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负荷单向锁闭减速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03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负荷单向锁闭减速顶,目的是解决现有减速顶结构中,不能自主判别车辆走行方向。反向过顶车辆的减速制动是无用功,导致牵出效率低和行车安全差的问题,它包括壳体组合件、滑动油缸、速度阀组、活塞杆、压力阀组、密封盖组合件和压力阀杆组件,它还包括单向回程阀组,滑动油缸安装在壳体组合件上,密封盖组合件安装在滑动油缸的底部,单向回程阀组设置在密封盖组合件上方并与滑动油缸的内侧壁密封设置,速度阀组设置在单向回程阀组上方并与滑动油缸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活塞杆依次插装在速度阀组、单向回程阀组和密封盖组合件内,活塞杆的底端与壳体组合件底部通过销钉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铁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铁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铁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负荷单向锁闭减速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速顶,具体涉及一种高负荷单向锁闭减速顶。

技术介绍

[0002]减速顶最早由英国人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在铁路编组站驼峰调速系统中,不能自主判别车辆走行方向。减速顶的调速制动功能只有对正向过顶车辆才有用;对于反向过顶车辆的减速制动是无用功,此种情况会导致牵出效率低和行车安全差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减速顶结构中,不能自主判别车辆走行方向。反向过顶车辆的减速制动是无用功,导致牵出效率低和行车安全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高负荷单向锁闭减速顶。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它包括壳体组合件、滑动油缸、速度阀组、活塞杆、压力阀组、密封盖组合件和压力阀杆组件,它还包括单向回程阀组,滑动油缸安装在壳体组合件上,密封盖组合件密封安装在滑动油缸的底部,单向回程阀组设置在密封盖组合件上方并与滑动油缸的内侧壁密封设置,速度阀组设置在单向回程阀组上方并与滑动油缸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活塞杆依次插装在速度阀组、单向回程阀组和密封盖组合件内,活塞杆的底端与壳体组合件底部通过销钉连接,压力阀杆组件安装在活塞杆内,活塞杆侧壁上沿径向加工有多个通孔,压力阀杆组件顶部设置在活塞杆上的多个通孔处,压力阀组安装在活塞杆顶部的通孔内,压力阀组底部顶在压力阀杆组件上,压力阀组内加工有过流孔,速度阀板卡装在压力阀组上,且速度阀板设置在速度阀组上方,活塞杆的上端面加工有环形过流槽,环形过流槽的槽底沿径向加工有多个活塞杆过流孔-,速度阀弹簧设置在环形过流槽内,速度阀弹簧的顶端顶在速度阀板上。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7]一、本申请的高负荷单向减速顶制动能力大、机体强度高,能区分过顶车辆方向,仅对高于临界速度的正向过顶车辆起到减速制动作用,对于低于临界速度的正向过顶车辆不做功,对于任意速度的反向过顶车辆,可实现完全自锁状态并且不作功。
[0008]2、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向阀组合件加工复杂,精度控制难度大,单向锁闭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9]3.单向回程阀组未工作时,结构设计合理,保持过流通道持续畅通,油液冲击小;工作状态下,锁闭可靠性高。
[0010]4.解决减速顶对正向溜放车辆超速制动;对反向牵出车辆走行速度无限制。
[0011]5.本技术用于减速顶领域,实现在车辆反向过顶时,所述减速顶自锁闭,不对车辆做功,提高车辆调车效率和安全,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3]图2是开关回程阀体6-1的主视剖视图。
[0014]图3是开关回程阀体6-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它包括壳体组合件1、滑动油缸2、速度阀组3、活塞杆4、压力阀组5、密封盖组合件7和压力阀杆组件8,它还包括单向回程阀组6,滑动油缸2安装在壳体组合件1上,密封盖组合件7密封安装在滑动油缸2的底部,单向回程阀组6设置在密封盖组合件7上方并与滑动油缸2的内侧壁密封设置,速度阀组3设置在单向回程阀组6上方并与滑动油缸2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活塞杆4依次插装在速度阀组3、单向回程阀组6和密封盖组合件7内,活塞杆4的底端与壳体组合件1底部通过销钉连接,压力阀杆组件8安装在活塞杆4内,活塞杆4侧壁上沿径向加工有多个通孔,压力阀杆组件8顶部设置在活塞杆4上的多个通孔处,压力阀组5安装在活塞杆4顶部的通孔内,压力阀组5底部顶在压力阀杆组件8上,压力阀组5内加工有过流孔,速度阀板卡装在压力阀组5上,且速度阀板设置在速度阀组3上方,活塞杆4的上端面加工有环形过流槽,环形过流槽的槽底沿径向加工有多个活塞杆过流孔4-1,速度阀弹簧设置在环形过流槽内,速度阀弹簧的顶端顶在速度阀板上。
