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头生产用推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74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弯头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弯头生产用推制机;其不需人工即可完成直管段的自动上料,效率更高更为实用;包括工作台、两组推制液压缸、移动板、两组第一液压缸、两组第二液压缸、导向杆、弯头模具、龙门架、安装架、中频感应加热线圈、伺服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工作台的顶端设置有两组燕尾滑轨,移动板可左右滑动设置于两组燕尾滑轨上,移动板上设置有通孔,两组第一液压缸分别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前端和后端中部,两组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弧形固定板,两组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二弧形固定板,工作台的顶端右部设置有两组导向板。有两组导向板。有两组导向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头生产用推制机


[0001]本技术涉及弯头生产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弯头生产用推制机。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弯头生产用推制机是一种用于直管段推制呈弯头管件的装置,其在弯头生产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如公开号CN202461234U公开的一种推制弯头的装置,它包括机架、中频加热器、液压系统,固定台固定在机架的后端,固定台的中心有孔,油缸固定在固定台上,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分别通过管线与液压系统连接,推头与各油缸缸杆连接固定,推头中央有孔,中频加热器与加热圈有导线连接,后部有楔键孔的芯杆从加热圈和推头中央的孔及固定台中心的孔中穿过,楔键穿在芯杆的楔键孔中,活动半圆卡板由上、下两个半圆卡板组成,活动半圆卡板的上、下两个半圆卡板都装在推头的前表面上同时套在芯杆上并与芯杆留有间隙;虽然其可使生产的弯头壁厚均匀;但需人工进行上料作业,人工上料劳动量大效率低,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不需人工即可完成直管段的自动上料,效率更高更为实用的弯头生产用推制机。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工作台、两组推制液压缸、移动板、两组第一液压缸、两组第二液压缸、导向杆、弯头模具、龙门架、安装架、中频感应加热线圈、伺服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所述两组推制液压缸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顶端右部,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设置有两组燕尾滑轨,所述移动板可左右滑动设置于两组燕尾滑轨上,所述两组推制液压缸的输出端均与移动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两组第一液压缸分别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前端和后端中部,所述两组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弧形固定板,所述龙门架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顶端左部,工作台的顶端左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两组第二液压缸分别固定设置于龙门架和放置槽内,所述两组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二弧形固定板,所述导向杆的右端自移动板的左端穿过通孔自移动板的右端穿出,所述两组第一弧形固定板和两组第二弧形固定板均与导向杆卡合,所述移动板在左端铰接设置有两组与导向杆相契合的卡板,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左端,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线圈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上,所述弯头模具固定设置于导向杆的左端,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线圈套设于弯头模具处,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右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可转动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前端右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套设于主动轮上,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套设于从动轮上,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右部设置有两组导向板,所述两组导向板分别位于传送带的前部和后部。
[0007]优选的,还包括承接槽和承接板,所述承接槽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左端,所述承接槽的底端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多组均布的弹簧,所述承接板设置于承接槽内,所述多组弹簧的顶端均与承接板的底端壁紧密接触。
[0008]优选的,还包括顶升液压缸,所述承接板左部与所述承接槽内壁铰接,所述顶升液压缸固定设置于承接槽内壁右部,所述顶升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万向滚珠,所述万向滚珠的顶端与所述承接板的底端右部紧密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两组导向板呈V型倾斜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端面与所述传送带紧密接触。
[0011]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颗粒状防滑凸起。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弯头生产用推制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弯头生产用推制机,上一工序处理后的直管段落至传送带右部,启动伺服电机,使伺服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使传送带带动直管段向左移动,在两组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导向杆的右部插入至直管段内,将两组推制液压缸、两组第一液压缸和两组第二液压缸均与外部液压站连通,开启两组卡板,启动两组第一液压缸,使两组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缩短,使两组第一弧形固定板分别向前和向后移动,当直管段随传送带移动至导向杆左部时,使卡板复位,启动两组推制液压缸,使移动板向左移动,从而使直管段沿导向杆向左移动,当移动板移动至两组第一液压缸左侧时,启动两组第一液压缸,使两组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伸长,两组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自两组推制液压缸输出端的底部穿过,两组第一弧形固定板将导向杆的右部固定,此时启动两组第二液压缸,使两组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缩短,使两组第二弧形固定板与导向杆左部脱离,直管段被推送至弯头模具处后静止,启动中频感应加热线圈,中频感应加热线圈对直管段进行加热,当直管段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次启动推制液压缸,使直管段经弯头模具后推制成型并与弯头模具脱离,从而完成弯头的推制加工,不需人工即可完成直管段的自动上料,效率更高更为实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左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右前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标记:1、工作台;2、推制液压缸;3、移动板;4、第一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6、导向杆;7、弯头模具;8、龙门架;9、安装架;10、中频感应加热线圈;11、伺服电机;12、主动轮;13、从动轮;14、传送带;15、第一弧形固定板;16、第二弧形固定板;17、卡板;18、导向板;19、承接槽;20、承接板;21、弹簧;22、顶升液压缸;23、万向滚珠;24、支撑板;25、防滑凸起;26、燕尾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5,本技术的一种弯头生产用推制机,包括工作台1、两组推制液压缸2、移动板3、两组第一液压缸4、两组第二液压缸5、导向杆6、弯头模具7、龙门架8、安装架9、中频感应加热线圈10、伺服电机11、主动轮12、从动轮13和传送带14,两组推制液压缸2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的顶端右部,工作台1的顶端设置有两组燕尾滑轨26,移动板3可左右滑动设置于两组燕尾滑轨26上,两组推制液压缸2的输出端均与移动板3的右端固定连接,移动板3上设置有通孔,两组第一液压缸4分别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的前端和后端中部,两组第一液压缸4的输出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弧形固定板15,龙门架8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的顶端左部,工作台1的顶端左部设置有放置槽,两组第二液压缸5分别固定设置于龙门架8和放置槽内,两组第二液压缸5的输出端均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二弧形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头生产用推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两组推制液压缸(2)、移动板(3)、两组第一液压缸(4)、两组第二液压缸(5)、导向杆(6)、弯头模具(7)、龙门架(8)、安装架(9)、中频感应加热线圈(10)、伺服电机(11)、主动轮(12)、从动轮(13)和传送带(14),所述两组推制液压缸(2)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的顶端右部,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设置有两组燕尾滑轨(26),所述移动板(3)可左右滑动设置于两组燕尾滑轨(26)上,所述两组推制液压缸(2)的输出端均与移动板(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3)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两组第一液压缸(4)分别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的前端和后端中部,所述两组第一液压缸(4)的输出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弧形固定板(15),所述龙门架(8)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的顶端左部,工作台(1)的顶端左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两组第二液压缸(5)分别固定设置于龙门架(8)和放置槽内,所述两组第二液压缸(5)的输出端均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二弧形固定板(16),所述导向杆(6)的右端自移动板(3)的左端穿过通孔自移动板(3)的右端穿出,所述两组第一弧形固定板(15)和两组第二弧形固定板(16)均与导向杆(6)卡合,所述移动板(3)在左端铰接设置有两组与导向杆(6)相契合的卡板(17),所述安装架(9)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的左端,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线圈(10)固定设置于安装架(9)上,所述弯头模具(7)固定设置于导向杆(6)的左端,所述中频感应加热线圈(10)套设于弯头模具(7)处,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右部设置有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桂增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华泰管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