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汇宏专利>正文

组合法制备再生质橡/塑的改良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179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法制备再生质橡/塑的改良工艺,特征是:以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粗粒/粉为原料M,或再加废橡胶/塑料裂解渣炭黑C,与水W,按(M+C)∶W重量比=[100+(0~40)]∶5~15配料,将配好的物料导入公知或改良的弹性体常温细碎机中作细碎:或/和以M,与W,按M∶W重量比=100∶455~555配制成可被泵送的泥浆料,再将浆料由泵导入一管路中精设“表面呈锋利毛糙状的钢壁锉刀或/和砂轮质填充件之管或/和堆的床”之流/壁碰撞式细碎机中作细碎;或/和对含臭/杂废橡胶或/和废塑料实施脱/降臭/杂工序:用超临界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法制备再生质橡/塑的改良工艺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法制备再生质橡/塑的改良工艺,涉及在对废橡胶或/和废塑料资源实施“全额、绿色、高值、节能”化四项全扣合式组合法再生循环利用框架下,实施改良,进一步提升组合法所包含的常温超细粉碎子工序,或/和新增脱/降臭/杂子工序;或再在此些改良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组合法中再生质橡/塑料之双组份产品,既提升伸长率大等物性的A组份与耐磨耐压佳等物性的B组份之绿色和高性/本比等物性的内涵,本专利技术属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的组合法再生的技术范畴。技术背景废橡胶的再生利用,目前已大流量被市场化的主流利用方式是热裂解提油、热法再生橡胶、常温法精细粉。在这一领域的最新技术开发方向是:在强调对原料资源和制备过程以及所获产品的“全额、绿色、高值、节能”化四项全扣合前提下,将包括传统的热裂解提油、热法再生橡胶、常温法精细粉在内的各种再生利用等路径实施组合,以取各工艺之长和避绕各法之短,由此建立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具有多支路协同特征的废橡胶组合法再生。属组合法范畴的公知系列技术中,最有代表逐代进步性轨迹特征的中国专利申请是:CN200810083330.6、CN201710094488.2、CN201810526687.0、CN201810526040.8。这四项属组合法再生技术范畴的中国专利申请,虽是解决了热裂解提油、热法再生橡胶、常温法精细粉这三者原来独立实施所存在的缺陷,如:热裂解提油——“裂解炭黑”市场应用少,所获“燃油”在下游燃油发动机应用中难以燃尽而发烟;热法再生橡胶——生产或/和在下游使用时总存在着恶臭性有机挥发物的严重污染,产出的含杂钢丝/尼龙骨架材在下游的涉热利用过程中也会严重污染空气;常温法精细粉——粒径较粗,副产含杂钢丝/尼龙骨架材也存在下游的涉热利用过程中会严重污染空气等。但这些进步还仅是停留在保守性地对废轮胎等废橡胶的无污染/高值利用的层面上,更具体地讲:在组合法的非热裂解支路径的物料处置上,还不能对在制新橡胶制品时就已被厂家在先因掺加有臭再生橡胶或/和污染性辅助剂的已被污染料的废橡胶制品,实施进攻性地对废轮胎等废橡胶的无污染/高值利用,即无法将已被加入的污染物,特别是有臭的有机挥发物VOCs实施脱除。另外,在现时的废橡胶组合法再生中,可被入选的细碎工序/装备仍有瑕疵,具体是:硫化橡胶物料在公知的干法常温细碎工序/装备中,磨制胶粉时的降温和螺杆进料仍存在问题;而在CN107379333B所公开的硫化橡胶粗粒料在湿法常温细碎所用的加工装置中,物料易在大变小径的圆台锥管路中起壳堵塞,CN107379333B对起粉碎作用的所述“磨削通道”仅是提及了:“磨削通道壁上附着一层微米级的棱角尖锐凸起的人造金刚石粉或玻璃粉”;那根据公知常识判断,这用不了多久,因为配套与CN107379333B所实施的工艺方法是其技术方案1中的S1步骤,其明确:“首先将废旧轮胎通过破碎机破碎成10-20目的橡胶粉......”,本行业中的普通技术人员都明了,这“废旧轮胎”“10-20目的橡胶粉”中仍会含有少许的钢丝屑粒,这些刚韧性的钢丝屑粒必会对“磨削通道壁上附着一层微米级的棱角尖锐凸起的人造金刚石粉或玻璃粉”起到剥离/磨损,当此“附着一层微米级的棱角尖锐凸起的人造金刚石粉或玻璃粉”被钢丝屑粒不断撞击/摩擦而掉落后,则“磨削”的作用就将消失,到时就不但会频繁地作更换检修,更可预料的就必会是出现装置对橡胶粉碎效率的下降;若CN107379333B实施时并未出现“对橡胶粉碎效率的下降”,哪其中就必存在着内容公开不充分的瑕疵;另外,CN107379333B所介绍的装置结构仍显复杂。