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上水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94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列车上水接头,包括主水管,空心两端开口;后接头管,连接于主水管的尾部;前上水头,连接于主水管的前端,并在该前上水头前连接有便于与列车注水口连接的连接件;密封块,安装于主水管并位于前上水头内侧;弹簧,安装于主水管内,以及阀芯,安装于前上水头内并延伸到连接件内,该阀芯与密封块同步移动,在阀芯靠近密封块端开设有数个径向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于水源水管与列车注水口之间,能够起到接头和阀门的作用,合理的设计密封块,能够将主水管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空间,并通过合理配合阀芯,通过该阀芯的移动能够将两个独立的空间连通或关闭,从而实现上水时可做阀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上水接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列车加水组件,具体讲是一种列车上水接头。
技术介绍
列车是现在人们出行或者货物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而列车在到站后,需要对其补水,以便于列车正常形式时水的使用;而传统的加注是通过外接的接头将水源水管与列车注水口连接,再通过设置于接头的阀门控制注水的启停,这样的接头结构复杂,对接时需要外接的紧箍装置配合使用,并且加注完成后拆卸也不放面,费工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于列车上水时水源水管与列车注水口之间的接头,该接头能够起到接头和阀门的作用,合理的设计密封块,该密封块能够将主水管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空间,并通过合理配合阀芯,通过该阀芯的移动能够将两个独立的空间连通或关闭,从而实现上水时可做阀门的作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列车上水接头,包括主水管,空心两端开口;后接头管,连接于主水管的尾部,与外接水管连接;前上水头,连接于主水管的前端,并在该前上水头前连接有便于与列车注水口连接的连接件;密封块,安装于主水管并位于前上水头内侧;弹簧,安装于主水管内,提供让密封块贴于前上水头内侧壁的推力;以及阀芯,安装于前上水头内并延伸到连接件内,该阀芯与密封块同步移动,该阀芯中部开设有轴向的液体通道,并在阀芯靠近密封块端开设有数个径向的通孔。优选的,所述阀芯远离密封块端为抗碰撞的进水口顶头。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由橡胶制成,并在内部开设有便于连接件内壁中部与阀芯外壁贴合的扩口形凹槽,该设置是通过扩口凹槽恢复形变的能力让阀芯与连接件贴合更好,保证阀芯在轴向运动时不会偏移和脱落,阀芯在移动的过程中两则贴合效果也很好,也能实现导向的作用。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与前上水头采用过盈配合方式连接,其中前上水头插入到连接件的部分开设有环形凹槽,而连接件与前上水头贴合处设置有与环形凹槽匹配的环形凸榫,该设置是为了增加前上水头与连接件的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其连接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外出的开口端位喇叭形,该设置的目的在于连接件更好的套于列车注水口,使其安装效果更好,更容易定位和与进水口顶头对接。优选的,所述后接头管和主水管采用螺纹连接并通过压紧螺母紧固;所述密封块和前上水头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或一体成型。所述列车上水接头在使用时,操作步骤如下:①按装配关系组装各个部件,并将外接水管与后接头管连接;②工作人员手握连接件,并将连接件套于列车注水口,完成接头对接;③完成对接后,工作人员通过连接件向列车注水口施加推力,此时阀芯在列车注水口的挤压下,向内移动,推动密封块向内移动,密封块移动后失去密封的功能,主水管的水通过通孔进入液体通道,并进入列车注水口,从而实现列车加水;④当完成列车加水后,工作人员松开连接件,阀芯失去向内的推力,密封块在弹簧和水压的推动下向外移动并复位,从而断开通孔与主水管的连通,从而停止加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用于列车上水时水源水管与列车注水口之间的接头,能够起到接头和阀门的作用,合理的设计密封块,该密封块能够将主水管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空间,并通过合理配合阀芯,通过该阀芯的移动能够将两个独立的空间连通或关闭,从而实现上水时可做阀门的作用;在密封块的端部设置有位于主水管内的弹簧,该弹簧能够给予密封块推力,使得密封块常态为闭合,只有在阀芯受到挤压时,阀芯推动密封块移动,使得主水管内的通道通过通孔与阀芯内管道连通,从而实现加注水。合理的设计连接件,该连接件为由橡胶制成,并在内部开设有便于连接件内壁中部与阀芯外壁贴合的扩口形凹槽,该设置是通过扩口凹槽恢复形变的能力让阀芯与连接件贴合更好,保证阀芯在轴向运动时不会偏移和脱落,阀芯在移动的过程中两则贴合效果也很好,也能实现导向的作用。