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78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铆设备。包括旋转工作台和至少一台拉铆机器人;所述旋转工作台的周向依次上有上料工位、至少一拉铆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拉铆工位和下料工位上分别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每个所述拉铆工位外侧设有一拉铆机器人。在铆接过程中完全不需要人工的干预,即可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中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中发生的螺母放置不到位,螺母混淆,可疑产品处理不遵守流程规定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避免问题物料向后道工序流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铆设备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拉铆设备。
技术介绍
之前的螺母连接全部采用焊接方式。随着汽车行业技术水平的进步,逐步的由拉铆螺母进行替代,具有工艺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拉铆工艺连接紧固件是经由拉铆钉专用设备,在单向拉力的作用下,拉伸栓杆并推挤套环,将内部光道滑的套环挤压到螺杆凹槽使套环和螺栓形成100%的结合,产生永久性紧固力。传统的的拉铆螺母连接方式多为手动方式,在仿形工作台上放置工件,用手动拉铆枪对孔位进行拉铆操作。而传统手动拉铆又存在如下缺陷:1.人工操作:上下工件和拉铆操作全部由人工完成,工作强度大;2.可达性不良:拉铆孔位在工件上的位置会极大的影响操作的难易度;3.效率不高;对现有的产品每天的产能160件左右,8小时工作时间,废品率1%;4.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且存在质量风险,无法对工艺参数进行100%检测和监控;5.无法做到产品件原始参数与加工过程的追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提供一种拉铆设备,包括旋转工作台和至少一台拉铆机器人;所述旋转工作台的周向依次设上有上料工位、至少一拉铆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拉铆工位和下料工位上分别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每个所述拉铆工位外侧设有一拉铆机器人。进一步地,所述夹具上安装有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件有无。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拉铆机器人的上设有枪头;所述枪头一侧设有照相机及灯源,所述照相机用于拍摄铆孔位置,并反馈偏移值,拉铆机器人计算补偿值对复合枪头位置进行矫正。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拉铆机器人底部设有旋转平台。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工作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旋转台。进一步地,所述拉铆工位的个数为2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自动化体现在铆接过程中完全不需要人工的干预,即可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中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中发生的螺母放置不到位,螺母混淆,可疑产品处理不遵守流程规定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避免问题物料向后道工序流转。对现有的产品每天的产能至少在250件/8h,废品率低于1%。主要是杜绝了人工检测的过程,使用了设备自带检测,节省掉了后续大量的人工检查时间与精力的投入。通过机械结构的设计、工装的改善和拉铆机器人的自动控制来实现产品的自动加工需求和质量监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拉铆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拉铆机器人结构示意图;其中:1-旋转工作台,2-拉铆机器人,3-上料工位、4-个拉铆工位,5-下料工位,6-夹具,7-枪头,8-照相机,9-灯源,10-旋转平台,11-底座,12-旋转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技术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技术所限定的权力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如图1和2所示:拉铆设备,包括旋转工作台1和两台拉铆机器人2,两台拉铆机器人2分别用于拉铆M6和M8两种铆钉;旋转工作台1的周向依次设有上料工位3、两个拉铆工位4和下料工位5;上料工位3、拉铆工位4和下料工位5上分别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6;每个拉铆工位4外侧设有一拉铆机器人2;操作人员在上料工位3,将工件(包括1根主梁和4个小件)放置在夹具6上;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夹具6上安装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件有无。进一步地,每个拉铆机器人2的上设有枪头7;枪头7一侧设有照相机8及灯源9,照相机8用于拍摄铆孔位置,并反馈偏移值,拉铆机器人2计算补偿值并对枪头7位置进行矫正;枪头7包括铆枪、铆枪伸缩气缸、夹爪伸缩气缸、旋转气缸和夹爪气缸。进一步地,每个拉铆机器人2底部设有旋转平台10。进一步地,旋转工作台1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设有旋转台12。工作过程为:启动设备,夹具将工件夹紧;旋转工作台旋转到拉铆工位;拉铆机器人筛选螺母;确认螺母后的排序输送到指定位置等待上料;拉铆机器人移动到拍照位置,照相机拍摄铆孔位置,拉铆机器人上的视觉传感器判定需要铆接部位是否具备铆接条件,具体为:机器人拍照反馈偏移值,程序计算补偿值对枪头位置进行矫正,自动调节机器人手臂进行校准枪头可以顺利进入到孔内;同时送钉盘送钉,夹爪气缸动作将铆钉夹紧,夹爪伸缩气缸伸出,旋转气缸运动,将铆钉送到铆枪前,铆枪伸缩气缸伸出,铆枪上钉;铆枪先后执行铆接和退枪命令,一个铆接循环完成;铆接螺母后,拉铆机器人会输出合格与不合格的信号,满足全部的生产条件后才会让拉铆机器人进行下一步动作,如出现异常,则会整体跳转到下料工位;通过声光报警通知人员进行处理,只有将可疑产品放到指定区域后,才能继续启动设备。转台旋转,工件移动至下一拉铆工位,重复上述的拉铆步骤;拉铆完成后,旋转工作台旋转,操作人员下料。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拉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工作台(1)和至少一台拉铆机器人(2);/n所述旋转工作台(1)的周向依次设有上料工位(3)、至少一拉铆工位(4)和下料工位(5);所述上料工位(3)、拉铆工位(4)和下料工位(5)上分别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6);/n每个所述拉铆工位(4)外侧设有一拉铆机器人(2)。/n

【技术特征摘要】
1.拉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工作台(1)和至少一台拉铆机器人(2);
所述旋转工作台(1)的周向依次设有上料工位(3)、至少一拉铆工位(4)和下料工位(5);所述上料工位(3)、拉铆工位(4)和下料工位(5)上分别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6);
每个所述拉铆工位(4)外侧设有一拉铆机器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6)上安装有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件有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拉铆机器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龙刘济聪王超汪作杰侯帅刘佳刘永华张文选孙健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凌云瓦达沙夫汽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