废塑料的再生利用,目前已呈大流量的市场化主流利用方式是热挤出切粒、常温破碎筛粒,此些方法各有公知的缺陷,在此就不再赘述。在这一领域最新的技术开发方向是:借鉴废橡胶组合法再生的技术方案,试图在常温细碎上实现突破;由此不但能对难以用热挤出切粒或/和常温破碎筛粒的杂废塑膜等实现常温制粉后的高性/本比利用,更可将现市商品化剂型的塑料粒子,实现常温粉化,开创出粉剂型塑料原料的诸多下游新应用。但要将塑料实现常温超细粉碎,也会遇到与硫化橡胶常温细粉碎工序一样,存在着干法散热或湿法装置的改良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一种常温气流进料的塑料精细粉碎机械,但其不能对膜状废塑料实施精细粉碎;另外,塑料,特别是作为再生原料的废塑料中,也与废旧橡胶制品一样,存在着已被厂家因掺加有臭再生橡胶、再生塑料,或/和污染性辅助剂而使物料已受污染的情况,即现有技术也存在无法将已被在先加入的污染物,特别是有臭的有机挥发物VOCs从塑料中实施脱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法制备再生质橡/塑的改良工艺,在对废橡胶或/和废塑料资源实施“全额、绿色、高值、节能”化四项全扣合式组合法再生框架下,实施改良,进一步提升组合法再生所包含的常温超细粉碎工序/装备的绿色和高性/本比等物性的内涵,或/和新增脱/降臭/杂等工序;或再在前述这些改良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组合法再生中所获再生质橡/塑之双组份产品,既提升具有伸长率大等物性的A组份与具有耐磨耐压性佳等物性的B组份之绿色和高性/本比等物性的内涵,并相应提供性/本比更高的创新组合装备,以实现进一步提升组合法再生的工艺/装备之适应性。本专利技术技术构思在于:1.提出一种组合法制备再生质橡/塑料的改良工艺,所述的“改良”,最基础的是对硫化橡胶或/和塑料粗粉/粒可实施常温超细粉碎工序的干法或/和湿法工艺,或/和对工艺所用装置,都作改进;或/和新增对废橡胶或/和塑料的脱/降臭/杂工序。并在前述这些改良的基础之上,再进一步设法提升组合法再生中所获再生质橡胶或/和塑料之双组份产品的品质,既进一步提升如具有伸长率大等物性的A组份与1耐磨耐压性佳等物性的B组份之绿色和高性/本比等物性的内涵,并相应提供性/本比更优的创新组合装备,以实现进一步提升组合法再生的工艺/装备之适应性。2.对“改良”之基础部分所述的“常温超细粉碎工序的干法或/和湿法工艺,或/和对工艺所用装置,都作改进”,更进一步的技术构思是:2-1.对干法的改进:工艺上,改进聚焦在入常温细碎机物料的配方中,具体是适量加水,以保证物料在过磨盘的时候既不被焦烧又便于向有夹套冷却水的磨盘导热,还可在物料过磨盘后,使所加水正好借集料风从橡/塑粉料中蒸发出;所述“加水”,在与粗粉配料时仅须注意:至多不得被手捏紧后滴出即可;或再在加水的基础上再添加促碎或/和改性助剂;装置上,至少要加设可实施适量加水的机构/用具,或/和又在CN201010241338、CN201010241364基础上再对弹性体常温磨盘式精细粉碎机作出改进设置;2-2.对湿法的改进:工艺上,针对如废轮胎等含钢丝屑粒等的废橡/塑源类粗胶粉/粒,采用过更细筛目物料,如取过21目至不过40筛的物料进湿法超细粉碎装置,以便能使入机物料中所含刚韧性金属屑粒杂质更少,并对经湿法细碎再经筛分后未过60或至80目筛的回磨料I,对其回搅拌槽或回料缓冲槽前的物料实施磁选,以脱除被筛分后所富集于此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法制备再生质橡/塑的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法制备”的“改良工艺”是由如下所述的1-1与1-2至1-4中的任一或多种的组合:/n1-1.所述的“改良”,其起始原料M为:用废橡胶或/和废塑料在先加工成至粗过2日,至细不过4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的粒度分级或粒度混合的粗粒/机粉;/n1-2.将1-1所述“起始原料M”,走干法工艺实施常温超细粉碎,具体是采用1-2-1或/和1-2-2的改良:/n1-2-1.以起始原料M,或由M添加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的热裂解渣炭黑C,与水或/和随改性助剂携带入的水W,按(M+C)∶W的重量比=[100+(0~40)]∶5~15范围配料,或添加水W至多不得被手捏滴出为度;/n1-2-2.