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118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26
本申请提供一种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包括:冲洗装置、负压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冲洗装置包括一输送泵及部分探入皮下创口内腔预设深度的第一导管;负压装置包括一负压源及部分探入皮下创口内腔预设深度的第二导管;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冲洗装置及负压装置。所述冲洗装置的冲洗频率和/或冲洗速度是依据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创口属性预设的,所述负压装置在所述时间段内的负压工作频率与负压值是依据所述冲洗装置的工作状态匹配的。本申请通过持续或间歇性地负压吸引以及清洗系统的间歇性输送液态药物至皮下创口内腔,从而可保持创腔内渗血、渗液得到及时的清除,维持创口腔内清洁状态。洁状态。洁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针对患者的皮肤创口通常多采用缝合处理以助于病人创口的愈合,但是在愈合过程中创口内腔会分泌血液、组织液等积液,不利于创口的闭合,同时还可能存在感染的风险。在目前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普遍采用纱布敷料更换清洁,然而这种方式仅能清除渗出皮肤表面的积液,无法对创口内腔的积液或坏死组织等进行清除。因而,如何安全、有效地清除皮肤创口表面及内腔的渗血、渗液,维持创口内腔环境的健康以利于创口恢复已经成为本领域人员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术后切口缝合易留下痕迹且积液难以排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包括:冲洗装置,包括一输送泵及部分探入皮下创口内腔预设深度的第一导管,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导管输送清洗液至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预设深度;负压装置,包括一负压源及部分探入皮下创口内腔预设深度的第二导管,用于产生负压以迫使所述皮下创口内腔在愈合过程中呈闭合状态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导管对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积液进行引流;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冲洗装置及负压装置,用于依据设定的时间段控制所述冲洗装置和/或所述负压装置在所述时间段内持续工作或间歇工作;其中,所述冲洗装置在所述时间段内的工作状态是依据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创口属性预设的;所述负压装置在所述时间段内的负压工作频率与负压值是依据所述冲洗装置在所述时间段内的工作状态匹配的;所述冲洗装置在所述时间段内的工作状态包括冲洗频率和/或冲洗速度。
[0005]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依据接收的反馈控制所述冲洗装置的输出压力或流量以及所述负压装置以维持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真空度。
[0006]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冲洗装置包括:清洗液容器,存储有用于冲洗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清洗液,通过所述第一导管连通所述输送泵;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输送泵与所述皮下创口内腔之间第一导管的流体压力值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使其调节所述输送泵的转速以控制清洗液的输出压力;第一真空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输送泵与清洗液容器之间第一导管的真空度以监测所述清洗液容器中清洗液的用尽状态。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冲洗装置包括报警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真空传感器监测到所述清洗液容器中清洗液的用尽时输出报警信号。
[0007]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泵为膜片泵。
[0008]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收集容器,用于收集所述第二导管自所述皮下创口内腔引流的积液;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负压源与所述收
集容器之间第二导管的流体阻力以监测所述收集容器的装满状态;第二真空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负压源与皮下创口内腔之间第二导管的真空度以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使其调节所述负压源的功率以控制产生的负压。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源为膜片泵。
[0009]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深度为皮肤组织中所述皮肤浅筋膜至脂肪层与深筋膜层的区间深度。
[0010]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管经由所述皮肤创口的一预设位置部分探入至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预设深度;或者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管经由远离所述皮肤创口的一预设位置穿过皮肤及皮下组织以部分探入至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预设深度。
[0011]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一体成型或所述第二导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导管内。
[0012]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管探入皮肤创口内预设深度的部分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0013]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0014]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阀为鸭嘴阀或扇形阀。
[0015]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装置还用于藉由产生的负压维持皮肤创口表面及其周缘区域的组织位置稳定。
[0016]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装置包括:密封膜,用于粘合于皮肤上并覆盖所述皮肤创口表面以形成密封空间;负压通道,连通所述负压源,通过将所述负压源产生的负压以使所述密封膜提供收缩力驱使所述皮肤创口相向收缩。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膜通过其相对于皮肤表面的粘合层与皮肤的表面粘接,所述粘合层的材料包括涂有丙烯酸粘合剂的聚氨酯的柔性不渗透材料。
[0017]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膜开设有为透光材料的观察窗。
[0018]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湿度检测部件,用于将检测的所述密封空间内的湿度信息提供给所述负压源以利所述负压源调控负压输出。
[0019]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管包括皮下引流孔及皮上负压孔,所述皮下引流孔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管探入皮肤创口内预设深度的部分的管壁上的多个通孔;所述皮上负压孔连通所述密封空间以向所述密封空间施加负压。
