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5325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1
本申请公开一种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申请在负压引流装置迫使下,使皮下创口内腔在愈合康复过程中保持闭合,维持离断的组织保持贴合状态,并通过持续负压吸引保持创腔内渗血、渗液得到及时的清除。同时,通过清洗系统间歇性输送液态药物至皮下创口内腔,使皮下创口内腔中凝固的血块得到湿润,以利于移除,并令潜在的达到定殖浓度的细菌群落得到稀释,随冲洗液引流清除,从而维持创腔内清洁状态。通过本申请可辅助实现皮肤深筋膜以上全层组织的无缝线闭合,避免了皮肤表面因缝线压迫/切割引起的横向瘢痕,并且在浅筋膜内无遗留缝线结,从而消除了引起细菌定殖的重要因素和切口感染复发的主要诱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丧失了机体再生的能力,应对创伤造成的组织破坏主要靠瘢痕愈合。因而,外科缝合与组织愈合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缝合的质量可以决定组织愈合的质量。外科缝合多以弯针携带缝线穿过离断组织,再通过打结的方式收紧、固定缝线,令离断的组织紧密贴合,从而为愈合创造有利条件。理想的外科缝合应满足张力适中、切口边缘对合良好、不留死腔、无永久或仅少量缝合痕迹的要求。针对不同组织的结构、生理特点,外科缝合要求不尽相同,缝合材料、方式的选择对手术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当组织实现愈合、并恢复功能性强度后,缝合材料就失去了功能意义。此时,在体表的缝线就应当被拆除,大量的临床医疗证明,因缝合带来的遗留于深部组织内的缝线在创口愈合后很难拆除,其结局是被瘢痕组织所包裹,或在一定时间内降解吸收,这些遗留在深部组织内的线结有时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另外,传统的外科缝合造成的显著瘢痕对美观性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消除皮肤表面缝线瘢痕的方式目前有以下几类:1,皮内缝合方式,外科医生在完成浅筋膜缝合后,用缝线在真皮浅层做连续皮内缝合,拉紧缝线对合皮缘;2,组织胶水方式,同样是在完成浅筋膜缝合后,用丙烯酸甲酯类组织胶水粘合皮缘;3,皮肤减张器(俗称皮肤拉链),完成浅筋膜缝合后,用带锁止结构的减张胶带拉合皮肤、对紧皮缘。但是,当前的几类解决方案仍然需要在皮肤浅筋膜层进行大量的缝合,无法避免因缝线残留造成的系列安全问题。安全、美观的闭合皮肤切口已经成为本领域人员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术后切口缝合易留下痕迹且积液难以排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包括:冲洗装置,包括一输送泵及部分探入皮下创口内腔预设深度的第一导管,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导管输送清洗液至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预设深度;负压装置,包括一负压源及部分探入皮下创口内腔预设深度的第二导管,用于产生负压以迫使所述皮下创口内腔在愈合过程中呈闭合状态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导管对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积液进行引流;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冲洗装置及负压装置,用于依据接收的反馈控制所述冲洗装置的输出压力或流量以及所述负压装置以维持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真空度。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冲洗装置包括:清洗液容器,存储有用于冲洗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清洗液,通过所述第一导管连通所述输送泵;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输送泵与所述皮下创口内腔之间第一导管的流体压力值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使其调节所述输送泵的转速以控制清洗液的输出压力;第一真空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输送泵与清洗液容器之间第一导管的真空度以监测所述清洗液容器中清洗液的用尽状态。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冲洗装置包括报警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真空传感器监测到所述清洗液容器中清洗液的用尽时输出报警信号。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泵为膜片泵。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收集容器,用于收集所述第二导管自所述皮下创口内腔引流的积液;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负压源与所述收集容器之间第二导管的流体阻力以监测所述收集容器的装满状态;第二真空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负压源与皮下创口内腔之间第二导管的真空度以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使其调节所述负压源的功率以控制产生的负压。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源为膜片泵。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深度为皮肤组织中所述皮肤浅筋膜至脂肪层与深筋膜层的区间深度。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管经由所述皮肤创口的一预设位置部分探入至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预设深度;或者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管经由远离所述皮肤创口的一预设位置穿过皮肤及皮下组织以部分探入至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预设深度。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一体成型或所述第二导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导管内。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管探入皮肤创口内预设深度的部分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阀为鸭嘴阀或扇形阀。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装置还用于藉由产生的负压维持皮肤创口表面及其周缘区域的组织位置稳定。