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用破碎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00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用破碎壳,涉及立轴式冲击破碎机技术领域,其包括破碎壳本体,所述破碎壳本体内形成有破碎腔,所述破碎壳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破碎刀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设置在破碎壳本体上的破碎刀具,有助于提高石料粒形的优异性,即呈立方体状,降低针片状的含量,以适宜于人工制砂、骨科整形及高等级高速公路规格石的制取。整形及高等级高速公路规格石的制取。整形及高等级高速公路规格石的制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用破碎壳


[0001]本技术涉及立轴式冲击破碎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用破碎壳。

技术介绍

[0002]立轴式冲击破碎机是式一种岩石破碎设备,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具有工作稳定可靠、维修方便、制砂率高等特点。特别适合石料整形、生产机制砂,可广泛应用于水电、公路、建筑、水泥、金属矿山等行业的细碎作业。
[0003]现有公告号为CN2732351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效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包括水平安装在转动轴一端的转子、破碎腔、排料口,在转子上部开有进料口,在转子内部设有料室,在转子圆周上开有出料口,转子位于破碎腔中,在破碎腔内部四周有圆柱形反击体,圆柱形反击体的一头插接在破碎腔内的圆环上,圆柱形反击体的另一头上设置有固定板。
[0004]采用上述方案,当所要破碎的石料在转子的离心力下从出料口撞击圆柱形反击体上,进行破碎作业;然而,圆柱形反击体本身形状呈弧形设置,即因碰撞而破碎的石料的缘边多为弧边,不适宜人工制砂、骨科整形及高等级高速公路规格石的制取,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
[0006]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用破碎壳,利用设置在破碎壳本体内的破碎刀具,有助于提高石料粒形的优异性,即呈立方体状,降低针片状的含量,以适宜于人工制砂、骨科整形及高等级高速公路规格石的制取。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用破碎壳,包括破碎壳本体,所述破碎壳本体内形成有破碎腔,所述破碎壳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破碎刀具。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当所要破碎的石料在转子的离心力下被甩出时,利用带有刀锋的破碎刀具对甩出的石料进行切割,有助于提高石料粒形的优异性,使其呈立方体状,降低针片状的含量,以适宜于人工制砂、骨科整形及高等级高速公路规格石的制取。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破碎刀具沿破碎壳本体的径向滑移设置在破碎壳本体内,所述破碎壳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破碎刀具滑移的驱动组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当需要破碎的石料体积较大时,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组件调节破碎刀具沿着破碎壳本体的径向向外进行移动,以增加破碎刀具与转子之间的间距,有助于降低破碎刀具被甩出的体积较大的石料所受的撞击力,进而有助于提高破碎刀具的寿命;同理,当需要破碎的石料体积较小时,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组件调节破碎刀
具沿着破碎壳本体的径向向内进行移动,以减少破碎刀具与转子之间的间距,有助于提高对体积较小的石料的破碎率。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破碎壳本体上贯穿有滑移槽,所述破碎刀具背离刀锋的一侧设置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嵌入滑移槽中并与滑移槽形成滑移配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呈竖直设置,所述升降杆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楔形卡接槽,且所述楔形卡接槽呈倾斜设置,所述破碎外壳上设置有滑移座,所述升降杆穿设滑移座并与滑移座形成滑移配合,所述滑移杆远离破碎刀具的一端位于破碎壳本体的外侧且嵌入楔形卡接槽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套壳,所述驱动套壳同轴套设在破碎壳本体的外壁上并与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驱动外壳沿其圆周开设有圆周槽,所述升降杆远离楔形卡接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转动的轴线与升降杆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第二嵌入轮,所述所述第二嵌入轮嵌入圆周槽中并与圆周槽形成滚动配合。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当需要调节破碎刀具在破碎壳本体内进行移动时,工作人员可直接从破碎壳本体的外侧通过转动驱动套壳,使其沿着破碎壳本体的轴向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嵌入在圆周槽中的升降杆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楔形卡接槽与滑移杆端部之间的配合,将升降杆竖直方向的移动转变为滑移杆在滑移槽内沿破碎壳本体的径向进行移动,并最终带动破碎刀具在破碎壳本体内移动;驱动过程,无需打开皮破碎壳本体的端盖,便可调节破碎壳本体内的破碎刀具,即驱动方式简单方便。