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攻丝机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647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攻丝机用下料装置,包括与攻丝机固定连接的方管横梁,方管横梁的上表面水平设置,在方管横梁的上表面上水平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运动方向与横梁长度方向垂直;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与第一气缸相互垂直,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架,在支架上等间距平行设置有多个机械手爪。本装置结构简单、运动定位精度满足攻丝机的下料需求同时降低成本,可一次抓取多个工件,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攻丝机用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攻丝机用下料装置,属于攻丝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攻丝机是用丝锥在坯料螺母上加工内螺纹的一种机床设备,待加工的坯料螺母简称坯料。传统攻丝机手工操作时,人工将一个待加工的坯料螺母放置到攻丝机的丝锥下方的夹具内,安装丝锥,踩动脚踏开关,使丝锥旋转并下压进行攻丝,攻丝完成后丝锥自动落下或者丝锥压头反向旋转提升使丝锥脱离加工好的螺母,接着手工敲击螺母使螺母松动,然后下料即将螺母从夹具取出放入成品箱完成加工。该过程人工上料和下料,速度慢,加工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0003]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将现有的单工位攻丝机改进为多工位攻丝机,例如3~6工位攻丝机,多个工位按照一定间距直线排列,每一个工位的攻丝加工可以单独控制,平行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针对多工位攻丝机,还可以为其设置配套的全自动下料机械手来抓取加工好的工件进行下料,同时,因此还需要设计与攻丝机配套的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攻丝机用下料装置,目的在于可以一次性将多个加工好的螺母进行抓取、移动、放置,实现自动化下料。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攻丝机用下料装置,包括与攻丝机固定连接的方管横梁,方管横梁的上表面水平设置,在方管横梁的上表面上水平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运动方向与横梁长度方向垂直;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与第一气缸相互垂直,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架,在支架上等间距平行设置有多个机械手爪。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为双联气缸。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第二气缸之间通过竖直放置的第一连接板连接,在第一气缸的上表面上还固定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水平放置的第二连接板,在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导轨,导轨被位于其下方的滑块卡住限位,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爪包括气动手指,气动手指为两个平型夹指,两个平型夹指的末端均向下伸出半圆柱形夹头,两个夹头的圆柱面均朝向外侧。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双联气缸来驱动多个机械手爪的同步运动,利用具有半圆柱形夹头的气动手指来实现对加工好的螺母进行抓取、移动、下料。本装置结构简单、运动定位精度满足攻丝机的下料需求同时降低成本,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0011]图2为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机械手爪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标记:1横梁,2下料装置,21第一气缸,22第二气缸,23支架,211第一连接板,212滑块,213第二连接板,214导轨,231机械手爪,2311气动手指,2312平型夹指,2313平型夹指,2314半圆柱夹头,2315半圆柱夹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详细的说明。
[0015]如图1所示,在攻丝机上安装有横梁1,横梁1采用方管结构,方管横梁的上表面水平设置,在横梁1上平行安装有两套下料装置2,攻丝机未在图中示出。
[0016]每一套下料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方管横梁的上表面上水平设置有第一气缸21,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运动方向与横梁长度方向垂直;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末端端板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22,第二气缸22与第一气缸21相互垂直,第二气缸22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末端端板与第二气缸之间通过竖直放置的第一连接板211连接,在第一气缸21的上表面上还固定设置有滑块212,滑块上设置有水平放置的第二连接板213,在第二连接板213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导轨214,导轨214被位于其下方的滑块213卡住限位,第二连接板2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11固定连接,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22均为双联气缸,具有两个活塞杆因而推力加倍,且端板将两个活塞杆连在一起后活塞杆的抗回转精度高,另外导轨与滑块的配合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定位效果。
[0017]在第二气缸22的活塞杆末端端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架23,在支架23上等间距平行设置有三个机械手爪231,可同时抓取三个加工好的螺母工件。所述机械手爪231包括气动手指2311,气动手指为两个平型夹指2312和2313,两个平型夹指的末端均竖直向下伸出半圆柱形夹头2314和2315,两个夹头的圆柱面均朝向外侧。
[0018]工作过程如下:攻丝机加工好螺母后,对螺母进行振动敲击,使螺母与其夹具松动,接着使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前伸出,推动第二气缸及其下面的机械手爪运动到螺母的正上方,然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推动机械手爪竖直向下运动,使半圆柱形夹头伸入螺母的内孔中,下一步气动手指动作,使平型夹指向外扩张将螺母撑紧,然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上收缩,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后收缩,使机械手爪运动到螺母收集箱的上方,气动手指动作使平型夹指向内收缩,螺母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掉落进收集箱中,完成螺母的下料。本例中采用2套下料装置,每套下料装置有3个机械手爪,因此每次可以抓取6个螺母,与6工位攻丝机相配套,可明显提高攻丝机的下料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攻丝机用下料装置,包括与攻丝机固定连接的方管横梁,方管横梁的上表面水平设置,其特征在于:在方管横梁的上表面上水平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运动方向与横梁长度方向垂直;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与第一气缸相互垂直,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架,在支架上等间距平行设置有多个机械手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攻丝机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为双联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春雷方凯庞中华张力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昊睿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