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自动装配光学薄膜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525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自动装配光学薄膜的装置,它包括台架,在该台架上设有可转动的转盘、控制装置及分别用于自动供给第一扩散薄膜、第一棱镜膜、第二扩散薄膜、遮光膜的四台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的转盘及四台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电连接,在所述的转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可放置光学薄膜的接受槽,所述的四台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环设在所述的转盘四周,该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又包括光学薄膜取出单元、第一临时装载支撑台、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可对放置在该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上的光学薄膜进行位置调整的第一光学薄膜位置调整单元和可将光学薄膜在所述第一、二临时装载支撑台及所述接受槽之间进行移送的光学薄膜移送单元,其中,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安装在所述的转盘与第一临时装载支撑台之间,第一临时装载支撑台又设置在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及光学薄膜取出单元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为液晶显示设备装配光学 薄膜的自动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设备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 如手机、电脑、电视等产品均开始采用液晶显示设备。液晶显示设备是利用液 晶的光电特性来精确控制液晶的透光率,从而把在信息处理装置上处理的信息 显示出来以便用户识别。 一般而言,现有的液晶显示设备主要是由显示图象及 信息的液晶显示组件和给这组件提供光的背光源组件组成。背光源组件是用来 扩散并照射光,在液晶显示设备中起着重要作用。背光源组件是由背光源第一组件和光学薄膜构成。如图1所示,背光源第一组件包括四角框架36、安;^文在该四角框架36内的透明的导光才反37、粘贴在 该导光板37 —侧的弹性基板38及粘贴在前述导光板37下部的反射薄膜39。在 弹性基板38上还固定有LED30,该LED30所发出的光在导光板37的内部折射, 并通过反射薄膜39照射上部。光学薄膜积层在背光源第一组件的上部。按从下 往上的顺序,分别为第一扩散薄膜31、第一棱镜膜32、第二扩散薄膜33及遮 光膜34等。这样通过导光板37而发散的光就被增强,并扩散照射液晶显示设 备。另外,根据对光学强弱的不同需求,还有一些光学薄膜包括第二棱镜膜35,该第二棱镜膜35设置在第一棱镜膜32和第二扩散薄膜33之间。现有组装背光源组件的技术是首先将背光源第一组件组装好,即将前述 四角框架36、导光板37、弹性基板38、反射薄膜39等按顺序装配;然后将该 背光源第一组件移送到装配光学薄膜的生产线上,由操作人员手工将第一扩散 薄膜31、第一棱镜膜32、第二扩散薄膜33、遮光膜34等光学薄膜按顺序逐一 积层在背光源第一组件上来完成装配。这种技术需要由操作人员用手工方式把 众多非常薄而且易损的光学薄膜按顺序粘贴在背光源第一组件上,显然存在以 下缺陷整体组装工作的效率低下,生产能力难以提高,而且需要支出相当多 的人工费,限制了背光源装配企业的对外竟争力;其次,人工操作存在各种不 可遇见的偶然性,容易出现装配的不精确,甚至误装、错装导致整个产品报废; 最后,由于光学薄膜本身的薄且易损的特性使得其在人工操作过程时更易受到 污染及损坏,导致液晶设备的显示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自动装配光学薄 膜的装置,可以自动实施在背光源第一组件装配光学薄膜的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自动装配光学薄膜的装置,它包括台架,在该台 架上设有可转动的转盘、控制装置及分别用于自动供给第一扩散薄膜、第一棱 镜膜、第二扩散薄膜、遮光膜的四台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 所述的转盘及四台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电连接,在所述的转盘上设有至少一 个可放置光学薄膜的接受槽,所述的四台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环设在所述的转盘四周,该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又包括光学薄膜取出单元、第一临时装载 支撑台、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可对放置在该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上的光学薄 膜进行位置调整的第一光学薄膜位置调整单元和可将光学薄膜在所述笫一、二 临时装载支撑台及所述接受槽之间进行移送的光学薄膜移送单元,其中,第二 临时装载支撑台安装在所述的转盘与第一临时装载支撑台之间,第一临时装载 支撑台又设置在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及光学薄膜取出单元之间。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后,只需先将背光源第一组件放置在转盘上的接受槽内, 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作用下,转盘将按一定顺序将接受槽逐一旋转到自动供给第 一扩散薄膜、第一棱镜膜、第二扩散薄膜、遮光膜的四台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 置处,相应位置处的光学薄膜将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陆续启动,先由光学薄膜 取出单元从原材料供给膜中取出光学薄膜并临时装载到第 一临时装载支撑台, 由光学薄膜移送单元将该光学薄膜移送至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启动第一光学 薄膜位置调整单元对光学薄膜的位置进行精确调整以便装配至背光源第一组件 上,然后再由光学薄膜移送单元将该光学薄膜装配到转盘上的接受槽内。