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柔性化套色涂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392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柔性化套色涂装工艺,属于涂装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针对色线外露的产品时采用1.底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柔性化套色涂装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涂装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身柔性化套色涂装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消费者对汽车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些年市场上的双色车身越来越多,双色(套色)车身已成为汽车外观的一个流行趋势,是新的卖点和魅点。但双色车身生产工艺复杂,增加工艺成本的同时还严重影响生产节拍,分色线外观质量难控制。常见的分色线缺陷包括:渗漆、锯齿、断差、阶梯感、胶印等。当分色线处于车身外部可见区域时(比如在车身腰线进行分色),这些缺陷给车身涂装的整体外观效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0003]目前针对不同性质的油漆材料(水性漆、溶剂型漆)、不同的生产工艺方式(传统5A工艺、免中涂工艺)及不同的油漆材料颜色特性(不同颜色遮盖力情况),各生产厂家涂装车间选择的套色工艺及车身遮蔽方式略有不同,总体原则要保证套色过程污染最低、分色区域遮盖力可达成、漆后缺陷易打磨修饰、工艺布局较易实现等特性,目前现有的应用较多的技术包含以下几种:
[0004]1)色漆分开式喷涂工艺方法
[0005]该方法在喷涂前先对二次套色色漆喷涂部分进行遮蔽,遮蔽后对车身进行一次色漆清漆喷涂,烘干后进行卸遮蔽,对已喷涂区域进行打磨修饰后进行遮蔽,遮蔽后对卸遮蔽部分进行二次套色色漆和清漆喷涂,烘干后进行卸遮蔽,打磨修饰后车身交付或储存。
[0006]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该方法对分色线外露的双色车身来说主要有三项不足,一是清漆均一性较差,分色线接口处易堆漆、产生毛茬。二是车身腰线以上部分遮蔽工作量较大,生产节拍要求较高的涂装车间很难实现该部分遮蔽,部分分色方案需将车门卸下进行遮蔽才能保证遮蔽效果。三是车身腰线以上部分车门、B柱、前盖、后背门、侧围均需单独遮蔽,如遮蔽不严,机器人开门内喷过程极易产生漆雾污染车身。
[0007]2)色漆覆盖式喷涂工艺方法
[0008]该方法先进行整车浅色漆、清漆喷涂,烘干后进行整车修饰打磨,对深色漆喷涂部分进行遮蔽,遮蔽后进行深色漆和清漆喷涂,烘干后进行卸遮蔽及修饰交付。
[0009]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该方法对分色线外露的双色车身来说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搭接处存在阶梯感,该部分缺陷客户抱怨较多。 3)色漆分开式一次清漆喷涂工艺方法
[0010]该方法在原有色漆分开式喷涂工艺方法基础上,仅进行一轮次整车清漆烘干,可确保整车清漆均一性,并解决搭接处阶梯感抱怨。
[0011]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该方法主要有三点不足,一是车身分色线以上部分遮蔽工作量较大,生产节拍要求较高的涂装车间很难实现该部分遮蔽。二是色漆烘干后发生的质量缺陷无法进行修饰打磨,脏点颗粒等质量缺陷极易打磨露底无法修补。三是防护过程中容易对色漆漆面造成划伤。
[0012]4)色漆覆盖式一次清漆喷涂工艺方法
[0013]该方法在原有色漆覆盖式喷涂工艺方法基础上,仅进行一轮次整车清漆烘干,可确保整车清漆均一性,并解决搭接处阶梯感抱怨。
[0014]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该方法主要有两点不足,一是色漆烘干后发生的质量缺陷无法进行修饰打磨,脏点颗粒等质量缺陷极易打磨露底无法修补。二是防护过程中容易对色漆漆面造成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1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柔性化套色涂装工艺。本专利技术在针对色线外露的产品时采用底漆、色漆、清漆、烘干、一次修饰、套色遮蔽、擦净、套色色漆、清漆、烘干、二次修饰、卸遮蔽、擦净、清漆(色漆关枪)、烘干、检查修饰15道工序实现可见位置分色,双色产品边界清晰、无堆漆、无阶梯感的车身优质质量要求。为了精准分色、确保每台车分色线的一致性,采用了3D打印工装。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7]一种汽车车身柔性化套色涂装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0018]1)底漆:对车身进行前处理、电泳、电泳烘干、底涂、PVC、胶烘干及底漆检查修饰工序,免去了中涂工艺;