[0016]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单向回程阀组6包括开关回程阀体6-1、密封圈6-3和两个定位销6-2;开关回程阀体6-1为圆柱体,圆柱体下端面上加工有盲孔,盲孔底部加工有圆形凹槽6-1-3,圆柱体上端面加工有与圆形凹槽6-1-3连通的通孔,圆柱体上端面通孔的外侧壁上加工有两个对称的定位销孔6-1-2和四个过流孔6-1-1,圆柱体靠近底端的外侧壁上加工有外壁凹槽6-1-4,密封圈6-3套装在外壁凹槽6-1-4上,每个定位销孔6-1-2内设有一个定位销6-2。它还包括卡环6-4,卡环6-4卡装在圆形凹槽6-1-3内对应活塞杆4的侧壁上,且卡环6-4位于活塞杆4多个通孔的上方。本申请的车辆进行反向过顶时,阻隔下腔油液返回上腔,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7]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圆形凹槽6-1-3为圆形槽,圆柱体下端面的盲孔为圆形孔,圆柱体上端面通孔为圆形通孔,圆形凹槽6-1-3的直径大于圆柱体下端面盲孔的直径,圆柱体上端面通孔直径小于圆柱体下端面盲孔的直径。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8]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过流孔6-1-1的直径大于定位销孔6-1-2的直径,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9]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活塞杆4上的活塞杆过流孔4-1与圆柱体上的过流孔6-1-1对应设置。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0]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圆形凹槽6-1-3的槽宽为2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1]工作原理
[0022]单向回程阀组6套装活塞杆4T型头下端面。单向回程阀组6的开关回程阀体6-1上端面设有过流孔6-1-1和定位销孔6-1-2;定位销6-2配合安装于定位销孔6-1-2内,并配合
安装于活塞杆4T型头下端面的过流孔4-1内;开关回程阀体6-1内壁设第一圆形凹槽6-1-3,实现上腔油液经塞杆4的过流孔4-1、开关回程阀体6-1的过流孔6-1-1到达下腔通道的畅通;密封件6-3设置于于开关回程阀体6-1外壁凹槽6-1-4内,实现锁闭状态下下腔油液通道完全封闭;卡环6-4至于开关回程阀体6-1内表面内,固定单向回程阀组6与活塞杆4的相对位置。
[0023]车辆低于临界速度正向过顶时:由于车辆溜放速度低于高负荷减速顶的工作速度,上腔油液较小,不足以克服速度阀组3弹簧的预压力,开关回程阀体6-1的过流孔6-1-1与活塞杆4的过流孔及上腔通道保持畅通,上腔油液可以顺利流入滑动油缸2的下腔,对过顶车辆不起减速制动作用。开关回程阀体6-1内壁设第一圆形凹槽6-1-3宽度为2mm,便于导流功能,减小液流冲击的影响。
[0024]2高于临界速度正向过顶时:由于车辆溜放速度高于高负荷减速顶的工作速度,上腔油液瞬间产生巨大的液压力,抵消速度阀组3弹簧的预压力,速度阀组3关闭,上腔油液只能通过压力阀组5过流通道流入下腔,上下腔产生压力差,对过顶车轮产生反力起到减速制动作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负荷单向锁闭减速顶,它包括壳体组合件(1)、滑动油缸(2)、速度阀组(3)、活塞杆(4)、压力阀组(5)、密封盖组合件(7)和压力阀杆组件(8),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单向回程阀组(6),滑动油缸(2)安装在壳体组合件(1)上,密封盖组合件(7)密封安装在滑动油缸(2)的底部,单向回程阀组(6)设置在密封盖组合件(7)上方并与滑动油缸(2)的内侧壁密封设置,速度阀组(3)设置在单向回程阀组(6)上方并与滑动油缸(2)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活塞杆(4)依次插装在速度阀组(3)、单向回程阀组(6)和密封盖组合件(7)内,活塞杆(4)的底端与壳体组合件(1)底部通过销钉连接,压力阀杆组件(8)安装在活塞杆(4)内,活塞杆(4)侧壁上沿径向加工有多个通孔,压力阀杆组件(8)顶部设置在活塞杆(4)上的多个通孔处,压力阀组(5)安装在活塞杆(4)顶部的通孔内,压力阀组(5)底部顶在压力阀杆组件(8)上,压力阀组(5)内加工有过流孔,速度阀板卡装在压力阀组(5)上,且速度阀板设置在速度阀组(3)上方,活塞杆(4)的上端面加工有环形过流槽,环形过流槽的槽底沿径向加工有多个活塞杆过流孔(4-1),速度阀弹簧设置在环形过流槽内,速度阀弹簧的顶端顶在速度阀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负荷单向锁闭减速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际赵连祥王潜王胜军刘帆王志王敬巍赵彦凯李昕旭胡东东滕亮陈峰王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铁路减速顶调速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