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阻尼衬套的出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70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阻尼衬套的出风口,包括:支架、柔性衬套及至少一个叶片轴;柔性衬套设于支架上;至少其中一个叶片轴穿越柔性衬套内孔,两者采用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阻尼衬套的出风口中可以适用于1根,2根或者3根以上的叶片结构;由于软性衬套对过盈量敏感度远小于硬塑料,用软性衬套孔和叶片轴的过盈配合产生纵向力的方式来代替往常两者均是硬塑料轴孔过盈配合产生纵向力,可显著减低模具和注塑工艺制造精度,减少模具修改次数,同时获得有阻滞感的转动手感,也利于将阻尼衬套作为标准件实现互换。尼衬套作为标准件实现互换。尼衬套作为标准件实现互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阻尼衬套的出风口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的
,尤其是一种具有阻尼衬套的出风口。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出风口纵向力产生途径有以下两种:
[0003]一种为金属弹片连杆,即通过金属弹片的弯曲变形产生纵向力。采用金属连杆结构,轴孔采用间隙配合敏感度小,结构和工艺稳定,耐久衰减程度相当小。但是,金属连杆变形造成某些叶片上翘,刮蹭Ω孔,造成手感差;而且这种结构只适用于3根以上叶片结构;纵向力受弹片变形量,弹片厚度,以及壳体和叶片长度变化而变化,需多次调整;冲压件毛刺也影响手感和力大小;金属连杆弯曲变形会推动壳体或支架外翻,当有拨轮存在时会造成不居中。
[0004]另一种结构采用轴孔过盈配合产生纵向力,这种配合方式操作手感较好,结构简单,装配效益高,叶片的数量无限制。但是当支架使用硬塑料时,轴孔配合精度要求高,尺寸要求严,受工艺设备环境影响,纵向力稳定性差,需反复调整,当过盈配合集中在少数叶片上耐久衰减幅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阻尼衬套的出风口。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阻尼衬套的出风口,包括:支架、柔性衬套及至少一个叶片轴;柔性衬套设于支架上;每根叶片轴的至少其中一端穿设于所述柔性衬套内,叶片轴和柔性衬套过盈配合。
[0007]可选的,所述柔性衬套为具有内孔的柔性衬套,所述叶片轴穿设于所述内孔中,所述柔性衬套为棱角处为圆角的立方柱。
[0008]可选的,所述支架上具有容纳所述柔性衬套的空腔,所述空腔限制所述柔性衬套的轮廓转动。
[0009]可选的,所述支架的垂直于安装叶片轴的方向设置有和所述空腔连通的凹槽,所述柔性衬套可以通过该凹槽装配在支架上的所述空腔内。
[0010]可选的,所述支架还具有用于叶片轴穿设的叶片轴孔,所述叶片轴孔和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叶片轴孔和所述空腔垂直。
[0011]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槽宽和槽长分别大于所述柔性衬套的厚度和宽度,所述叶片轴的轴径大于所述衬套内孔的孔径。
[0012]可选的,所述支架的叶片轴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叶片轴的轴径。
[0013]可选的,装配所述柔性衬套的支架凹槽脱模锥度为0.5
°

[0014]综上,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阻尼衬套的出风口中的用于产生纵向力的柔性衬套可以适用于1根,2根或者3根以上的叶片结构;由于软性衬套对过盈量敏感度远小于硬塑料,用软性衬套孔和叶片轴的过盈配合产生纵向力的方式来代替往常两者均是硬塑料轴孔
过盈配合产生纵向力,可显著减低模具和注塑工艺制造精度,避免支架孔或叶片轴尺寸反复修改,同时获得有阻滞感的转动手感,也利于将阻尼衬套作为标准件实现互换。
[0015]更进一步的,在支架的垂直于安装叶片轴的方向设置有容纳柔性衬套的凹槽,柔性衬套可以通过该凹槽装配在支架上,凹槽的槽口面积为柔性衬套的最小的表面积。该结构装配容易工装可靠性高,操作简单可视。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提供的叶片轴和柔性衬套的配合示意图;
[0017]图2从左往右依次是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衬套俯视图和侧视图;
