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域低功耗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1557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电源域低功耗控制系统,属于数模混合芯片领域,包括电源IOVDD、SPI和低功耗控制电源域、功能逻辑处理电源域以及复位控制系统;复位控制系统包括上电复位控制系统,上电复位控制系统包括两个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上电复位控制模块、电源检测复位模块、SPI和低功耗控制模块、内部功能处理控制模块。SPI和低功耗控制电源域一般为芯片IO电源或者逻辑核电源,而功能逻辑处理电源域为内部的核电源,复位控制系统作为电源域切换的桥梁,使系统在状态切换时既能节省功耗,又能有条不紊地运行。其中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主要用于IO电源转化成核电源,上电复位控制模块和电源检测复位模块能够控制三个电源域的使能时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模混合芯片,特别涉及一种双电源域低功耗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对于一些数模混合芯片和一些低功耗芯片,会涉及到低功耗设计需求。而功耗一般有两种,静态功耗和动态功耗,动态功耗主要由负载电容充放电引起的功耗,包括数字完成功能计算时必要的翻转功耗和翻转时pmos和nmos同时导通的短路功耗,所以主要与数据传输、工作频率和电源电压相关;静态功耗涉及的是cmos漏电引起的,随着工艺尺寸的减小,静态功耗的影响就越严重,表达式为pleak=ileak*vdd。

2、虽然电源电压的减小对低功耗设计非常重要,但是会造成逻辑延迟的增加,导致逻辑处理速度减慢,对一些特定的功能不在适用。所以一般芯片采用低功耗的方案主要是多电源域的设计,就是将内部逻辑划分为多个电源区域。在芯片不处于工作状态时进入睡眠,减少静态功耗的消耗,并同时能够正常的接收指令。目前技术基本基于io电源和核电源两种控制方案,这样的控制系统比较简单,而往往有时候工艺和成本的限制,导致只有一种电源方案(io电源或核电源)可用,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更加灵活可靠的电源域控制系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源域低功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IOVDD、SPI和低功耗控制电源域、功能逻辑处理电源域以及复位控制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域低功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上电复位控制模块、电源检测复位模块、SPI和低功耗控制模块和功能逻辑处理电源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域低功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LDO、工艺修调模块和逻辑控制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源域低功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的工艺修调模块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域低功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iovdd、spi和低功耗控制电源域、功能逻辑处理电源域以及复位控制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域低功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上电复位控制模块、电源检测复位模块、spi和低功耗控制模块和功能逻辑处理电源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源域低功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ldo、工艺修调模块和逻辑控制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源域低功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的工艺修调模块有寄存器修调和熔丝修调两种方式,芯片默认为寄存器修调方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源域低功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使能en_corevdd2和工艺修调值是由spi和低功耗控制模块控制,当en_corevdd2为高电平,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ldo开始上电,当en_corevdd2为低电平,corevdd2开始掉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源域低功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复位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源监测模块和第二电源检测模块;所述第一电源监测模块用于电源iovdd的上电检测,所述第二电源监测模块用于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上电检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源域低功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检测复位模块的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原李嘉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