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33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6
本申请公开一种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包括闭合件和施力组件,其中闭合件被配置为在受力时产生用以闭合所述皮肤创口的形变,并在所述受力撤销时保持形变;施力组件包括相对设置以构成夹持空间的第一施力部及第二施力部,在所述闭合件被置于所述夹持空间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第二施力部在受到夹持力作用时收拢以迫使所述闭合件朝向皮肤创口运动的同时产生形变以夹持所述皮肤创口的两侧。本申请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通过施力组件使闭合件产生形变以闭合皮肤创口,从而使皮肤创口内腔保持闭合状态以利于创口的愈合,帮助实现皮肤浅筋膜内的无缝线闭合创口。膜内的无缝线闭合创口。膜内的无缝线闭合创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的涉及一种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丧失了机体再生的能力,应对创伤造成的组织破坏主要靠瘢痕愈合。因而,外科缝合与组织愈合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缝合的质量可以决定组织愈合的质量。外科缝合多以弯针携带缝线穿过离断组织,再通过打结的方式收紧、固定缝线,令离断的组织紧密贴合,从而为愈合创造有利条件。理想的外科缝合应满足张力适中、切口边缘对合良好、不留死腔、无永久或仅少量缝合痕迹的要求。针对不同组织的结构、生理特点,外科缝合要求不尽相同,缝合材料、方式的选择对手术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当组织实现愈合、并恢复功能性强度后,缝合材料就失去了功能意义。此时,在体表的缝线就应当被拆除,大量的临床医疗证明,因缝合带来的遗留于深部组织内的缝线在创口愈合后很难拆除,其结局是被瘢痕组织所包裹,或在一定时间内降解吸收,这些遗留在深部组织内的线结有时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另外,传统的外科缝合造成的显著瘢痕对美观性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0003]消除皮肤表面缝线瘢痕的方式目前有以下几类:1,皮内缝合方式,外科医生在完成浅筋膜缝合后,用缝线在真皮浅层做连续皮内缝合,拉紧缝线对合皮缘;2,组织胶水方式,同样是在完成浅筋膜缝合后,用丙烯酸甲酯类组织胶水粘合皮缘;3,皮肤减张器(俗称皮肤拉链),完成浅筋膜缝合后,用带锁止结构的减张胶带拉合皮肤、对紧皮缘。但是,当前的几类解决方案仍然需要在皮肤浅筋膜层进行大量的缝合,无法避免因缝线残留造成的系列安全问题。安全、美观的闭合皮肤切口已经成为本领域人员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相关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用以克服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浅筋膜内闭合创口时仍需借助缝线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包括:闭合件,被配置为在受力时产生用以闭合所述皮肤创口的形变,并在所述受力撤销时保持形变;施力组件,包括相对设置以构成夹持空间的第一施力部及第二施力部,在所述闭合件被置于所述夹持空间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第二施力部在受到夹持力作用时收拢以迫使所述闭合件朝向皮肤创口运动的同时产生形变以夹持所述皮肤创口的两侧。
[0006]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施力部包括第一钳臂,所述第二施力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钳臂相对设置的第二钳臂。
[0007]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钳臂具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钳臂具有与所述第一凸块相对设置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一、第二钳臂的远端构成夹持空间。
[0008]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钳臂的远端之间具有第一弯曲
段;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钳臂的远端之间具有第二弯曲段。
[0009]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力组件包括:驱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第一、第二施力部相对张开或收拢。
[0010]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下压杆,用于受力时沿垂向做上升或下降运动;第一连杆,具有铰接第一施力部的第一端,以及铰接所述下压杆底端的第二端;第二连杆,具有铰接第二施力部的第一端,以及铰接所述下压杆底端的第二端;其中,所述下压杆做下降运动时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连杆带动所述第一、第二施力部收拢;所述下压杆做上升运动时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连杆带动所述第一、第二施力部张开。
[0011]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夹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施力组件下方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在受到夹持力时收拢或张开,以在收拢时使待闭合的皮肤创口的两侧皮肤靠拢以待所述闭合件闭合。
[0012]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操作组件,与所述施力组件连接,用于在受力状态下向所述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施加或撤销夹持力以带动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之间张开或收拢;外壳,与所述操作组件同轴连接,用以与所述操作组件共同形成握持部并在受力时实现相对运动。
[0013]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组件和外壳之间设有复位机构。
[0014]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夹持组件,部分位于所述外壳内,包括位于所述施力组件下方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在受到夹持力时收拢或张开,以在收拢时使待闭合的皮肤创口的两侧皮肤靠拢以待所述闭合件闭合。
[0015]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联动部以及第一夹板,所述第一联动部用以带动所述第一夹板收拢或张开;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联动部以及与第一夹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二联动部用以带动所述第二夹板收拢或张开。
[0016]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联动部和第二联动部的第一端均具有一固定部,中部均具有一折面;所述第一联动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联动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板;所述外壳两侧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固定部配合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操作组件两侧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夹持组件配合活动的第一导向部,以在所述施力部受力时在相对于外壳活动的过程中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收拢或张开。