[0018]图3从上到下依次是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第一示意图,和支架沿着衬套的装入方向的截面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第二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5中出风口的中间的叶片支架的示意图;
[0022]图7是图4中的中左叶片、支架及衬套的配合示意图;
[0023]图8是在硅胶硬度80
±5°
A,接触长度,过盈量和纵向力关系图;
[0024]图9是TPV Sarlirk4149的柔性衬套的接触长度,过盈量和纵向力关系图;
[0025]图10是TEEE HTR4275的柔性衬套的接触长度,过盈量和纵向力关系图;
[0026]图11是出风口的最大力矩t
max
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8]本技术的所有实施例的支架上具有容纳柔性衬套1的空腔4,空腔4限制柔性衬套的轮廓转动。本技术中的轮廓转动指的是衬套的外围轮廓会随着叶片轴的转动而转动。更进一步的,在支架的垂直于安装叶片轴的方向设置有容纳柔性衬套的凹槽3,柔性衬套可以通过该凹槽3装配在支架上,凹槽3的槽口面积为柔性衬套的最小的表面积。该结构装配容易工装可靠性高,操作简单可视。
[0029]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指支架的装入叶片轴的一侧设有恰好容纳柔性衬套的凹槽3,柔性衬套1可以通过该凹槽3装配在支架上,该凹槽的和上述实施例中的凹槽相比,槽口面积大大增加。这种模具结构简单,支架占用空间相对较下,但是装配时阻尼衬套易掉落,装配不可视,易损伤零件,衬套宽度压缩造成正压力变化和叶片窜动,一致性差。
[0030]第一组实施例
[0031]本对比实施例利用NCS NF中央出风口结构模型,不装配其它主叶片。利用主动叶片轴2和支架孔配合的方式,叶片轴另一端与壳体装配,轴孔放松,不产生操作力。第一种支架两种孔径规格均采用POM(聚甲醛)材料注塑形成,第二种支架两种孔径规格均采用TPV(聚烯烃热塑弹性体)材料注塑形成。两种支架的形状参数如下表1所示。与支架配合端的叶片轴模具上使用滑块,叶片轴的轴径两种规格(孔径等级2.0mm,2.5mm)相配合。
[0032]表1两种支架的形状参数
[0033][0034][0035]叶片轴径为1.99mm,2.49mm分别和不同支架孔径的第一组支架装配后力度如表2,表3所示。叶片轴径为1.99mm,2.49mm分别和不同支架孔径的第二组支架装配后力度如表4,表5所示。通过对比表2-表5的数据可知,材料POM的支架和材料TPV的支架相比:支架材料越硬纵向力更大,相同过盈量轴孔规格尺寸越大纵向力越大,支架材料越硬测量力值波动幅度越大,TPV尺寸敏感性明显比POM要好。
[0036]表2叶片轴径为1.99mm和不同支架孔径的第一支架装配后力度
[0037][0038]表3叶片轴径为2.49mm和不同支架孔径的第一支架装配后力度
[0039][0040][0041]表4叶片轴径为1.99mm和不同支架孔径的第二支架装配后力度
[0042][0043]表5叶片轴径为2.49mm和不同支架孔径的第二支架装配后力度
[0044][0045]对比实施例
[0046]为了排除不同形状机构对纵向力的影响,相较于第一组实施例,对比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同形状的支架,具体结构见图4-图7,除了第一组实施例外,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阻尼衬套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柔性衬套,设于所述支架上;及至少一个叶片轴,每根叶片轴的至少其中一端穿过所述柔性衬套内,柔性衬套和叶片轴过盈配合以产生纵向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阻尼衬套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衬套为具有内孔的柔性衬套,所述叶片轴穿设于所述内孔中,所述柔性衬套为棱角处为圆角的立方柱。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阻尼衬套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具有容纳所述柔性衬套的空腔,所述空腔限制所述柔性衬套的轮廓转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阻尼衬套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垂直于安装叶片轴的方向设置有和所述空腔连通的凹槽,所述柔性衬套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满良韩立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