同时连接件与前上水头采用过盈配合方式连接,其中前上水头插入到连接件的部分开设有环形凹槽,而连接件与前上水头贴合处设置有与环形凹槽匹配的环形凸榫,该设置是为了增加前上水头与连接件的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其连接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示意图(本技术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左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右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前上水头半剖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连接件的半剖示意图;图中:1、后接头管;2、进水管压紧螺母;3、主水管;4、弹簧;5、密封块;6、前上水头;7、阀芯;7.1、通孔;7.2、进水口顶头;8、连接件;8.1、扩口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6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列车上水接头,包括主水管3,空心两端开口;后接头管1,连接于主水管3的尾部,与外接水管连接;前上水头6,连接于主水管3的前端,并在该前上水头前连接有便于与列车注水口连接的连接件8;密封块5,安装于主水管3并位于前上水头6内侧;弹簧4,安装于主水管3内,提供让密封块贴于前上水头6内侧壁的推力;以及阀芯7,安装于前上水头6内并延伸到连接件8内,该阀芯与密封块5同步移动,该阀芯中部开设有轴向的液体通道,并在阀芯靠近密封块端开设有数个径向的通孔7.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7远离密封块端为抗碰撞的进水口顶头7.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8为由橡胶制成,并在内部开设有便于连接件内壁中部与阀芯外壁贴合的扩口形凹槽8.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8与前上水头6采用过盈配合方式连接,其中前上水头6插入到连接件的部分开设有环形凹槽,而连接件与前上水头贴合处设置有与环形凹槽匹配的环形凸榫。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8外出的开口端位喇叭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接头管1和主水管3采用螺纹连接并通过压紧螺母2紧固;所述密封块5和前上水头6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或一体成型。本技术具体使用如下:本技术是用于列车上水时水源水管与列车注水口之间的接头,该接头能够起到接头和阀门的作用,使用时,首先按装配关系组装各个部件,并将外接水管与后接头管1连接;工作人员再手握连接件8,并将连接件套于列车注水口,完成接头对接;在完成对接后,工作人员通过连接件向列车注水口施加推力,此时阀芯在列车注水口的挤压下,向内移动,推动密封块向内移动,密封块移动后失去密封的功能,主水管的水通过通孔7.1进入液体通道,并进入列车注水口,从而实现列车加水;当完成列车加水后,工作人员松开连接件,阀芯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上水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水管(3),空心两端开口;/n后接头管(1),连接于主水管(3)的尾部,与外接水管连接;/n前上水头(6),连接于主水管(3)的前端,并在该前上水头前连接有便于与列车注水口连接的连接件(8);/n密封块(5),安装于主水管(3)并位于前上水头(6)内侧;/n弹簧(4),安装于主水管(3)内,提供让密封块贴于前上水头(6)内侧壁的推力;以及/n阀芯(7),安装于前上水头(6)内并延伸到连接件(8)内,该阀芯与密封块(5)同步移动,该阀芯中部开设有轴向的液体通道,并在阀芯靠近密封块端开设有数个径向的通孔(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上水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水管(3),空心两端开口;
后接头管(1),连接于主水管(3)的尾部,与外接水管连接;
前上水头(6),连接于主水管(3)的前端,并在该前上水头前连接有便于与列车注水口连接的连接件(8);
密封块(5),安装于主水管(3)并位于前上水头(6)内侧;
弹簧(4),安装于主水管(3)内,提供让密封块贴于前上水头(6)内侧壁的推力;以及
阀芯(7),安装于前上水头(6)内并延伸到连接件(8)内,该阀芯与密封块(5)同步移动,该阀芯中部开设有轴向的液体通道,并在阀芯靠近密封块端开设有数个径向的通孔(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列车上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7)远离密封块端为抗碰撞的进水口顶头(7.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彪王勇唐述春李文杰谭政民李扬帆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力弘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南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