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装置包括:密封膜,用于粘合于皮肤上并覆盖所述皮肤创口表面以形成密封空间;负压通道,连通所述负压源,通过将所述负压源产生的负压以使所述密封膜提供收缩力驱使所述皮肤创口相向收缩。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膜通过其相对于皮肤表面的粘合层与皮肤的表面粘接,所述粘合层的材料包括涂有丙烯酸粘合剂的聚氨酯的柔性不渗透材料。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膜开设有为透光材料的观察窗。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装置包括湿度检测部件,用于将检测的所述密封空间内的湿度信息提供给所述负压源以利所述负压源调控负压输出。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管包括皮下引流孔及皮上负压孔,所述皮下引流孔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管探入皮肤创口内预设深度的部分的管壁上的多个通孔;所述皮上负压孔连通所述密封空间以向所述密封空间施加负压。本申请同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第一方面在负压引流装置迫使下,使皮下创口内腔在愈合康复过程中保持闭合,维持离断的组织保持贴合状态,并通过持续负压吸引保持创腔内渗血、渗液得到及时的清除;在此基础上,通过清洗系统的间歇性输送液态药物至皮下创口内腔,使皮下创口内腔中凝固的血块得到湿润,以利于移除,并令潜在的达到定殖浓度的细菌群落得到稀释,随冲洗液引流清除,从而维持创腔内清洁状态;第二方面通过负压引流可产生负压以维持所述皮肤创口及其周缘区域的组织位置稳定,从而利于组织愈合。此外,通过本申请可以辅助实现皮肤深筋膜以上全层组织的无缝线闭合,避免了皮肤表面因缝线压迫/切割引起的横向瘢痕(俗称“蜈蚣脚”),并且在浅筋膜内无遗留缝线结,从而消除了引起细菌定殖的重要因素和切口感染复发的主要诱因。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申请的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申请的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在应用时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申请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中报警装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申请中第一或第二导管从皮肤创口的一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冲洗装置,包括一输送泵及部分探入皮下创口内腔预设深度的第一导管,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导管输送清洗液至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预设深度;/n负压装置,包括一负压源及部分探入皮下创口内腔预设深度的第二导管,用于产生负压以迫使所述皮下创口内腔在愈合过程中呈闭合状态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导管对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积液进行引流;/n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冲洗装置及负压装置,用于依据接收的反馈控制所述冲洗装置的输出压力或流量以及所述负压装置以维持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真空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冲洗装置,包括一输送泵及部分探入皮下创口内腔预设深度的第一导管,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导管输送清洗液至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预设深度;
负压装置,包括一负压源及部分探入皮下创口内腔预设深度的第二导管,用于产生负压以迫使所述皮下创口内腔在愈合过程中呈闭合状态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导管对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积液进行引流;
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冲洗装置及负压装置,用于依据接收的反馈控制所述冲洗装置的输出压力或流量以及所述负压装置以维持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真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装置包括:
清洗液容器,存储有用于冲洗所述皮下创口内腔的清洗液,通过所述第一导管连通所述输送泵;
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输送泵与所述皮下创口内腔之间第一导管的流体压力值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使其调节所述输送泵的转速以控制清洗液的输出压力;
第一真空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输送泵与清洗液容器之间第一导管的真空度以监测所述清洗液容器中清洗液的用尽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装置包括报警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真空传感器监测到所述清洗液容器中清洗液的用尽时输出报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为膜片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包括:
收集容器,用于收集所述第二导管自所述皮下创口内腔引流的积液;
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负压源与所述收集容器之间第二导管的流体阻力以监测所述收集容器的装满状态;
第二真空传感器,用于将感测的所述负压源与皮下创口内腔之间第二导管的真空度以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使其调节所述负压源的功率以控制产生的负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源为膜片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深度为皮肤组织中所述皮肤浅筋膜至脂肪层与深筋膜层的区间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线闭合皮肤创口的负压引流及清洗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景润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