将1-1所述“M”或1-2-1所述“(M+C)∶W”“配料”,导入公知或又经使用较CN201010241338、CN201010241364更趋进步的,携有设置“一种改进的弹性体/塑料的细碎机螺杆与磨盘配合机构”的弹性体/塑料常温磨盘式细碎机中,实施精细或超细粉碎或碾磨呈粒,对过机所获废橡胶或/和废塑料之混合粒径的细碎粉料或/和碾磨呈粒料,将其导入储存仓,待作包装或再作筛分分级,或再作磁场或/和电场或/和色选分离纯化之后续加工;或导入公知常温气流进料的塑料精细粉碎机中制取过40目筛的塑料细粉;/n所述“更趋进步”,具体是:用能抗物料抱杆而实现对磨盘高效进料的单螺杆,与转碾磨盘相配合;所述“高效进料的单螺杆”,其从待碎料仓出口下的一段起,至少设置一条连续的延轴螺旋的推料齿,螺旋推料齿的绕轴量仅需在1至2圈范围;/n而所述“后续加工”,包括制备提升伸长率大的再生质橡胶或/和均质低比重的再生质塑料的A组份工序,与制耐磨耐压佳的再生质橡胶或/和均质高比重的再生质塑料的B组份工序,具体则至少可采用包括属组合法再生的CN201710094488.2之公知技术;/n1-3.或/和将1-1所述“M”,走湿法工艺实施常温超细粉碎,具体是:/n以起始原料M,与水或随改性助剂携带入的水W,按M∶W重量比≤100∶455比例,或M∶W重量比=100∶455~555范围搅拌配制,或尽可能减少加水W但须以配成可被泵送的泥浆料且又便于后续湿筛分级的泥浆料为度;/n然后将泥浆料,由泵组将其导推入,一管路中精设“表面呈锋利毛糙状的钢壁锉刀或/和砂轮质填充件之管或/和堆的床”之湿法常温弹性体流/壁碰撞式细碎机中,实施细粉碎;所述“流/壁碰撞式细碎”,其运行“细碎”的推动力仅来源于前述导送“泥浆料”的“泵组”;所述的“泵组”至由n台并或/和串联的泵所组成,所述“n”为:1≤n≥5,以调控“泥浆料”入“流/壁碰撞式细碎机”的压力与流量;/n再将过湿法细碎机所获废橡胶或/和废塑料之混合粒径的细粉泥浆料,导进筛分机械,并对经筛分后未过I号筛的回磨浆料I,对其再被导回搅拌槽...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12 CN 2019106329763;20200303 CN 2020101411071.一种组合法制备再生质橡/塑的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法制备”的“改良工艺”是由如下所述的1-1与1-2至1-4中的任一或多种的组合:
1-1.所述的“改良”,其起始原料M为:用废橡胶或/和废塑料在先加工成至粗过2日,至细不过4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的粒度分级或粒度混合的粗粒/机粉;
1-2.将1-1所述“起始原料M”,走干法工艺实施常温超细粉碎,具体是采用1-2-1或/和1-2-2的改良:
1-2-1.以起始原料M,或由M添加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的热裂解渣炭黑C,与水或/和随改性助剂携带入的水W,按(M+C)∶W的重量比=[100+(0~40)]∶5~15范围配料,或添加水W至多不得被手捏滴出为度;
1-2-2.将1-1所述“M”或1-2-1所述“(M+C)∶W”“配料”,导入公知或又经使用较CN201010241338、CN201010241364更趋进步的,携有设置“一种改进的弹性体/塑料的细碎机螺杆与磨盘配合机构”的弹性体/塑料常温磨盘式细碎机中,实施精细或超细粉碎或碾磨呈粒,对过机所获废橡胶或/和废塑料之混合粒径的细碎粉料或/和碾磨呈粒料,将其导入储存仓,待作包装或再作筛分分级,或再作磁场或/和电场或/和色选分离纯化之后续加工;或导入公知常温气流进料的塑料精细粉碎机中制取过40目筛的塑料细粉;
所述“更趋进步”,具体是:用能抗物料抱杆而实现对磨盘高效进料的单螺杆,与转碾磨盘相配合;所述“高效进料的单螺杆”,其从待碎料仓出口下的一段起,至少设置一条连续的延轴螺旋的推料齿,螺旋推料齿的绕轴量仅需在1至2圈范围;
而所述“后续加工”,包括制备提升伸长率大的再生质橡胶或/和均质低比重的再生质塑料的A组份工序,与制耐磨耐压佳的再生质橡胶或/和均质高比重的再生质塑料的B组份工序,具体则至少可采用包括属组合法再生的CN201710094488.2之公知技术;
1-3.或/和将1-1所述“M”,走湿法工艺实施常温超细粉碎,具体是:
以起始原料M,与水或随改性助剂携带入的水W,按M∶W重量比≤100∶455比例,或M∶W重量比=100∶455~555范围搅拌配制,或尽可能减少加水W但须以配成可被泵送的泥浆料且又便于后续湿筛分级的泥浆料为度;
然后将泥浆料,由泵组将其导推入,一管路中精设“表面呈锋利毛糙状的钢壁锉刀或/和砂轮质填充件之管或/和堆的床”之湿法常温弹性体流/壁碰撞式细碎机中,实施细粉碎;所述“流/壁碰撞式细碎”,其运行“细碎”的推动力仅来源于前述导送“泥浆料”的“泵组”;所述的“泵组”至由n台并或/和串联的泵所组成,所述“n”为:1≤n≥5,以调控“泥浆料”入“流/壁碰撞式细碎机”的压力与流量;
