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85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该电力转换装置构成为,第1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与第1二极管组件的阴极端子之间的第1方向上的距离、和第2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与第2二极管组件的阳极端子之间的第1方向上的距离相等。极端子之间的第1方向上的距离相等。极端子之间的第1方向上的距离相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转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输出3个级别的电位的电力的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输出3个级别的电位的电力的电力转换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平5-83947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电力转换装置。
[0003]在日本特开平5-83947号公报中,记载有输出上位电位、中间电位和下位电位这3个级别的电位的电力的电力转换装置。日本特开平5-83947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力转换装置自上位电位侧朝向下位电位侧去依次具备相互串联连接的第1开关元件、第2开关元件、第3开关元件和第4开关元件。作为续流二极管的二极管以反向并联的方式分别与第1开关元件、第2开关元件、第3开关元件和第4开关元件连接。即,开关元件和二极管构成为元件对。另外,日本特开平5-83947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力转换装置具备:第1钳位二极管,其同第1开关元件与第2开关元件的连接点相连接;以及第2钳位二极管,其同第3开关元件与第4开关元件的连接点相连接。第1钳位二极管和第2钳位二极管相互串联连接。另外,第1钳位二极管与第2钳位二极管的连接点同中间电位点相连接。并且,在日本特开平5-83947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力转换装置中,构成为,通过将4个开关元件和两个钳位二极管组合起来,从而输出3个级别的电位的电力(作为三电平电路)。
[0004]在日本特开平5-83947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力转换装置中,开关元件和二极管这组元件对构成为一个组件。即,日本特开平5-83947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力转换装置具备内置有第1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的上位电位组件、和内置有第3开关元件和第4开关元件的下位电位组件。在上位电位组件和下位电位组件分别以按正侧端子、负侧端子、输出端子的顺序沿着组件的长度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有正侧端子、负侧端子和输出端子。上位电位组件的正侧端子与上位电位点相连接。下位电位组件的负侧端子与下位电位点相连接。上位电位组件的输出端子与第1钳位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接。下位电位组件的输出端子与第2钳位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接。
[0005]在此,虽然日本特开平5-83947号公报中未进行记载,但在日本特开平5-83947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以往的电力转换装置中,通常将内置于与上位电位组件和下位电位组件相同的组件中的两个二极管用作两个钳位二极管。即,日本特开平5-83947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以往的电力转换装置成为如下结构(以下,称作结构A),不仅具备上位电位组件和下位电位组件,还具备中间电位组件,该中间电位组件设有与上位电位组件的输出端子相连接(配置于第1钳位二极管的阴极侧)的正侧端子、与下位电位组件的输出端子相连接(配置于第2钳位二极管的阳极侧)的负侧端子、和与中间电位点相连接的输出端子。此外,在结构A中,为了在上位电位侧与下位电位侧之间使施加于电路上对称的开关元件的浪涌电压负担(日文:
サージ
電圧責務)大致相等(使施加于第1开关元件的浪涌电压负担和施加于第4开关元件的浪涌电压负担大致相等,且使施加于第2开关元件的浪涌电压负担和施加于第
4开关元件的浪涌电压负担大致相等),期望减少将上位电位组件的输出端子与中间电位组件之间连接起来的布线的长度同将下位电位组件的输出端子与中间电位组件的负侧端子之间连接起来的布线的长度之间的差异。
[0006]然而,在上述结构A中,与上位电位组件的输出端子相连接的端子(中间电位组件的正侧端子)和与下位电位组件的输出端子相连接的端子(中间电位组件的负侧端子)设于一个组件(中间电位组件)。在该情况下,能够认为,为了使将上位电位组件的输出端子和中间电位组件的正侧端子连接起来的布线的长度和将下位电位组件的输出端子和中间电位组件的负侧端子连接起来的布线的长度大致相等,上位电位组件、中间电位组件和下位电位组件的配置的自由度会变小。因此,在日本特开平5-83947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力转换装置中,能够想到以下的问题:在三电平电路中,为了在上位电位侧与下位电位侧之间使施加于电路上对称的开关元件的浪涌电压负担大致相等,组件的配置的自由度会变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在三电平电路中,抑制组件的配置的自由度变小,且能够在上位电位侧与下位电位侧之间使施加于电路上对称的开关元件的浪涌电压负担相等。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输出上位电位、中间电位和下位电位这3个级别的电位的电力,其中,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开关组件,其包含两个半导体开关元件,且以正侧端子、负侧端子和输出端子沿第1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以及二极管组件,其包含二极管,且以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沿所述第1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开关组件包含:第1开关组件,其具有作为上位电位端子的正侧端子、负侧端子和输出端子;以及第2开关组件,其具有作为下位电位端子的负侧端子、正侧端子和输出端子,二极管组件包含:第1二极管组件,其具有与第1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相连接的阴极端子,且具有作为中间电位端子的阳极端子;以及第2二极管组件,其具有与第2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相连接的阳极端子,且具有作为中间电位端子的阴极端子,电力转换装置构成为,第1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与第1二极管组件的阴极端子之间的第1方向上的距离、和第2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与第2二极管组件的阳极端子之间的第1方向上的距离相等。