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新抗原表位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91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肿瘤新抗原表位肽及其应用。所述表位肽包含选自如SEQ ID NO: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肿瘤新抗原表位肽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免疫学的
,尤其涉及一种肿瘤新抗原表位肽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肿瘤在机体内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中伴随细胞学、遗传学的改变,出现多种基因突变及基因表达的异常,包括癌基因的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灭活,激发异常的信号传导通路,导致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异常,从而使得细胞恶性转化,并随着各种分子异常的累积,肿瘤出现进展、转移。因此,了解这些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在肿瘤组织中特异表达的基因对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阐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0003]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逐年升高的势态,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辅助局部或全身化疗的治疗方法,多数肿瘤患者术后的生存期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寻求针对实体肿瘤的新的免疫治疗手段已成为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0004]要进行肿瘤的免疫治疗,首先需要得到肿瘤抗原。在二十世纪末期,随着免疫学理论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克隆肿瘤抗原已成为肿瘤免疫研究及治疗的重要方面。大量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肿瘤抗原的发现,为肿瘤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纪元。
[0005]迄今为止,为了寻找肿瘤特异性或相关性抗原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人们已经建立了多种方法来分离肿瘤抗原,如利用CTL筛选cDNA文库转染的细胞,人们从黑色素瘤中鉴定了第一个肿瘤抗原MZ-D2(由MAGE-A1基因编码);利用SEREX (Ser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Expression Cloing)筛选方法鉴定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抗原,如MAGE-1、HOM-MEL-40、SSX2、SCP-1、CT7、NY-ESO-1和SCP-1抗原等。
[0006]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肿瘤细胞突变基因编码的新生肿瘤抗原的鉴定和应用已成为肿瘤免疫学的研究热点。利用术后或穿刺获取的肿瘤患者组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转录组测序,配合外周血细胞的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取肿瘤细胞特异的突变位点及HLA分型并进行抗原表位的预测,通过四聚体结合实验及体外刺激T细胞活化实验确定具有免疫原性的肿瘤新抗原,可用于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2017年Catherine Wu团队报道了一项基于肿瘤新生抗原的肽疫苗的临床研究结果,给6名高复发风险的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患者接种了新生抗原肽疫苗,随后的20~32个月的随访中4名III期患者均未复发,2名IV期患者出现复发,联合给予PD-1单抗治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Sahin团队使用基于肿瘤新生抗原的RNA疫苗,给予13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接种编码新抗原表位的RNA疫苗后,转移发生率显著降低,8例患者在随访的12~23个月内无复发,5例转移患者中有2例病情缓解,1例病情稳定,1例联合PD-1单抗治疗后完全缓解。2018年,Kandalaft团队报道了用肿瘤细胞裂解液负载自身DC细胞给卵巢癌患者接种,在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针对肿瘤新生抗原表位的T细胞应答,DC疫苗的接种可以显著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上述临床研究结果成功地证实了以新抗原为靶点的肿瘤疫苗治疗肿瘤的可行性及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肿瘤抗原表位肽及其应用,所述肿瘤抗原表位肽来源于肿瘤患者,其能与人类HLA分子结合并能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
[0008]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1. 一种肿瘤抗原表位肽,所述表位肽包含选自如SEQ ID NO:1-6中所示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氨基酸序列。