[0017]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的端面分别设有两个间隙设置的异形端头,用以在收拢时使待闭合的皮肤创口的两侧皮肤创口的皮肤外翻,所述间隙大于闭合件的宽度。
[0018]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异形端头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凸部和下凸部,所述上凸部和下凸部之间具有一凹陷部。
[0019]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凸部的长度大于上凸部的长度,且所述下凸部的下表面具有一斜向下的分叉部。
[0020]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折面为楔形结构。
[0021]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下表面具有纹理表面。
[0022]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与外壳之间、以及第二夹持部与外壳之间均设有复位机构。
[0023]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力组件部分位于外壳内,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二导向部,用以容纳并限位所述施力组件的近端,所述施力组件的近端表面开设有通气槽。
[0024]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闭合件的数量为多个。
[0025]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各闭合件之间局部连接。
[0026]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闭合件包括闭合件本体,各闭合件之间通过闭合件本体一侧端面连接且连接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端面的面积。
[0027]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闭合件形成闭合件条,部分闭合件条在初始状态下呈卷绕状态,并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各闭合件的使用而展开。
[0028]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送件组件,一端接触所述闭合件,用以传送所述闭合件,被配置为在受到推力作用时,在纵向上向施力组件所在方向传送所述闭合件。
[0029]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闭合件,被配置为在受力时产生用以闭合所述皮肤创口的形变,并在所述受力撤销时保持形变;施力组件,包括相对设置以构成夹持空间的第一施力部及第二施力部,在所述闭合件被置于所述夹持空间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第二施力部在受到夹持力作用时收拢以迫使所述闭合件朝向皮肤创口运动的同时产生形变以夹持所述皮肤创口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力部包括第一钳臂,所述第二施力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钳臂相对设置的第二钳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臂具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钳臂具有与所述第一凸块相对设置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一、第二钳臂的远端构成夹持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钳臂的远端之间具有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钳臂的远端之间具有第二弯曲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组件包括:驱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第一、第二施力部相对张开或收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下压杆,用于受力时沿垂向做上升或下降运动;第一连杆,具有铰接第一施力部的第一端,以及铰接所述下压杆底端的第二端;第二连杆,具有铰接第二施力部的第一端,以及铰接所述下压杆底端的第二端;其中,所述下压杆做下降运动时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连杆带动所述第一、第二施力部收拢;所述下压杆做上升运动时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连杆带动所述第一、第二施力部张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施力组件下方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在受到夹持力时收拢或张开,以在收拢时使待闭合的皮肤创口的两侧皮肤靠拢以待所述闭合件闭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组件,与所述施力组件连接,用于在受力状态下向所述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施加或撤销夹持力以带动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之间张开或收拢;外壳,与所述操作组件同轴连接,用以与所述操作组件共同形成握持部并在受力时实现相对运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和外壳之间设有复位机构。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组件,部分位于所述外壳内,包括位于所述施力组件下方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在受到夹持力时收拢或张开,以在收拢时使待闭合的皮肤创口的两侧皮肤靠拢以待所述闭合件闭合。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联动部以及第一夹板,所述第一联动部用以带动所述第一夹板收拢或张开;所述第
二夹持部包括第二联动部以及与第一夹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二联动部用以带动所述第二夹板收拢或张开。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部和第二联动部的第一端均具有一固定部,中部均具有一折面;所述第一联动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联动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板;所述外壳两侧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固定部配合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操作组件两侧分别包括用于与所述夹持组件配合活动的第一导向部,以在所述施力部受力时在相对于外壳活动的过程中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收拢或张开。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的端面分别设有两个间隙设置的异形端头,用以在收拢时使待闭合的皮肤创口的两侧皮肤创口的皮肤外翻,所述间隙大于闭合件的宽度。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端头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凸部和下凸部,所述上凸部和下凸部之间具有一凹陷部。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部的长度大于上凸部的长度,且所述下凸部的下表面具有一斜向下的分叉部。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闭合皮肤创口的外科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景润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