转盘 旋转一圈后,即可自动完成在背光源第一组件上装配第一扩散薄膜、第一棱镜 膜、—第二扩散薄膜、遮光膜等光学薄膜的工作,这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装配工 作的效率,而且能确保装配的精确性,显著减少了因装配对液晶显示质量的影 响。附图说明 -图l是现有技术提供的背光源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背光源第一组件的装配示意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接受槽与转盘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 图7是图6的俯一见示意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 一较佳实施例中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 图9是图8的俯视示意图IO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临时装载支撑台、第二临时装载 支撑台及第 一光学薄膜位置调整单元的装配示意图1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光学薄膜移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光学薄膜移送单元的部分结构示 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叉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如图1至图1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它包括台架l,在该台架l 上设有可转动的转盘2、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及分别用于自动供给第一扩散 薄膜31、第一棱镜膜32、第二扩散薄膜33、遮光膜34的四台光学薄膜自动供 给装置4,控制装置分别与转盘2及四台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电连接,在转盘 2上设有至少一个可放置光学薄膜的接受槽21,四台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环8i殳在转盘2四周。前述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又可包括光学薄膜取出单元41、第一临时装载支撑台42、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43、可对放置在该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43上 的光学薄膜进行位置调整的第一光学薄膜位置调整单元44和可将光学薄膜在第 一、二临时装载支撑台及接受槽21之间进行移送的光学薄膜移送单元45,其中, 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43安装在转盘2与第一临时装载支撑台42之间,第一临 时装载支撑台42又设置在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43及光学薄膜取出单元41之间。具体的,为了防止背光源第一组件在转盘2转动时脱离转盘2上的接受槽 21,如图5所示,还可在背光源第一组件的四角框架36 (请同时参见图1)下 部及接受槽21上设置至少两个相匹配的能插入固定销212的结合孔211。这样, 将固定销212对位插入到接受槽21及四角框架36上的结合孔211即可把背光 源第一组件固定在4妻受槽21内。本装置在转盘2旋转一圏后,即可自动完成在背光源第一组件上装配第一 扩散薄膜31、第一棱镜膜32、第二扩散薄膜33、遮光膜34等光学薄膜的工作, 这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装配工作的效率,而且能确保装配的精确性,显著减少 了因装配对液晶显示质量的影响。由于对光学强弱的不同需求,还有一些光学薄膜包括第二棱镜膜35,作为 前述方案的改进,该自动装配光学薄膜的装置还可包括用于自动供给第二棱镜 膜35的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自动装配光学薄膜的装置,它包括台架,在该台架上设有可转动的转盘、控制装置及分别用于自动供给第一扩散薄膜、第一棱镜膜、第二扩散薄膜、遮光膜的四台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的转盘及四台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电连接,在所述的转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可放置光学薄膜的接受槽,所述的四台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环设在所述的转盘四周,该光学薄膜自动供给装置又包括光学薄膜取出单元、第一临时装载支撑台、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可对放置在该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上的光学薄膜进行位置调整的第一光学薄膜位置调整单元和可将光学薄膜在所述第一、二临时装载支撑台及所述接受槽之间进行移送的光学薄膜移送单元,其中,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安装在所述的转盘与第一临时装载支撑台之间,第一临时装载支撑台又设置在第二临时装载支撑台及光学薄膜取出单元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宗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智液晶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