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如上述那样,构成为,第1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与第1二极管组件的阴极端子之间的第1方向上的距离、和第2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与第2二极管组件的阳极端子之间的第1方向上的距离相等。由此,例如,在第1开关组件、第2开关组件、第1二极管组件和第2二极管组件以沿第1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能够易于使将第1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与第1二极管组件的阴极端子之间连接起来的布线的长度、和将第2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与第2二极管组件的阳极端子之间连接起来的布线的长度相等。另外,在上述一技术方案的电力转换装置中,第1二极管组件和第2二极管组件单独地设置。由此,同与第1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相连接的二极管和与第2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相连接的二极管内置于一个组件的情况不同,能够单独地配置与第1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相连接的端子(第1二极管组件的阴极端子)和与第2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相连接的端子(第
2二极管组件的阳极端子)。因而,无论第1开关组件和第2开关组件的配置位置如何,均能够构成为,容易地(即,在抑制组件的配置的自由度变小的同时)使第1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与第1二极管组件的阴极端子之间的第1方向上的距离、和第2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子与第2二极管组件的阳极端子之间的第1方向上的距离相等。其结果,在三电平电路中,能够在抑制组件的配置的自由度变小的同时,在上位电位侧与下位电位侧之间使在开关元件的换流电路中存在的电路电感相等。即,在三电平电路中,能够在抑制组件的配置的自由度变小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输出上位电位、中间电位和下位电位这3个级别的电位的电力,其中,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开关组件,其包含两个半导体开关元件,且以正侧端子、负侧端子和输出端子沿第1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以及二极管组件,其包含二极管,且以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沿所述第1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所述开关组件包含:第1开关组件,其具有作为上位电位端子的所述正侧端子、所述负侧端子和所述输出端子;以及第2开关组件,其具有作为下位电位端子的所述负侧端子、所述正侧端子和所述输出端子,所述二极管组件包含:第1二极管组件,其具有与所述第1开关组件的所述输出端子相连接的所述阴极端子,且具有作为中间电位端子的所述阳极端子;以及第2二极管组件,其具有与所述第2开关组件的所述输出端子相连接的所述阳极端子,且具有作为中间电位端子的所述阴极端子,所述电力转换装置构成为,所述第1开关组件的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第1二极管组件的所述阴极端子之间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距离、和所述第2开关组件的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第2二极管组件的所述阳极端子之间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距离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第1开关组件的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第2开关组件的所述输出端子以相对于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的方式配置,且所述第1二极管组件的所述阴极端子与所述第2二极管组件的所述阳极端子以相对于所述中心线对称的方式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第1开关组件的所述正侧端子、所述负侧端子和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第2开关组件的所述正侧端子、所述负侧端子和所述输出端子以相对于所述中心线对称的方式配置,且所述第1二极管组件的所述阴极端子和所述阳极端子与所述第2二极管组件的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以相对于所述中心线对称的方式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第1开关组件与所述第2开关组件由相同的封装件构成,且以相对于所述中心线对称的方式配置,所述第1二极管组件与所述第2二极管组件由相同的封装件构成,且以相对于所述中心线对称的方式配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第1开关组件的所述正侧端子、所述负侧端子和所述输出端子中的至少任意两个端子分别配置于所述第1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和另一侧的端部,所述第2开关组件的所述正侧端子、所述负侧端子和所述输出端子中的至少任意两个端子分别配置于所述第1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和另一侧的端部,
所述第1二极管组件的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以及所述第2二极管组件的所述阳极端子和所述阴极端子分别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井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