[0019]2)色漆:浅色漆喷涂;
[0020]3)清漆;
[0021]4)烘干;
[0022]5)一次修饰:对车身缺陷问题检查、标记,然后进行打磨及抛光修饰操作,打磨时要求照度≥1200Lux,用P1200砂纸配合气动打磨机进行打磨,漆膜外观质量要求平整光滑、无流挂、橘皮及缩孔漆膜缺陷;
[0023]6)套色遮蔽:沿分色线位置将浅色区域完全遮蔽,防止渗漆现象;车身腰线分色线位置采用定位工装和辅助工具进行定位,采用磁性吸附定位辅具,定位后用特种铅笔在分色线位置画线,再卸除定位工装,用分色胶带沿画线位置进行精细粘贴,在分色胶带上再贴附随形遮蔽膜片,并用高温纸胶带进行收口固定;
[0024]7)打磨抛光分色线及擦净:对双色车身分色线位置进行精心打磨,使用P1200以上的砂纸配合气动打磨机进行打磨,消除分色线位置阶梯感状态,增加涂层间附着力,然后用纤维毛巾擦净;打磨时要求照度≥1200Lux;色漆喷涂前对车身内表面利用循环风吹扫车身内部灰尘,风速(10
±
2)m/s,用粘性擦布对车身内外表面进行擦净,要求车身无灰尘、水迹或颗粒杂质,外表面也通过剑刷或鸵鸟毛擦净机器人进行擦净,要求空气洁净度直径(5~10)μm的灰尘<10个;
[0025]8)套色色漆;
[0026]9)卸遮蔽:卸遮蔽时使用专用工具对遮蔽胶带先进行预热,再对分色胶带和高温纸胶带进行拆除,拆除时应确保漆面表面干燥,卸除过程不损伤漆面,不留胶带印痕;
[0027]10)检查修饰:对车身缺陷问题检查、标记,然后应用1寸打磨机、偏心震动打磨机进行打磨、用抛光海绵和抛光蜡对整车进行抛光,消除所有打磨抛光缺陷。
[0028]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浅色漆喷涂的喷漆室温度(23
±
2)℃,喷漆室湿度(65
±
5)%,喷漆室风速(0.3
±
0.05)m/s,喷漆室洁净度要求直径(5~10)μm的灰尘<10个,色漆
材料粘度标准内
±
0.5s,预烘干后湿膜固体份内表面≥85%,外表面≥90%,浅色漆膜厚(10~20) μm。
[0029]优选地,步骤3)所述的清漆的喷漆室温度(23
±
2)℃,喷漆室湿度(65
±
5)%,喷漆室风速(0.3
±
0.05)m/s,喷漆室洁净度要求直径 (5~10)μm的灰尘<10个,清漆材料推荐选用2K清漆,2K清漆(主剂固体份)(48~52)%,2K清漆(施工固体份)≥55%,标准粘度为 65秒/23℃(ISO4#),清漆膜厚(45
±
10)μm。
[0030]优选地,步骤6)所述的分色胶带要求胶带边角无毛刺,耐热性不少于160℃下40min。
[0031]优选地,步骤8)所述的套色色漆:深色色漆喷涂,喷漆室温度 (23
±
2)℃,喷漆室湿度(6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柔性化套色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底漆:对车身进行前处理、电泳、电泳烘干、底涂、PVC、胶烘干及底漆检查修饰工序,免去了中涂工艺;2)、色漆:浅色漆喷涂;3)、清漆;4)、烘干;5)、一次修饰:对车身缺陷问题检查、标记,然后进行打磨及抛光修饰操作,打磨时要求照度≥1200Lux,用P1200砂纸配合气动打磨机进行打磨,漆膜外观质量要求平整光滑、无流挂、橘皮及缩孔漆膜缺陷;6)、套色遮蔽:沿分色线位置将浅色区域完全遮蔽,防止渗漆现象;车身腰线分色线位置采用定位工装和辅助工具进行定位,采用磁性吸附定位辅具,定位后用特种铅笔在分色线位置画线,再卸除定位工装,用分色胶带沿画线位置进行精细粘贴,在分色胶带上再贴附随形遮蔽膜片,并用高温纸胶带进行收口固定;7)、打磨抛光分色线及擦净:对双色车身分色线位置进行精心打磨,使用P1200以上的砂纸配合气动打磨机进行打磨,消除分色线位置阶梯感状态,增加涂层间附着力,然后用纤维毛巾擦净;打磨时要求照度≥1200Lux;色漆喷涂前对车身内表面利用循环风吹扫车身内部灰尘,风速(10
±
2)m/s,用粘性擦布对车身内外表面进行擦净,要求车身无灰尘、水迹或颗粒杂质,外表面也通过剑刷或鸵鸟毛擦净机器人进行擦净,要求空气洁净度直径(5-10)μm的灰尘<10个;8)、套色色漆;9)、卸遮蔽:卸遮蔽时使用专用工具对遮蔽胶带先进行预热,再对分色胶带和高温纸胶带进行拆除,拆除时应确保漆面表面干燥,卸除过程不损伤漆面,不留胶带印痕;10)、检查修饰:对车身缺陷问题检查、标记,然后应用1寸打磨机、偏心震动打磨机进行打磨、用抛光海绵和抛光蜡对整车进行抛光,消除所有打磨抛光缺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柔性化套色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浅色漆喷涂的喷漆室温度(23
±
2)℃,喷漆室湿度(65
±
5)%,喷漆室风速(0.3
±
0.05)m/s,喷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冉陈帅廖大政董玮白扬赵梓淇宫乃绮李春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