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腔墙体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020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腔墙体,包括第一页板、第二页板、设于所述第一页板内部的第一钢筋网片、设于所述第二页板内部的第二钢筋网片及墙体连接钢筋。所述第二页板内侧面设有所述第三横筋,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第二页板之间夹设有墙体封堵工具。从而在模台上浇筑完第一页板后,不需要对空腔墙体翻转,第三横筋及墙体封堵工具能够形成对浇筑混凝土形成支撑,使得混凝土不渗漏至下空腔内,浇筑的混凝土在侧模板和墙体封堵工具形成的空腔内形成第二页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腔墙体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件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腔墙体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符合绿色施工、环保高效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国家也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力争到2025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达到30%。至此,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成为各省乃至全国建筑行业的重中之重。在装配式建筑中,具有空腔的双皮墙生产时,需要采用翻转机进行生产,使得预制墙体生产效率比较低,工艺相对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腔墙体及其生产方法,以达到提高预制墙体生产效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0004]一种空腔墙体,包括第一页板、第二页板、设于所述第一页板内部的第一钢筋网片、设于所述第二页板内部的第二钢筋网片及墙体连接钢筋,所述第一页板与所述第二页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第一页板与所述第二页板之间连接有墙体连接钢筋,还包括第三横筋及墙体封堵工具,所述第二页板内侧面设有所述第三横筋,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第二页板之间夹设有墙体封堵工具。
[0005]进一步地,所述墙体连接钢筋的端部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第二钢筋网片的纵筋和/或第二钢筋网片的横筋钩接或捆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墙体封堵工具为快易收口网。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页板内部包括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钢筋网片的垫块。
[0008]进一步地,所述垫块设置于第一钢筋网片的纵筋或横筋下,并且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间隔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筋网片及所述第二钢筋网片每间隔两个网格连接一个墙体连接钢筋。
[0011]进一步地,所述墙体连接钢筋穿透所述墙体封堵工具。
[0012]进一步地,相邻的墙体连接钢筋将第三横筋分割为若干子平面,所述墙体封堵工具具有多个与所述子平面大小一致的独立的子模块,若干所述子模块填满所述子平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页板或第二页板背离所述空腔的外侧面设有保温层和/或装饰层。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腔墙体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准备模台,并于所述模台两侧架设侧模板;
[0016]S2:在所述模台及侧模板围设形成的空间内放置第一钢筋网片、墙体连接钢筋、第三横筋;所述第一钢筋网片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第一钢筋
网片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且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连接;
[0017]S3:浇筑混凝土覆盖所述第一钢筋网片形成第一页板;
[0018]S4:在所述第三横筋上部覆盖墙体封堵工具;
[0019]S5:架设第二钢筋网片,所述第二钢筋网片与墙体连接钢筋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筋网片与所述第三横筋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0020]S6:浇筑混凝土覆盖所述第二钢筋网片形成第二页板。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空腔墙体的另一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准备模台,并于所述模台两侧架设侧模板;
[0023]S2:在所述模台及侧模板围设形成的空间内放置第一横筋、墙体连接钢筋、第一纵筋及第三横筋;所述第一横筋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第一横筋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且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筋与所述第一纵筋固定为第一钢筋网片;
[0024]S3:浇筑混凝土覆盖所述第一钢筋网片形成第一页板;
[0025]S4:在所述第三横筋上部覆盖墙体封堵工具;
[0026]S5:架设第二钢筋网片,所述第二钢筋网片与墙体连接钢筋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筋网片与所述第三横筋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0027]S6:浇筑混凝土覆盖所述第二钢筋网片形成第二页板。
[0028]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弯曲所述墙体连接钢筋的顶部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第二钢筋网片的第二纵筋和/或第二钢筋网片的第二横筋钩接或捆接。
[0029]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首先在所述模台上放置所述第一钢筋网片的第一横筋,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为整体模块;将所述整体模块架设于所述第一横筋上部,放置第一钢筋网片的第一纵筋,所述第一纵筋与所述第一横筋固定,部分所述第一纵筋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
[0030]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第一钢筋网片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第三横筋固定为统一整体然后放置于所述模台上。
[0031]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墙体封堵工具延伸至所述侧模板顶部,使用压紧块将所述墙体封堵工具的边缘压紧至侧模板顶部,使用螺栓锁紧所述压紧块与侧模板。
[0032]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在所述模台上放置若干垫块,所述第一钢筋网片放置于所述垫块上,所述第一钢筋网片与所述模台表面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0033]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在所述模台上放置若干梯子筋,所述梯子筋由第一横筋、第三横筋及墙体连接钢筋构成,第一纵筋穿过若干所述梯子筋并与若干所述第一横筋接触,固定所述第一横筋及第一纵筋形成所述第一钢筋网片。
[0034]进一步地,所述墙体封堵工具为快易收口网。
[0035]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墙体连接钢筋穿透所述墙体封堵工具。
[0036]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相邻的墙体连接钢筋将第三横筋分割为若干子平面,所述墙体封堵工具具有多个与所述子平面大小一致的独立的子模块,若干所述子模块填满所述子平面。
[003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腔墙体,包括第一页板、第二页板、设于所述第一页板内部的第一钢筋网片、设于所述第二页板内部的第二钢筋网
片及墙体连接钢筋。所述第二页板内侧面设有所述第三横筋,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第二页板之间夹设有墙体封堵工具。从而在模台上浇筑完第一页板后,不需要对空腔墙体翻转,第三横筋及墙体封堵工具能够形成对浇筑混凝土形成支撑,使得混凝土不渗漏至下层空腔内,浇筑的混凝土在侧模板和墙体封堵工具形成的空腔内形成第二页板。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38]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浇筑空腔墙体的模台示意图;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生产方法浇筑第一页板的空腔墙体示意图;
[0041]图3为本专利技术生产方法架设第二钢筋网片的空腔墙体示意图;
[0042]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43]图5为本专利技术生产方法浇筑第二页板的空腔墙体示意图。
[0044]其中: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腔墙体,包括第一页板、第二页板、设于所述第一页板内部的第一钢筋网片、设于所述第二页板内部的第二钢筋网片及墙体连接钢筋,所述第一页板与所述第二页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第一页板与所述第二页板之间连接有墙体连接钢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横筋及墙体封堵工具,所述第二页板内侧面设有所述第三横筋,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第二页板之间夹设有墙体封堵工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的端部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第二钢筋网片的第二纵筋和/或第二钢筋网片的第二横筋钩接或捆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封堵工具为快易收口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页板内部包括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钢筋网片的垫块。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空腔墙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墙体连接钢筋将第三横筋分割为若干子平面,所述墙体封堵工具具有多个与所述子平面大小一致的独立的子模块,若干所述子模块填满所述子平面。6.一种空腔墙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模台,并于所述模台两侧架设侧模板;S2:在所述模台及侧模板围设形成的空间内放置第一横筋、墙体连接钢筋、第一纵筋及第三横筋;所述第一横筋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筋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荣全许圣洁孙伯禹张步亭李志超李志阔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