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减张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20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新型减张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减张胶带本体,所述减张胶带本体包括基材层、热缩层、硅酮层、粘胶层及离型层,所述热缩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下表面,所述硅酮层设置在所述热缩层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粘胶层对称设置在所述硅酮层左右两侧,所述粘胶层上表面与所述热缩层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离型层设置在所述粘胶层及所述硅酮层下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减张胶带本体面积较小,使用方便,适用于不同形状的切口型伤口,该减张胶带本体更加美观,适用于面部等外露创面,并且能够结合疤痕减张和硅酮抗疤的治疗作用,更有效减轻疤痕增生,热缩层能够受热收缩,并向伤口中间收缩疤痕创面,进一步减轻疤痕增生。进一步减轻疤痕增生。进一步减轻疤痕增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减张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涉及新型减张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人体皮肤切口的修复方法,主要采用丝线进行缝合,但是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皮肤缝合,采用此种方式会损伤皮肤,皮肤创口缝合后,会产生疤痕,对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因此常用免缝合技术对皮肤切口进行修复,现有的免缝合技术多采用链式结构,其原理是通过类似拉链的结构来使伤口闭合并固定,但是通常只有形状规则成条形的切口型伤口符合现有的免缝合技术,对于形状不规则的伤口不便于使用上述免缝合技术,上述免缝合技术还有伤口闭合后不美观的缺陷,容易造成疤痕增生,而且现有免缝合技术透气性及防水性差,导致切口处空气流通性差,容易造成切口处伤口恶化,外部的水分容易进入伤口内,造成对伤口的感染,不利于切口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新型减张胶带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减张胶带,包括:减张胶带本体,所述减张胶带本体包括基材层、热缩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减张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减张胶带本体(1),所述减张胶带本体(1)包括基材层(2)、热缩层(3)、硅酮层(4)、粘胶层(5)及离型层(6),所述热缩层(3)设置在所述基材层(2)下表面,所述硅酮层(4)设置在所述热缩层(3)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粘胶层(5)对称设置在所述硅酮层(4)左右两侧,所述粘胶层(5)上表面与所述热缩层(3)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离型层(6)设置在所述粘胶层(5)及所述硅酮层(4)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张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2)由聚氨酯无纺布制成,所述基材层(2)内均匀设置若干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上下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基材层(2)上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张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层(3)采用热缩材料制成,所述热缩层(3)与所述基材层(2)形状相适配,所述热缩层(3)粘接在所述基材层(2)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张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酮层(4)由硅酮凝胶制成,所述硅酮层(4)内均匀设置若干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上下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硅酮层(4)上下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张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5)由压敏胶制成,所述粘胶层(5)厚度不超过所述硅酮层(4)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张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6)为离型纸,所述离型层(6)为透明结构,所述离型层(6)宽度大于所述基材层(2)宽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张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张胶带本体(1)内还设置若干第一通孔(7),所述第一通孔(7)依次贯穿所述基材层(2)、所述热缩层(3)并与所述硅酮层(4)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通孔(7)等间距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减张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2)上表面设置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保护罩(8),所述保护罩(8)罩设在所述基材层(2)上表面,所述保护罩(8)底壁与所述基材层(2)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8)采用高弹性材质制成,所述保护罩(8)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通孔(9),所述保护罩(8)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通孔(10);隔层(11),所述隔层(11)设置在所述保护罩(8)内,所述隔层(11)外周与所述保护罩(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层(11)位于所述第二通孔(9)下方,所述隔层(11)将所述保护罩(8)内部分为第一腔体(12)与第二腔体(13),所述第一腔体(12)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3)上方,所述第二腔体(13)与所述第二通孔(9)连通;第四通孔(14),所述第四通孔(14)设置在所述隔层(11)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腔体(12)通过所述第四通孔(14)与所述第二腔体(13)连通;第一挡块(15),所述第一挡块(1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挡块(15)对称设置在所述隔层(11)上表面,所述第一挡块(15)下表面与所述隔层(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块(15)上表面与所述保护罩(8)上侧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两个所述第一挡块(15)位于所述第四通孔(14)左右两侧;第二挡块(16),所述第二挡块(16)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块(15)远离所述第四通孔(14)一侧,所述第二挡块(16)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腔体(12)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块(16)下表面与所述隔层(11)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所述第二挡块(16)靠近所述第一挡块(15)一侧
与所述第一挡块(15)侧壁抵接;通气组件,所述通气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挡块(16)远离所述第一挡块(15)一侧,所述通气组件由若干支撑条(17)组成,所述支撑条(17)上端与所述第一腔体(12)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17)下端与所述隔层(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17)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12)前后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17)内设置连通孔(18),所述连通孔(18)贯穿所述支撑条(17)左右侧壁,同一组通气组件中,靠近所述第四通孔(14)的所述连通孔(18)高度高于远离所述第四通孔(14)的所述连通孔(18)高度,所述支撑条(17)采用高弹性材质制成;导向板(19),所述导向板(19)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9)与靠近所述第二通孔(9)的所述支撑条(17)之间,所述导向板(19)下表面与所述隔层(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19)远离所述第二通孔(9)一端与所述支撑条(17)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19)截面为三角形,且所述导向板(19)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际壮刘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