[0020]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管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管本体中或形成于第二导管本体上的第一支撑部,用以支撑所述第二导管的本体。
[0021]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为预设长度的连续支撑体或预设长度的间隔支撑体。
[0022]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为填充物,填充于所述第二导管的本体中,所述填充物包括若干微型颗粒,所述微型颗粒之间具有使所述积液流通的间隙。
[0023]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型颗粒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个曲面或折面;所述微型颗粒为硬质材料。
[0024]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型颗粒为高分子塑料材质。
[0025]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管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填充物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导管的内壁上或所述固定结构卡合于所述第二导管
的内壁上。
[0026]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为钢丝,所述钢丝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管的内壁上并顺应于所述第二导管的长度方向设置。
[0027]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钢丝沿所述第二导管横截面的圆周方向布置且数量至少为3根。
[0028]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支撑部为螺纹管。
[0029]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管包括两端衔接部及位于所述两端衔接部之间的中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中部的至少一预设位置。
[0030]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管至少一端的衔接部的管内设置有第二支撑部。
[0031]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为弹簧。
[0032]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管上还设有一负压孔,所述负压孔邻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以通过产生的负压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冲洗装置,包括一输送泵及部分探入皮下创口内腔预设深度的第一导管,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导管输送清洗液至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预设深度;负压装置,包括一负压源及部分探入皮下创口内腔预设深度的第二导管,用于产生负压以迫使所述皮下创口内腔在愈合过程中呈闭合状态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导管对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积液进行引流;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冲洗装置及负压装置,用于依据设定的时间段控制所述冲洗装置和/或所述负压装置在所述时间段内持续工作或间歇工作;其中,所述冲洗装置在所述时间段内的工作状态是依据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创口属性预设的;所述负压装置在所述时间段内的负压工作频率与负压值是依据所述冲洗装置在所述时间段内的工作状态匹配的;所述冲洗装置在所述时间段内的工作状态包括冲洗频率和/或冲洗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依据接收的反馈控制所述冲洗装置的输出压力或流量以及所述负压装置以维持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真空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装置包括:清洗液容器,存储有用于冲洗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清洗液,通过所述第一导管连通所述输送泵;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输送泵与所述皮下创口内腔之间第一导管的流体压力值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使其调节所述输送泵的转速以控制清洗液的输出压力;第一真空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输送泵与清洗液容器之间第一导管的真空度以监测所述清洗液容器中清洗液的用尽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装置包括报警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真空传感器监测到所述清洗液容器中清洗液的用尽时输出报警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为膜片泵。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收集容器,用于收集所述第二导管自所述皮下创口内腔引流的积液;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负压源与所述收集容器之间第二导管的流体阻力以监测所述收集容器的装满状态;第二真空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负压源与皮下创口内腔之间第二导管的真空度以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使其调节所述负压源的功率以控制产生的负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源为膜片泵。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深度为皮肤组织中皮肤浅筋膜至脂肪层与深筋膜层的区间深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管经由皮肤创口的一预设位置部分探入至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预设深度;或者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管经由远离所述皮肤创口的一预设位置穿过皮肤及皮下组织以部分探入至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预设深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一体成型或所述第二导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导管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管探入皮肤创口内预设深度的部分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管上设置有单向阀。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为鸭嘴阀或扇形阀。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还用于藉由产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景润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