再将过湿法细碎机所获废橡胶或/和废塑料之混合粒径的细粉泥浆料,导进筛分机械,并对经筛分后未过I号筛的回磨浆料I,对其再被导回搅拌槽浆料I或回料缓冲存料槽前实施磁选,以脱除被筛分后所富集于此回磨浆料I中的钢丝屑粒,所述“I号筛”为60至80目范围的任一目数筛;
和将过I号筛浆泥料II经固液分离后,导向储料仓浆料II以作后续的脱水、干燥、成品包装工序,或导向制备提升伸长率大的再生质橡胶或/和塑料的A组份工序之储料仓;
或/和将过I号筛浆泥料II,再筛分成过I号筛至不过II号筛的浆料III,和过II号筛的浆料IV,所述“II号筛”为100至150目范围的任一目数筛;
将浆料III经固液分离后,导向储料仓浆料III以作后续的脱水、干燥、成品包装工序,或从储料仓浆料III导向制备提升伸长率大的再生质橡胶或/和塑料的A组份工序之储料仓;
而将浆料IV经固液分离后,导另一储料仓浆料IV以作后续的脱水、干燥、成品包装工序,或从储料仓浆料IV导向制耐磨耐压佳的再生质橡胶或/和塑料的B组份工序之储料仓;
所述“A组份工序”、“B组份工序”,则至少可采用包括属组合法再生的CN201710094488.2之公知技术:
1-4.或/和所述的“改良”,还可包括对含臭/杂的废橡胶或/和废塑料之脱/降臭/杂工序,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1-4-1或/和1-4-2,或再和1-4-3至1-4-10所述的任一或多种的组合:
1-4-1.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液体,或再相混携带剂作萃取剂,具体是:使用萃取剂,对采用公知方法,或由1-2或/和1-3所获过60目至不过20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分级或混合的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粉料作萃取脱臭/杂,以脱除或降低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粉料中的低沸点有臭挥发物或/和多环芳烃;
所述的“脱除或降低”,至少使萃取后的物料有臭挥发物VOCs按CN201710094488.2比色法测,范围是:至好是VOCs在180℃×10分钟/被涤纶膜捕集而无显色,至差是涤纶膜捕集显色淡于:以原料被检样与CN201710094488.2中[0036]段落所述背景胶料按重量比3∶7相混试样,在140℃×10分钟/被涤纶膜捕集而显色深;而对多环芳烃则按GB/T29614《硫化橡胶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检测,范围是:至好是18种PAHs≤100mg/kg,至差是18种PAHs含量<原料中含量值的30%;
1-4-2.或/和采用含臭/杂少,或不含臭/杂的废橡胶或/和废塑料作稀释剂,具体是:使用含臭/杂少,或不含臭/杂的废橡胶制品或/和塑料的颗粒料或/和其粉末料作稀释剂,在再生质橡胶或/和塑料产品包装工序之前,掺混入含臭/杂偏高的再生质橡胶或/和塑料,作为其中间产物或/和待包装的成品料仓之中作稀释,以控制再生质橡胶或/和塑料的最后包装产品中之含臭/杂在合理的限量值之下;
所述的“作稀释”和“以控制”“含臭/杂在合理的限量值之下”,具体是稀释剂的投量,以最终所获的产物能达标而定,所述的“达标”范围,与1-4-1中所述的“脱除或降低”相同;
1-4-3.1-4-1所述“携带剂”,至少是如下所列物料的任一或多种的组合:
甘油、乙二醇、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缩二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二甘醇、二丙二醇、甲基丙二醇;
1-4-4.1-4-1所述“萃取剂”与所述“过60至不过20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分级或混合的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粉料”的重量比在1∶1至1∶6范围;
1-4-5.1-4-2所述的“中间产物”,至少包括过8至4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分级或混合粒径的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的粗粒/粉,或是过60目至不过20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分级或混合粒径的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粉料,或是过60目至不过20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分级或混合粒径的废橡胶之断硫或/和塑化料;
