光片或相位差板等)通常必须经过精密的裁切以符合显示 器实际应用尺寸。以偏光片的裁切为例,i青参照图1A 1B,图1A示出了以裁 刀切割材料的示意图,图1B示出了图1A中切割完成的薄片堆叠后 的示意图。偏光片的巻状材冲牛M1在4难平后,必须由裁切才几的裁刀IO切割成许多符合显示器尺寸的薄片S1 S3等。切割完成的薄片 Sl-S3等均是以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取片或分片,以将薄片Sl~ S3由平台15上取下,并堆叠收集起来,如图IB所示。一4殳偏光 片都具有黏胶用以贴附在显示器的面板上,当薄片裁切完成后,在 薄片的边缘容易产生溢胶的情形而对取片、分片与收集等过程造成 干扰。此外,对于小尺寸的显示器(例如手4几的显示器),不4又由 于薄片尺寸过小而不易取片,且要将各薄片分离开来也不容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又片装置,将切割后的薄片分隔开来,以防止 薄片的边缘因残胶而相黏,有助于产品进一 步的组装作业。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取片装置,此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吸附组件、 第二吸附组件以及分离组件。第一吸附组件与第二吸附组件相邻设 置在基座上,并各別用以吸附第一薄片与第二薄片。分离组件包括 旋转部与坤干件。^干件的一端连4妄至旋转部,而杆件的另一端连4妄至 第一吸附组件。当旋转部转动而带动杆件移动时,杆件会将第一吸 附组件朝远离第二吸附组件的方向移开,^f吏第 一 薄片与第二薄片相 隔开来。本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取片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吸附组件,设 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用以吸附第一薄片;第二吸附 组件,i殳置在所述基座上且相邻于所述第一。及附组件,所述第二吸 附组件用以吸附第二薄片;以及分离组件,包括旋转部与第一杆件, 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旋转部,而所述第一杆件的另 一端 连接至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其中,当所述旋转部转动而带动所述第 一杆件移动时,所述第 一杆件将所述第 一吸附组件朝远离所述第二 吸附组件的方向移开,^f吏所述第一薄片与所述第二薄片相隔开来。其中所述分离组件还包括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的 一端连接 至所述旋转部,所述取片装置还包括第三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 基座上并连4妄至所述第二杆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吸附组件用以吸 附第三薄片。其中所述第 一吸附组件与所述第三吸附组件以可转动的方式 i殳置在所述基座上。其中所述第二吸附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吸附组件 与所述第三吸附组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吸附组件、所述第二吸附 组件与所述第三吸附组件成直线排列。其中所述旋转部具有旋转中 心,所述旋转中心对应所述第二吸附组件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是以可滑移的方式连4妄至 所述旋转部。其中所述旋转部包括旋转杆件与轴件,所述旋转杆件通过所述 轴件枢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 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分别连接至 所述旋转杆件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p及附組件、所述第二p及附组4牛与所述第三^及附组 件的构件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包括前,殳、中l殳与后,殳,所述中段位于 所述前段与所述后段之间,所述前段连接到所述基座上。其中所述第 一杆件连接至所述第 一吸附组件的所述中段。其中所述第一吸附组4牛的所述前,殳具有耳关轴,用以装i殳在所述 基座上。其中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的所述中,更具有緩沖装置,用以伸缩作 动吸取所述第一薄片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其中所述第 一杆件连4姿至所述第 一吸附组件的所述緩冲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的所述后,殳具有吸嘴,用以吸附所述第 一薄片。其中所述第 一薄片与所述第二薄片是光学膜片。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i兑明如下 附图说明图1A示出了以裁刀切割材料的示意图。图1B示出了图1A中切割完成的薄片堆叠后的示意图。图2A 2B示出了依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取片装置的示意图。图3A 3B示出了耳又片装置具有三个吸附组件的示意图。 图4A 4B示出了适用于三个吸附组件的分离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2A-2B,其示出了依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取片装 置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取片装置200包4舌基座210、第一p及 附組件220、第二吸附组件230以及分离组件240。第一吸附组件 220与第二吸附组件230相邻设置在基座210上,并各别用以吸附 裁切后的第一薄片Sll与第二薄片S22。分离组件240包括旋转部 242与杆件244。杆件244的一端连4妄至^走转部242,而杆件244的另一端连^妻至第一吸附组件220。如图2B所示,当旋转部242转 动而带动杆件244移动时,杆件244会将第一吸附组件220朝远离 第二吸附组件230的方向移开, -使第一薄片Sll与第二薄片S22相隔开来。大致上,第一吸附组件220与第二吸附组件230的结构可相同, 然而优选地,第一吸附组件220是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基座210 上,而第二吸附组件230在基座210上的设置方式则不限定。以下 <又以第一口及附纽—1"牛220的结构1"故^兌明。第一吸附组件220可—见为前^殳、中,殳与后,殳三革殳结构依序相连 的组合。第一吸附组件220的前段是用以连接在基座210上。优选 地,第一吸附组件220的前段具有联轴221,其装设在基座210上, 并^f吏第一吸附组件220可相对于基座210 4争动。第一吸附组件220 的中4殳具有緩沖装置223,其用以伸缩作动使第一薄片Sll相对于 基座210移动。緩冲装置223例如是伸缩套筒。至于第一吸附组件 220的后段,其优选具有吸嘴225用以吸附住第一薄片Sll。分离组件240例如是装设在具有取片装置200的制程设备(未 示出)中。另外,优选地,分离组件240的杆件244连接至第一吸 附组件220的中段(緩沖装置223上)。如此,并通过第一吸附组 件220前段的联轴221,使第一吸附组件220在受到分离组件240 的作用下,而可相对于第二吸附组件230樣"效地倾斜开来。至于分离组件240的旋转部242,其包括相互连接的旋转杆件 246与轴件248。轴件248可以是马达的#r出轴,因而可以通过驱 动马达去带动旋转杆件246以及杆件244移动。旋转杆件246与杆 件244之间,或是杆件244与第一吸附组件220之间优选是以可滑 移的方式连接(例如装设具有滑动与转动功能的枢轴,其可由滑槽 与滑杆组成), -使杆件244可维持在一维方向上移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片装置,包括: 基座; 第一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用以吸附第一薄片; 第二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相邻于所述第一吸附组件,所述第二吸附组件用以吸附第二薄片;以及 分离组件,包括旋转部与第一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旋转部,而所述第一杆件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吸附组件; 其中,当所述旋转部转动而带动所述第一杆件移动时,所述第一杆件将所述第一吸附组件朝远离所述第二吸附组件的方向移开,使所述第一薄片与所述第二薄片相隔开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从能
申请(专利权)人: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