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的PCB板布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49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增强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的PCB板布线结构,属于PCB布线技术领域。所述增强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的PCB板布线结构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电源接口、V字形布线结构、TVS管和用电系统;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位于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用电系统之间,并通过电源走线将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用电系统连接;所述TVS管置于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的拐角顶点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不增加BOM成本以及PCB成本的前提下极大的增加PCB板电源接口的抗浪涌能力。能力。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的PCB板布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PCB布线
,特别涉及一种增强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的PCB板布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各类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可穿戴式、便携式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都需要周期性的反复进行充电操作,或者反复的进行电源的插拔操作。在反复插拔电源或者充电器的操作过程中,就会有浪涌发生,插拔次数越多,设备被浪涌打坏的可能性就越大。
[0003]目前绝大部分电子设备在充电口或者电源接口都有防浪涌的设计,一般都是在接口处增加防浪涌的TVS管。尽管如此,在PCB设计阶段,大部分LAYOUT设计师都没有考虑从布局布线的角度来优化抗浪涌的能力,都是很随意的将TVS管直接挂接在电源走线上;并且TVS管接地端也是随意的接一个地线。这样的PCB布局布线方式,虽然也可以起到防浪涌的功能,但是不能得到性能的最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的PCB板布线结构,以解决目前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较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的PCB板布线结构,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电源接口、V字形布线结构、TVS管和用电系统;
[0006]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位于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用电系统之间,并通过电源走线将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用电系统连接;
[0007]所述TVS管置于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的拐角顶点处。
[0008]可选的,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的拐角角度小于90
°

[0009]可选的,所述TVS管包括正极焊盘和负极焊盘,所述正极焊盘置于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的拐角顶点处。
[0010]可选的,所述负极焊盘连接有TVS管接地走线。
[0011]可选的,所述TVS管接地走线通过地孔连接到所述PCB板的主地层。
[0012]可选的,所述电源走线、所述TVS管的正极焊盘和负极焊盘、所述TVS管接地走线均位于所述PCB板的同一面。
[0013]在本技术提供的增强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的PCB板布线结构中,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电源接口、V字形布线结构、TVS管和用电系统;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位于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用电系统之间,并通过电源走线将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用电系统连接;所述TVS管置于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的拐角顶点处。本技术能在不增加BOM成本以及PCB成本的前提下极大的增加PCB板电源接口的抗浪涌能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增强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的PCB板布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增强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的PCB板布线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16]实施例一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的PCB板布线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PCB板10,所述PCB板10上设置有电源接口1、V字形布线结构3、TVS管4和用电系统9;所述用电系统9具体为板级用电系统。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3位于所述电源接口1和所述用电系统9之间,并通过电源走线2将所述电源接口1和所述用电系统9连接;所述TVS管4置于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3的拐角顶点处。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3的拐角角度小于90
°

[0018]所述TVS管4包括正极焊盘5和负极焊盘6,所述正极焊盘5置于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3的拐角顶点处。所述负极焊盘6连接有TVS管接地走线7;所述TVS管接地走线7通过地孔8连接到所述PCB板10的主地层。所述电源走线2、所述TVS管4的正极焊盘5和负极焊盘6、所述TVS管接地走线7均位于所述PCB板10的同一面。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电子设备充电器或者电源头反复插拔的过程中会产生浪涌,该浪涌会通过所述电源接口1传递到所述电源走线2上,这个浪涌相当于在所述电源走线2上瞬间涌入大量的电荷,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电荷会聚集在尖端,而本技术的V字形布线结构3要求拐角角度小于90
°
,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尖端的结构,实现尖端放电的功能;然后通过所述TVS管4提供的低阻抗回路泄放掉,从而阻止这些电荷对后级所述用电系统9造成影响。
[0020]上述描述仅是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范围的任何限定,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的PCB板布线结构,包括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电源接口、V字形布线结构、TVS管和用电系统;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位于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用电系统之间,并通过电源走线将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用电系统连接;所述TVS管置于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的拐角顶点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的PCB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字形布线结构的拐角角度小于90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电源接口抗浪涌能力的PCB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航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