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28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板,包括可变形防护板、防碰撞塑胶膜和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所述可变形防护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碰撞塑胶膜,所述可变形防护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所述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支撑杆、粘贴板安装块、强行粘贴板、螺纹槽、固定螺栓、环内螺纹槽、固定螺套和套接螺纹槽,所述连接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粘贴板安装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达到使该防护板能够基本匹配且应用于大多数汽车的发动机防护工作,避免不同的发动机一般需要进行配备单独匹配的发动机防护板来对其进行防护,但一般都价格昂贵且出现损坏问题不易更换或者维修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防护
,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板。
技术介绍
大多未配备良好防护措施的汽车发动机一般需要另配备额外的发动机防护板以对发动机进行防护工作,而众多发动机的款型和构造却有很大的区别,一般需要进行配备单独匹配的发动机防护板来对其进行防护,但一般都价格昂贵且出现损坏问题不易更换或者维修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板,该汽车发动机防护板,解决了发动机一般需要进行配备单独匹配的发动机防护板来对其进行防护,但一般都价格昂贵且出现损坏问题不易更换或者维修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的情况。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板,包括可变形防护板、防碰撞塑胶膜和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所述可变形防护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碰撞塑胶膜,所述可变形防护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所述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支撑杆、粘贴板安装块、强行粘贴板、螺纹槽、固定螺栓、环内螺纹槽、固定螺套和套接螺纹槽;所述连接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粘贴板安装块,所述粘贴板安装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强性粘贴板,所述连接支撑杆的正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侧部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环内螺纹槽和套接螺纹槽,所述套接螺纹槽开设在固定螺套的内腔。优选的,所述可变形防护板和防碰撞塑胶膜重合处的内腔开设有贯穿管道。优选的,所述贯穿管道的内腔开设有支撑杆活动槽,所述支撑杆活动槽的内腔和连接支撑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防碰撞塑胶膜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固定环,所述支撑杆固定环的内壁和连接支撑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环内螺纹槽开设在支撑杆固定环的内壁。优选的,所述固定螺套固定安装在支撑杆固定环的背面。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板。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汽车发动机防护板,运用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首先将整体装置移动至汽车发动机的一侧,使连接支撑杆一端通过粘贴板安装块固定安装的强行粘贴板和汽车发动机凹凸不平的外表面充分接触并粘附在汽车发动机的外表面,安装连接后,原本处于平行对其的连接支撑杆转变为平行但参差不齐状态,但仍通过贯穿管道内腔的支撑杆活动槽和可变形防护板连接,向强性粘贴板一侧推动可变形防护板,待可变形防护板移动至距离发动机最近处一端微小距离后,将固定螺栓通过支撑固定环内腔的环内螺纹槽、连接支撑杆内腔的螺纹槽和固定螺套内腔的套接螺纹槽,以支撑固定环和固定螺套为固定安装支撑点,对可变形防护板和连接支撑杆的连接进行稳定固定,最后将支撑杆固定环一侧多余露出的连接支撑杆截取即可,达到使该防护板能够基本匹配且应用于大多数汽车的发动机防护工作,避免不同的发动机一般需要进行配备单独匹配的发动机防护板来对其进行防护,但一般都价格昂贵且出现损坏问题不易更换或者维修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的情况。(2)、该汽车发动机防护板,通过在可变形防护板和防碰撞塑胶膜的设置,能够使汽车再意外发生撞击情况时,对发动机的冲撞力达到最小化。