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套管毛坯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9067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陶瓷套管毛坯成型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所述支架中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支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层阶梯处设有模具板,第二层阶梯处设有注粉板,第三层阶梯处设有储粉槽;所述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振荡器;所述储粉槽、注粉板和模具板上均均匀分布有多个竖直对应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与振荡器相对应。通过将储粉槽、注粉板和模具板经插销结构依次安装在支架上,振荡器对模具振荡压实,陶瓷粉下落注入模具,无需人工作业,不出现注粉不足和振荡不充分问题。设有多个模具和振荡器,批量进行作业,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相对更低。所以具有确保加粉充足并且振荡充分,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套管毛坯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套管生产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陶瓷套管毛坯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瓷套套管主要应用于光无源器件光纤适配器和光有源器件光收发模块中,其中,光纤适配器应用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陶瓷套管的制作工艺流程为模具设计和制作—模具内粉料填充—静压成型—修坯—烧结成型—分析测试—成品检验。
[0003]工厂内目前采用人工操作振荡器的方式进行模具内粉料填充和静压成型,其具体步骤为:工作人员将模具放置在振荡器上,将漏斗放置在模具开口处,边振荡边通过漏斗往模具内加陶瓷粉,振荡器将陶瓷粉振实。
[0004]陶瓷套管毛坯对于重量和压实程度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人工作业时因为不同工作人员存在经验差异,导致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会出现模具内陶瓷粉振荡不充分和模具内未加够陶瓷粉的问题,从而导致陶瓷套管毛坯在烧结后因达不到成品检验标准而成为不合格品,造成最终成品质量不佳。而且人工只能同时进行单个模具注粉压实作业,为确保产量需要配备很多工作人员,其工作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
[0005]所以,目前陶瓷套管毛坯生产加工存在人工作业振荡不充分或加粉不足导致最终成品质量不佳,人工作业工作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套管毛坯成型装置。采用本技术进行陶瓷套管毛坯加粉压实作用,具有确保加粉充足并且振荡充分从而保证最终成品质量达标,批量作业工作效率高且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套管毛坯成型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中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支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层阶梯处设有模具板,第二层阶梯处设有注粉板,第三层阶梯处设有储粉槽;所述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振荡器;所述储粉槽、注粉板和模具板上均均匀分布有多个竖直对应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与振荡器相对应,确保陶瓷粉能从上往下通过各层通孔下落进入模具。
[0008]前述的陶瓷套管毛坯成型装置中,所述储粉槽底部设有挡粉结构;每个所述注粉板的通孔均为呈从上往下收束漏斗状的注粉孔,漏斗状注粉孔对陶瓷粉下落进行收口,防止洒落;每个所述模具板的通孔均为呈上大下小两个圆柱体连接成的模具槽,模具安装在模具槽的上部,振荡器通过模具槽下部与模具相接触。
[0009]前述的陶瓷套管毛坯成型装置中,所述储粉槽底部设有挡粉结构;所述挡粉结构包括多块一侧与储粉槽铰接连接的挡粉板,分别设于挡粉板两侧的两块调节板和设于储粉槽两侧的钩子;挡粉板通过连接杆与调节板相连;通过转动钩子从而能对连接杆进行固定;通过移动调节板带动挡粉板转动,从而能对储粉槽内的陶瓷粉进行阻挡作用。
[0010]前述的陶瓷套管毛坯成型装置中,所述储粉槽、注粉板和模具板的两端均设有多
个插销孔;所述支架的三级阶梯处设有与插销孔相对应的插销。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套管毛坯成型装置。通过将储粉槽、注粉板和模具板经插销结构依次安装在支架上,带振荡器的支撑板位于模具板下方,振荡器在对模具板内模具进行振荡压实的同时使得储粉槽内的陶瓷粉在重力与振荡作用下自动注入模具内进行注粉作业,无需人工进行注粉压实,排除了人为因素杜绝出现注粉不足和振荡不充分问题,从而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本装置设有多个模具和振荡器,能批量进行注粉压实作业,相比人工作业的工作效率更高,每台装置只需配置一个工作人员,其人工成本相对更低。
[0012]所以本技术具有确保加粉充足并且振荡充分从而保证最终成品质量达标,批量作业工作效率高且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
[0013]进一步的,增设挡粉结构和钩子相结合,当调节板上移时,挡粉板转动将储粉槽底部的通孔挡住,钩子勾住连接杆,从而阻止陶瓷粉下落;转动钩子使其不勾住连接杆,下移调节板,带动挡粉板转动,从而使陶瓷粉能从通孔落下。通过挡粉结构与钩子,从而能方便的控制陶瓷粉是否下落。
[0014]本技术采用从下而上三级阶梯状分布,振荡器位于最下层直接与模具相接触,储粉槽位于最上层远离振荡器;本技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振动强度从下往上逐渐降低,从而即确保了模具内陶瓷粉能充分振荡压实又能防止储粉槽内陶瓷粉因过大的振动而出现洒落和洋灰。
[0015]本技术采用三级阶梯状结构,储粉槽、注粉板和模具板均安装在每层阶梯内,整体形成向上开口的外包结构,其结构相对稳定;各层直接不直接接触,从而在振动过程中不会出现碰撞带来过大振动,且工作过程中噪音较小。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模具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模具板的正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注粉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储粉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储粉槽挡粉结构关闭时的仰视图;
[0024]图9是本技术储粉槽挡粉结构打开时的仰视图;
[0025]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架,11-支撑板,2-模具板,21-模具槽, 3-注粉板,31-注粉孔,4-储粉板,5-挡粉结构,6-钩子,7-振荡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7]实施例。陶瓷套管毛坯成型装置,构成如图1-9所示,包括支架 1,所述支架1中间
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方的支架1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层阶梯处设有模具板2,第二层阶梯处设有注粉板3,第三层阶梯处设有储粉槽4;所述支撑板11上均匀分布有四排六列共二十四个振荡器7;所述储粉槽4、注粉板3和模具板2上均均匀分布有四排六列共二十四个竖直对应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与振荡器7相对应。
[0028]每个所述注粉板3的通孔均为呈从上往下收束漏斗状的注粉孔 31;每个所述模具板2的通孔均为呈上大下小两个圆柱体连接成的模具槽21。
[0029]所述储粉槽4底部设有挡粉结构5;所述挡粉结构5包括六块一侧与储粉槽4底部铰接的挡粉板,分别设于挡粉板两侧的两块调节板和设于储粉槽4两侧的钩子6;每块挡粉板两端均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对应调节板相连。
[0030]所述储粉槽4和注粉板3的两端均设有两个插销孔,所述模具板 2的两端设有一个插销孔;所述支架1的三级阶梯状结构处设有与插销孔相对应的插销。
[0031]工作原理:将多个模具装入模具板2的模具槽21内,将装好模具的模具板2通过插销安装在支架1的第一级台阶处(支架1的三级台阶分别为第一级台阶,第二级台阶和第三级台阶),模具底部正好与支撑板11上的振荡器7相接触。将注粉板3通过插销安装在支架 1的第二级台阶处,注粉孔31与模具相对应。调节储粉槽4上的钩子6和调节板,使得钩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套管毛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中间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方的支架(1)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层阶梯处设有模具板(2),第二层阶梯处设有注粉板(3),第三层阶梯处设有储粉槽(4);所述支撑板(1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振荡器(7);所述储粉槽(4)、注粉板(3)和模具板(2)上均均匀分布有多个竖直对应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与振荡器(7)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套管毛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注粉板(3)的通孔均为呈从上往下收束漏斗状的注粉孔(31);每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继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