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54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包括:    一液晶光阀;    一照明机构,其用于照亮该液晶光阀,该照明机构具有一波导型平板的平面光源与一基板,该基板面朝该光源,且具有多层光学薄膜介于该基板与该光源间,以便选择性地反射部分由该波导型平板的平面光源发出的光,且不影响彩色滤光,而使得自该光源发出的光,发散范围小,且该多层光学薄膜可被分割成多个区块,每个区块彼此的传送度不同,该多个区块的分布,是将该光源发出的光达成均匀亮度分布;    其特征在于:    能以非黏着性的固定机构,固定该至少一薄膜,该薄膜介于该基板与该光源间,且于后续测试的程序中,不因高温高热,而影响到该薄膜的可靠性与可再利用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出一种简便快速有实效的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其主要用于前光背光光学膜片组的固定,可解决目前最热门的光电产业界生产的应用于,如液晶显示器等,多层光学膜片二次或多次的再加工(rework),且没有残胶遗留的问题,多层光学膜片也不会有随黏胶受热变质的问题。
技术介绍
2001年1月26日公开的日本专利公告第21883/2001号中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与迷你型信息电子产品,主要是说明反射型液晶显示器薄型轻量化的实现方法,反射型液晶显示器,在两片面相对向的玻璃基板之间,有偏光板,位相差板,扩散板,彩色薄膜,透明电极,液晶层,依次地排列,并且在靠近观看者一端的玻璃基板有不均匀的凹凸部分,藉以提供前光(front light)的导光板功能,前光包括靠近使用者的基板,设置在靠近使用者基板侧的光源。公知结构,为固定多层光学膜片,通常会在多层光学膜片间抹胶固定,因而具有以下所述的四项缺点一、波浪问题(wavingissue)因为在多层光学膜片间所涂抹的固定黏胶,在测试程序中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会使光学膜片随黏胶受热变质,局部产生波浪状,二、薄膜位移变形在多层光学膜片间所涂抹的固定黏胶,在测试程序中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会使光学膜片本身变形,进而产生不等程度的位移,三、残胶遗留在多层光学膜片间所涂抹的固定黏胶,卸除不易,因而会有残胶遗留的问题,会使得成品不合格的耗损比例升高,增加生产成本,四、无法再加工(rework)在多层光学膜片间所涂抹的固定黏胶,在测试程序中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会使光学膜片随黏胶受热变质,因此不利于二次或多次的再加工(rework),五、光学膜片会有「牛顿环」现象,主要因为光线在透射穿过光学膜片时,因光学膜片表面不是在各处非常均匀,因此光线会发生不当折射,产生「牛顿环」的情形。本案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所以提出一种简便快速有实效的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其主要功能为用于前光背光光学膜片组的固定,通过本技术独特的设计,可解决目前最热门的光电产业界生产的应用于如液晶显示器等,多层光学膜片二次或多次的再加工(rework),且没有残胶遗留的问题,多层光学膜片也不会有随黏胶受热变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简便快速有实效的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其主要用于前光背光光学膜片组的固定,可解决目前最热门的光电产业界生产的应用于如液晶显示器等,多层光学膜片二次或多次的再加工(rework),且没有残胶遗留的问题,多层光学膜片也不会有随黏胶受热变质的问题,主要目的有三第一、本技术解决多层光学膜片的波浪问题(wavingissue)因为在多层光学膜片间所涂抹的固定黏胶,在测试程序中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会使光学膜片随黏胶受热变质,在局部产生波浪状,而通过本技术的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由于不使用胶着性材料,所以不发生多层光学膜片的波浪问题(waving issue)。第二、本技术解决多层光学膜片的薄膜位移变形问题在多层光学膜片间所涂抹的固定黏胶,在测试程序中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会使光学膜片本身变形,进而产生不等程度的位移,而通过本技术的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由于不使用胶着性材料,所以不发生多层光学膜片的薄膜位移变形问题。第三、本技术解决多层光学膜片的无法再加工(rework)问题在多层光学膜片间所涂抹的固定黏胶,在测试程序中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会使光学膜片随黏胶受热变质,因此不利于二次或多次的再加工(rework),而通过本技术的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由于不使用胶着性材料,所以多层光学膜片可轻易地进行二次或多次的再加工(rework)。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依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图。图2为依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图。图3为依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图。图4为依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结合放大图。图5为依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结合侧视图。符号的说明1 照明机构10 基板(substrate)11 固定夹扣110 固定片112 固定片 114 支持体116 支持体 118 固定孔12 固定销体120 插销12a 辅助插销122 固定座124 固定孔2 薄膜(film) 3薄膜(film)4 薄膜(film) 5薄膜(film)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图1为依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图,主要有本文以下所说的部件一个液晶光阀(未表示于图1),一个照明机构1,其用于照亮液晶光阀,而照明机构1本身,具有一个波导型平板的平面光源(wave guide type plannar light source)与一个基板(substrate)(未表示于图1),基板图1本身的摆放为面朝向光源,且具有多层光学薄膜(multi-layer optical films)2,3,4,5介于基板图1与光源间,以便选择性地反射部分由波导型平板的平面光源发出的光,且不影响彩色滤光,而使得自光源发出的光,发散范围小,且多层光学薄膜2,3,4,5可被分割成多个区块,每个区块彼此的传送度(transmittance)不同,多个区块的分布,是使光源发出的光达成均匀亮度分布。在此更清楚地指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的特征在于能以非黏着性的固定机构,固定至少一个薄膜2,多层光学薄膜2,3,4,5的数目依实际应用需要而决定,薄膜2,3,4,5的位置是位于基板图1与光源之间,且在后续测试的程序,不会因为高温高热,而影响到薄膜的可靠性(reliability)与可再利用性(reusability)。固定机构,本身的数量和材质并无限制,但是至少存在一个固定夹扣11,以便达成固定的效果,而固定夹扣11也可为两固定片110,112与支持体114,116相结合。在这种设计下,为了有更好的固定效果,固定机构进一步地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孔118,固定孔118本是穿透该薄膜(film)2,3,4,5的孔道,它的用途是为了要有更好的固定效果,以便于固定夹扣11能够穿透薄膜(film)2,3,4,5,完成固定薄膜(film)2,3,4,5的功能。本文以上所介绍的第一实施例结合或固定方式,完全不使用具黏性的材料为辅助或媒介,因而这种特点也是本技术极具吸引力的贡献。第二实施例图2为依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前光背光膜片组固定结构图,主要有本文以下所说的部件一个液晶光阀(未表示于图2),一个照明机构1,其用于照亮液晶光阀,而照明机构1本身,具有一个波导型平板的平面光源(wave guide type plannar light source)(未表示于图2)与一个基板(substrate)10,基板10本身的摆放为面朝向光源,且具有多层光学薄膜(multi-layer optical films)2,3,4,5介于基板10与光源间,以便选择性地反射部分由波导型平板的平面光源发出的光,且不影响彩色滤光,而使得自光源发出的光,发散范围小,且多层光学薄膜2,3,4,5可被分割成多个区块,每个区块彼此的传送度(transmittance)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益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