[0009]2. 根据项1的肿瘤抗原表位肽,其以约500nM或更小的结合亲和力结合MHC I类分子。
[0010]3. 根据项1的肿瘤抗原表位肽,进一步包含增加体内半衰期、细胞靶向、抗原摄取、抗原处理、MHC亲和力、MHC稳定性、抗原呈递或其组合的修饰,其中所述修饰为与载体蛋白偶联、与配体偶联、与抗体偶联、PEG化、聚唾液酸化HES化、Fc融合、白蛋白融合、胆固醇融合、铁融合、酰化、酰胺化、糖基化、侧链氧化、磷酸化、生物素化、或添加非天然氨基酸。
[0011]4. 根据项3的肿瘤抗原表位肽,进一步包含增加针对抗原呈递细胞的细胞靶向的修饰。
[0012]5. 根据项4的肿瘤抗原表位肽,所述抗原呈递细胞为树突细胞,其中使用DEC205、XCR1、CD197、CD80、CD86、CD123、CD209、CD273、CD283、CD289、CD184、CD85h、CD85j、CD85k、CD85d、CD85g、CD85a、CD141、CD11c、CD83、TSLP受体、Clec9a或CD1a标志物来靶向所述树突细胞。
[0013]6. 一种融合蛋白或者免疫缀合物,其包括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肿瘤抗原表位肽。
[0014]7. 根据项6的融合蛋白或者免疫缀合物,其中所述肿瘤抗原表位肽与载体蛋白、配体蛋白、抗体、Fc片段、白蛋白、胆固醇、铁融合、靶向树突细胞的蛋白融合。
[0015]8. 一种体内递送系统,其包括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肿瘤抗原表位肽。
[0016]9. 根据项8所述的递送系统,其中所述递送系统包括细胞穿透肽、纳米颗粒包封、病毒样颗粒、脂质体或其任何组合。
[0017]10. 根据项9所述的递送系统,其中所述细胞穿透肽为TAT肽、单纯疱疹病毒VP22、转运蛋白、Antp或其任何组合。
[0018]11. 一种核酸分子,其编码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肿瘤抗原表位肽或者项6或7所述的融合蛋白或者免疫缀合物。
[0019]12. 一种载体,其包括项11所述的核酸分子。
[0020]13. 根据项12所述的载体,其中,所述核酸分子与启动子可操作地连接,所述载体为自扩增RNA复制子、质粒、噬菌体、转座子、粘粒、病毒或病毒粒子。
[0021]14. 一种体内递送系统,其包含项11所述的核酸分子,所述递送系统包括球形核酸、病毒、病毒样颗粒、质粒、细菌质粒或纳米颗粒。
[0022]15. 一种细胞,其包含或者表达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肿瘤抗原表位肽或者项6-7中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或者免疫缀合物,或包含项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或包含项8-9或者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递送系统。
[0023]16. 根据项15所述的细胞,其为抗原呈递细胞。
[0024]17. 根据项16所述的细胞,其为树突状细胞,所述树突状细胞选自未成熟、半成熟
或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0025]18. 根据项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其为自体细胞。
[0026]19.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肿瘤抗原表位肽、或项6-7任一项所述的融合蛋白或者免疫缀合物,或项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或项8-9或者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递送系统、或项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以及任选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佐剂。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抗原表位肽,所述表位肽包含选自如SEQ ID NO:1-6中所示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氨基酸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的肿瘤抗原表位肽,进一步包含增加体内半衰期、细胞靶向、抗原摄取、抗原处理、MHC亲和力、MHC稳定性、抗原呈递或其组合的修饰,其中所述修饰为与载体蛋白偶联、与配体偶联、与抗体偶联、PEG化、聚唾液酸化HES化、Fc融合、白蛋白融合、胆固醇融合、铁融合、酰化、酰胺化、糖基化、侧链氧化、磷酸化、生物素化、或添加非天然氨基酸。3.一种融合蛋白或者免疫缀合物,其包括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肿瘤抗原表位肽。4.根据权利要求3的融合蛋白或者免疫缀合物,其中所述肿瘤抗原表位肽与载体蛋白、配体蛋白、抗体、Fc片段、白蛋白、胆固醇、铁融合、靶向树突细胞的蛋白融合。5.一种体内递送系统,其包括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肿瘤抗原表位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递送系统,其中所述递送系统包括细胞穿透肽、纳米颗粒包封、病毒样颗粒、脂质体或其任何组合,所述细胞穿透肽为TAT肽、单纯疱疹病毒VP22、转运蛋白、Antp或其任何组合。7.一种核酸分子,其编码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肿瘤抗原表位肽或者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融合蛋白或者免疫缀合物。8.一种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旭东尹艳慧李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生康元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