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连接支撑杆和支撑杆固定环连接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可变形防护板、2防碰撞塑胶膜、3贯穿管道、4支撑杆活动槽、5支撑杆固定环;6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61连接支撑杆、62粘贴板安装块、63强性粘贴板、64螺纹槽、65固定螺栓、66环内螺纹槽、67固定螺套、68套接螺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板,包括可变形防护板1、防碰撞塑胶膜2和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6,可变形防护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碰撞塑胶膜2,可变形防护板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6;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6包括连接支撑杆61、粘贴板安装块62、强行粘贴板63、螺纹槽64、固定螺栓65、环内螺纹槽66、固定螺套67和套接螺纹槽68;连接支撑杆6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粘贴板安装块62,粘贴板安装块6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强性粘贴板63,连接支撑杆61的正面开设有螺纹槽64,螺纹槽6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65,固定螺栓65的侧部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环内螺纹槽66和套接螺纹槽68,套接螺纹槽68开设在固定螺套67的内腔。可变形防护板1和防碰撞塑胶膜2重合处的内腔开设有贯穿管道3,贯穿管道3的内腔开设有支撑杆活动槽4,支撑杆活动槽4的内腔和连接支撑杆6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贯穿管道3的设置为支撑杆活动槽提供设置空间,保障了连接支撑杆61能够灵活的在可变形防护板1和防碰撞塑胶膜2的内腔中进行位移以适应不同发动机的防护板安装工作。防碰撞塑胶膜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固定环5,支撑杆固定环5的内壁和连接支撑杆6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防碰撞塑胶膜2的一侧为支撑杆固定环5提供固定支撑位置,保障后续撑杆固定环5和连接支撑杆61的固定连接。环内螺纹槽66开设在支撑杆固定环5的内壁,支撑固定环5内腔环内螺纹槽66的设置。固定螺套67固定安装在支撑杆固定环5的背面,保障固定螺栓64穿过连接支撑杆61内腔后的套接固定工作。在使用时,首先将整体装置移动至汽车发动机的一侧,使连接支撑杆61一端通过粘贴板安装块62固定安装的强行粘贴板63和汽车发动机凹凸不平的外表面充分接触并粘附在汽车发动机的外表面,安装连接后,原本处于平行对其的连接支撑杆61转变为平行但参差不齐状态,但仍通过贯穿管道3内腔的支撑杆活动槽4和可变形防护板1连接,向强性粘贴板63一侧推动可变形防护板1,待可变形防护板1移动至距离发动机最近处一端微小距离后,将固定螺栓64通过支撑固定环5内腔的环内螺纹槽66、连接支撑杆61内腔距离连接支撑杆61最近的螺纹槽64和固定螺套67内腔的套接螺纹槽68,以支撑固定环5和固定螺套67为固定安装支撑点,对可变形防护板1和连接支撑杆61的连接进行稳定固定,最后将支撑杆固定环5一侧的多余露出的连接支撑杆61截取即可,达到使该防护板能够基本匹配且应用于大多数汽车的发动机防护工作。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发动机防护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技术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板,包括可变形防护板(1)、防碰撞塑胶膜(2)和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防护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碰撞塑胶膜(2),所述可变形防护板(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6);/n所述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6)包括连接支撑杆(61)、粘贴板安装块(62)、强行粘贴板(63)、螺纹槽(64)、固定螺栓(65)、环内螺纹槽(66)、固定螺套(67)和套接螺纹槽(68);/n所述连接支撑杆(6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粘贴板安装块(62),所述粘贴板安装块(6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强性粘贴板(63),所述连接支撑杆(61)的正面开设有螺纹槽(64),所述螺纹槽(6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65),所述固定螺栓(65)的侧部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环内螺纹槽(66)和套接螺纹槽(68),所述套接螺纹槽(68)开设在固定螺套(67)的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板,包括可变形防护板(1)、防碰撞塑胶膜(2)和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防护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碰撞塑胶膜(2),所述可变形防护板(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6);
所述自适应防护板固定机构(6)包括连接支撑杆(61)、粘贴板安装块(62)、强行粘贴板(63)、螺纹槽(64)、固定螺栓(65)、环内螺纹槽(66)、固定螺套(67)和套接螺纹槽(68);
所述连接支撑杆(6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粘贴板安装块(62),所述粘贴板安装块(6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强性粘贴板(63),所述连接支撑杆(61)的正面开设有螺纹槽(64),所述螺纹槽(6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栓(65),所述固定螺栓(65)的侧部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环内螺纹槽(66)和套接螺纹槽(68),所述套接螺纹槽(68)开设在固定螺套(67)的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水青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亚光车辆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