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耐疲劳性能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41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27
一种提高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耐疲劳性能的工艺,涉及链传动技术领域,包括1、区分链条的外链板的厚度的步骤;2、根据外链板的厚度选择具体工艺的步骤;3、根据具体工艺提高链条耐疲劳性的步骤;区分链条的外链板的厚度以1mm为分界点,厚度大于或等于1mm的外链板采用具体工艺A,厚度小于1mm的外链板采用具体工艺B。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工艺改进,克服了传统预拉工艺提升链条耐疲劳性的技术瓶颈,使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的耐疲劳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大幅度延长了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耐疲劳性能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链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耐疲劳性能的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链传动行业的不断发展,客户对链条的耐疲劳性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摩托车
所使用的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提高其耐疲劳性能关系到摩托车的整体技术水平。传统的提高链条耐疲劳性的方法多用到链条预拉技术,通过预拉,消除链条链板内部的部分应力,使链条的耐疲劳性能得到提升。然而,传统的预拉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链板的应力,其对链条的耐疲劳性的提升已经到了极限,因此,必须改变思路,用新的方法,以提高链条的耐疲劳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耐疲劳性能的工艺,本工艺可有效提高链条的耐疲劳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耐疲劳性能的工艺,包括1、区分链条的外链板的厚度的步骤;2、根据外链板的厚度选择具体工艺的步骤;3、根据具体工艺提高链条耐疲劳性的步骤。优选的,区分链条的外链板的厚度以1mm为分界点,厚度大于或等于1mm的外链板采用具体工艺A,厚度小于1mm的外链板采用具体工艺B。优选的,所述的具体工艺A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根据GB/T14212-2010《摩托车链条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标准》计算出销轴与外链板的初始过盈量,在初始过盈量的基础上将过盈量减少5%-8%;2、外链板孔径不变,按照减少后的过盈量,重新计算出销轴的直径;3、使用无心磨床,将热处理后的销轴磨削至调整后的直径;4、按照装配工艺,将磨削后的销轴与链条的其他配件一起装配成链条。优选的,所述的具体工艺B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根据具体工艺A,调整销轴与外链板孔的过盈量,并装配成链条;2、装配好的链条按照拆整、预拉、铆头、终检的工序加工成成品链条;3、将成品链条整齐摆放在等温网带炉的传送带上,设置等温网带炉的温度为100-120℃,热处理时间为120-150分钟;4、等温网带炉温度升至设定温度,开启传送带,链条从等温网带炉进料端进入等温网带炉,链条经过等温网带炉回火至设定时间后,从等温网带炉的出料端离开等温网带炉;5、将回火后的链条置于室温环境,冷却至室温。优选的,具体工艺A中,在初始过盈量的基础上将过盈量减少7%。优选的,具体工艺B中,等温网带炉的温度为110℃,热处理时间为150分钟。优选的,具体工艺B中,还包括链条冷却至室温后,在仓库放置15~30天的步骤。优选的,具体工艺B中,链条冷却至室温后,在仓库放置20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工艺改进,克服了传统预拉工艺提升链条耐疲劳性的技术瓶颈,使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的耐疲劳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大幅度延长了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是以阶梯递进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该说明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提高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耐疲劳性能的工艺,包括1、区分链条的外链板的厚度的步骤;2、根据外链板的厚度选择具体工艺的步骤;3、根据具体工艺提高链条耐疲劳性的步骤;区分链条的外链板的厚度以1mm为分界点,厚度大于或等于1mm的外链板采用具体工艺A,厚度小于1mm的外链板采用具体工艺B;所述的具体工艺A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根据GB/T14212-2010《摩托车链条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标准》计算出销轴与外链板的初始过盈量,在初始过盈量的基础上将过盈量减少5%;2、外链板孔径不变,按照减少后的过盈量,重新计算出销轴的直径;3、使用无心磨床,将热处理后的销轴磨削至调整后的直径;4、按照装配工艺,将磨削后的销轴与链条的其他配件一起装配成链条;所述的具体工艺B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根据具体工艺A,调整销轴与外链板孔的过盈量,并装配成链条;2、装配好的链条按照拆整、预拉、铆头、终检的工序加工成成品链条;3、将成品链条整齐摆放在等温网带炉的传送带上,设置等温网带炉的温度为100℃,热处理时间为120分钟;4、等温网带炉温度升至设定温度,开启传送带,链条从等温网带炉进料端进入等温网带炉,链条经过等温网带炉回火至设定时间后,从等温网带炉的出料端离开等温网带炉;5、将回火后的链条置于室温环境,冷却至室温。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改进,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具体工艺A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根据GB/T14212-2010《摩托车链条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标准》计算出销轴与外链板的初始过盈量,在初始过盈量的基础上将过盈量减少8%;所述的具体工艺B包括以下具体步骤:3、将成品链条整齐摆放在等温网带炉的传送带上,设置等温网带炉的温度为120℃,热处理时间为150分钟。实施例3、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改进,其区别在于:具体工艺A中,在初始过盈量的基础上将过盈量减少7%;具体工艺B中,等温网带炉的温度为110℃,热处理时间为150分钟。实施例4、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改进,其区别在于:具体工艺B中,还包括链条冷却至室温后,在仓库放置15天的步骤。实施例5、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改进,其区别在于:具体工艺B中,还包括链条冷却至室温后,在仓库放置30天的步骤。实施例6、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改进,其区别在于:具体工艺B中,链条冷却至室温后,在仓库放置20天。实施例4~6中,通过后续对链条放置一定天数的步骤,链条的耐疲劳性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其原理为,在放置的过程中发生时效,链条各零部件发生极小变形,释放材料内部应力,减少材料微观缺陷,提高链条耐疲劳性。实验例:本公司经过实验,1、针对外链板大于或等于1mm的同样规格的链条:取采取常规工艺的链条15段,按照GB/T20736-2006《传动用精密滚子链条疲劳试验方法》进行耐疲劳性能检测,检测结果为疲劳强度1.08kN,循环次数3×106;再选用经过具体工艺A加工装配的链条15段进行耐疲劳性能检测,检测结果为疲劳强度1.51kN,循环次数3×106,经过对比,经过具体工艺A加工的链条的耐疲劳性能相比常规工艺的链条的耐疲劳性能提升了43%;2、针对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耐疲劳性能的工艺,其特征为:包括1、区分链条的外链板的厚度的步骤;2、根据外链板的厚度选择具体工艺的步骤;3、根据具体工艺提高链条耐疲劳性的步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耐疲劳性能的工艺,其特征为:包括1、区分链条的外链板的厚度的步骤;2、根据外链板的厚度选择具体工艺的步骤;3、根据具体工艺提高链条耐疲劳性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耐疲劳性能的工艺,其特征为:区分链条的外链板的厚度以1mm为分界点,厚度大于或等于1mm的外链板采用具体工艺A,厚度小于1mm的外链板采用具体工艺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耐疲劳性能的工艺,其特征为:所述的具体工艺A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根据GB/T14212-2010《摩托车链条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标准》计算出销轴与外链板的初始过盈量,在初始过盈量的基础上将过盈量减少5%-8%;2、外链板孔径不变,按照减少后的过盈量,重新计算出销轴的直径;3、使用无心磨床,将热处理后的销轴磨削至调整后的直径;4、按照装配工艺,将磨削后的销轴与链条的其他配件一起装配成链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摩托车短节距精密套筒链条耐疲劳性能的工艺,其特征为:所述的具体工艺B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根据具体工艺A,调整销轴与外链板孔的过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玉谟徐亚楠李俊涛崔声波王南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征和链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