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可吸收止血抗菌胰腺导管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84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可吸收止血抗菌胰腺导管引流管,所述胰腺导管引流管包括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主体结构均为软管,所述软管前端设有多个引流孔,所述软管中部设有环形密封装置,所述软管后端设有软管接口。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主体结构均为软管,所述软管前端设有多个引流孔,所述软管中部设有环形密封装置,所述软管后端设有软管接口。所述环形密封装置为横纵相交的疏孔状结构,所述环形密封装置的竖直方向设有杀菌栅格,所述杀菌栅格内注有医用凝胶,所述环形密封装置的横向方向设有吸收栅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便于胰岛组织的引流需要,防止胰漏导致的交叉感染。感染。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可吸收止血抗菌胰腺导管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带可吸收止血抗菌胰腺导管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把胰头切除后需要在胰管内插入中心静脉管,在扩展需要扩张的胰管时,用稍粗点的静脉管。由于现有中心静脉管都只有一个引流孔,胰管壁上有胰岛组织需要引流,组织液只能从最深处头上引流,胰岛管壁上胰岛组织液膨胀后会导致膨胀,同时由于与中心静脉管不密封,导致胰漏后导致感染率和出血率增加。鉴于此,需要改进引流管和引流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可吸收止血抗菌胰腺导管引流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带可吸收止血抗菌胰腺导管引流管,所述胰腺导管引流管包括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主体结构均为软管,所述软管前端设有多个引流孔,所述软管中部设有环形密封装置,所述软管后端设有软管接口。
[0006]进一步的,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整体长度均为300mm,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前端引流孔设置区域长度为45mm,所述引流孔设置区域和环形密封装置的间距距离为5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流管的软管的直径为2mm,所述第一引流管的软管的直径为3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密封装置为横纵相交的疏孔状结构,所述环形密封装置的竖直方向设有杀菌栅格,所述杀菌栅格内注有医用凝胶,所述环形密封装置的横向方向设有吸收栅格。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软管的材质为硬度和柔性度均匀的硅胶,所述环形密封装置的材质为胶原蛋白。
[0010]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密封装置一侧设有可吸收抗菌止血盘,所述软管从可吸收抗菌止血盘中间穿过,所述可吸收抗菌止血盘为纤维素类材质。
[001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设计下,全方位设置的引流孔提高了引流效率,同时多孔结构避免胰岛组织液膨胀,避免产生胰漏后导致感染率和出血率增加;环形密封装置为多孔疏松状,可具备吸收止血的能力,孔内填充医用凝胶可进行消毒。胶原蛋白质地的环状密封装置可被人体吸收,对人体无副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中的第一款引流管的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的第二款引流管的结构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的环形密封装置的结构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第一引流管;10、软管;11、引流孔;12、环形密封装置;120、可吸收抗菌止血盘;121、医用凝胶;122、杀菌栅格;123、吸收栅格;13、软管接口;2、第二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此外,术语“第一”、
ꢀ“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0]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1]一种带可吸收止血抗菌胰腺导管引流管,胰腺导管引流管包括负第一引流管1和第二引流管2,第一引流管1和第二引流管2的主体结构均为软管10,软管10前端设有多个引流孔11,具体的,引流孔11为全方位设置,软管10中部设有环形密封装置12,软管10后端设有软管接口13。
[0022]值得说明的是,基于医用操作的需要,本设计实施下具备较为严格的尺寸设计,第一引流管1和第二引流管2的整体长度均为300mm,第一引流管1和第二引流管2的前端引流孔11设置区域长度为45mm,引流孔11设置区域和环形密封装置12的间距距离为5mm。
[0023]进一步的是,第一引流管1的软管10的直径为2mm,第一引流管1的软管10的直径为3mm,两款型号适应不同的医用需要。软管接口13内径为5mm,便于接管;软管接口13和环形密封装置12的距离为250mm左右,外径5mm,内径3mm。
[0024]具体的,环形密封装置12为横纵相交的疏孔状结构,该结构吸收能力强,环形密封装置12的竖直方向设有杀菌栅格122,杀菌栅格122内注有医用凝胶121,具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环形密封装置12的横向方向设有吸收栅格123,可吸收渗出的组织液和血液。
[0025]进一步的,软管10的材质为硬度和柔性度均匀的硅胶,避免过硬不适合人体使用,和过软导致前端引流孔11区域的强度和支撑度太低;环形密封装置12的材质为胶原蛋白,胶原蛋白质地的环状密封装置12可被人体吸收,胶原蛋白质具备一定的亲水性,方便提升
环形密封装置12的吸收能力,且对人体无副作用。
[0026]环形密封装置12一侧设有可吸收抗菌止血盘120,软管从可吸收抗菌止血盘120中间穿过,可吸收抗菌止血盘120为纤维素类材质。可吸收抗菌止血盘120的作用同环形密封装置12内部的结构,引流管放在胰管里,可吸收抗菌止血盘120贴在胰腺断端,可吸收抗菌止血盘120的胶应该黏贴牢固,防止胰液渗出,功用均为止血抗菌,且可在60天内被人体吸收。
[00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可吸收止血抗菌胰腺导管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胰腺导管引流管包括第一引流管(1)和第二引流管(2),所述第一引流管(1)和第二引流管(2)的主体结构均为软管(10),所述软管(10)前端设有多个引流孔(11),所述软管(10)中部设有环形密封装置(12),所述软管(10)后端设有软管接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可吸收止血抗菌胰腺导管引流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引流管(1)和第二引流管(2)的整体长度均为300mm,所述第一引流管(1)和第二引流管(2)的前端引流孔(11)设置区域长度为45mm,所述引流孔(11)设置区域和环形密封装置(12)的间距距离为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可吸收止血抗菌胰腺导管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管(1)的软管(10)的直径为2mm,所述第一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浩冯飞灵姜小清易滨杨晓宇胡舒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