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杆远离破碎刀具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嵌入轮,所述第一嵌入轮嵌入楔形卡接槽中并与楔形卡接槽形成滚动配合。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利用在滑移杆远离破碎刀具一端设置的第一嵌入轮与楔形卡接槽之间的滚动配合,有助于降低滑移杆与升降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滑移杆与升降杆之间运动的流畅性,进而提高升降杆与滑移杆运动方向转换的效率。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破碎刀具靠近滑移槽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阻挡刀具,所述弧形阻挡刀具罩设滑移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利用在破碎刀具靠近滑移槽的一侧设置的弧形阻挡刀具,对破碎壳本体内部的石料起到阻碍的作用,对破碎壳本体内壁上的滑移槽起到保护作用,即有助于防止在破碎壳本体内部的石料堵塞滑移槽,有助于保证滑移杆在滑移槽中正常的移动。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座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滑移座沿升降杆的轴向设置,且两所述滑移座分别位于楔形卡接槽的两侧,所述升降杆穿设滑移座内并与其形成滑移配合,两所述滑移座之间架设有抵接杆,所述升降杆背离滑移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与抵接杆保持抵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利用升降杆上的抵接块与抵接杆之间的抵接配合,即在升降杆进行上下移动时,抵接块也会与升降杆同步移动,且在抵接块进行上下移动的同时与抵接杆保持抵接,为升降杆提供一个沿破碎壳本体径向的支撑力,以抵抗破碎刀具在所受的冲击力,有助于保证升降杆和滑移杆之间正常的运动。
[002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块设置为抵接轮,所述抵接轮与抵接杆形成滚动配合。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抵接块设置为抵接轮,将抵接块与抵接杆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进而降低升降杆与抵接杆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保证升降杆在抵接杆上移动的流畅性。
[002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套壳上设置有转动手柄。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可直接手动转动旋转手柄,进而驱动驱动套壳在破碎外壳上进行移动,一方面,提高工作人员驱动驱动套壳的舒适感,另一方面,便于工作人员对驱动套壳进行驱动。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借助利用设置在破碎壳本体上的破碎刀具,有助于提高石料粒形的优异性,即呈立方体状,降低针片状的含量,以适宜于人工制砂、骨科整形及高等级高速公路规格石的制取;
[0026]通过将破碎刀具滑移设置在破碎壳本体的内部,通过驱动组件调节破碎刀具与转子之间的间距,有助于降低体积较大的石料对破碎刀具的破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用破碎壳,包括破碎壳本体(1),所述破碎壳本体(1)内形成有破碎腔(13),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壳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破碎刀具(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用破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刀具(2)沿破碎壳本体(1)的径向滑移设置在破碎壳本体(1)内,所述破碎壳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破碎刀具(2)滑移的驱动组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用破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壳本体(1)上贯穿有滑移槽(14),所述破碎刀具(2)背离刀锋的一侧设置有滑移杆(21),所述滑移杆(21)嵌入滑移槽(14)中并与滑移槽(14)形成滑移配合,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升降杆(31),所述升降杆(31)呈竖直设置,所述升降杆(31)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楔形卡接槽(3111),且所述楔形卡接槽(3111)呈倾斜设置,所述破碎壳本体(1)上设置有滑移座(4),所述升降杆(31)穿设滑移座(4)并与滑移座(4)形成滑移配合,所述滑移杆(21)远离破碎刀具(2)的一端位于破碎壳本体(1)的外侧且嵌入楔形卡接槽(3111)中,所述驱动组件(3)还包括驱动套壳(32),所述驱动套壳(32)同轴套设在破碎壳本体(1)的外壁上并与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驱动套壳(32)沿其圆周开设有圆周槽(322),所述升降杆(31)远离楔形卡接槽(31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312),所述转动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雄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