1-4-6.1-4-1所述的“作萃取脱臭/杂”和“脱除”出“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粉料中的低沸点有臭挥发物或/和多环芳烃”,要将其转移收集后的富集物移入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的裂解炼油装置中,使其随废橡胶或/和废塑料一起裂解炼油,最后至少可被转化成可燃气、燃料油、炭黑的任一种之有用物质;
1-4-7.1-4-6所述的“富集物”,可以是用从废橡胶或/和废塑料中破碎分离出的含杂尼龙骨架掺混着由萃取剂所抽提富集来的“废橡胶或/和废塑料中的低沸点有臭挥发物或/和多环芳烃”;
1-4-8.对1-4-1所述的“萃取脱臭/杂”,在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液体”流浸“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粉料”抽提“脱杂”时的操作参数是:温度为32℃~40℃,压力为35MPa~40MPa;在减压、吸热气化含杂的二氧化碳液体时的操作参数是:温度为40℃~55℃,压力为4.0MPa~6.0MPa;
1-4-9.1-4-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液体””萃取剂”,在每完成一次萃取过程——“超临界二氧化碳液体→流浸‘胶粉’→抽提带流出‘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粉料中的低沸点有臭挥发物或/和多环芳烃’入富集罐→减压/吸热→气化”,对气化所放出的近“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气体,采用公知技术予以回收作萃取剂再循环;
1-4-10.对1-4-1所述的“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粉料作萃取脱臭/杂”后的物料,再使用至少包括属组合法再生的CN201710094488.2之公知技术,制成商品剂型的无臭再生质橡/塑。


2.权利要求1所述的“M”,至少是以如下所述的任一或多种的组合:
高品位原料:汽车用弃的废斜交轮胎、汽车用弃的废全钢子午轮胎、汽车用弃的废半钢子午轮胎、矿山用弃的输送带,这4种原料的在先加工粒径皆为:至粗过21至细不过4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的粒度分级或混合;汽车用弃的轮胎内胎,汽车轮胎翻新时车削打磨下的胶屑/胶粉料,这2种原料的在先加工粒径皆为:至粗过8至细不过4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的粒度分级或混合;卤化丁基类废橡胶,在先加工粒径为:至粗过8目筛;乙丙类废橡胶,在先加工粒径为:至粗过8目至细不过4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的粒度分级或混合;一次性塑料饮料瓶/杯,废塑料电线皮,这2种原料的在先加工粒径皆为:至粗过8至细不过3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的粒度分级或混合;
低品位原料:汽车用弃的轮胎胎垫,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车、力车用弃的轮胎,废胶管、废胶鞋、废皮鞋的胶质底、废胶带、废胶垫,橡胶制品的废边料,运动场用弃的塑胶跑道,废杂电缆线皮,废胶辊车削料,橡胶制品的车间焦烧料,胶质废手套,这共16种原料的在先加工粒径皆为:至粗过8至细不过4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的粒度分级或混合;废纸再生所排弃的杂废塑料膜,运动场用弃的塑料草坪,废农用地膜,拆商品包装后所弃的杂废塑料包装物,这4种原料的在先加工粒径皆为:至粗过2目筛至细不过4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的粒度分级或混合。


3.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法改良工艺”,衔接入废橡胶/废塑料组合法再生的大框架工艺之中,其特征在于3-1至3-3的组合:
3-1.将权利要求1所述“M”“在先加工成至粗过2至细不过4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的粒度分级或粒度混合的粗粒/粗粉”之公知粗破碎分离工艺,置于权利要求1中1-2所述“‘起始原料M’,走干法工艺实施常温超细粉碎”工艺,或/和权利要求1中1-3所述“‘M’,走湿法工艺实施常温超细粉碎”工艺,或/和权利要求1中1-4的所述“含臭/杂的废橡胶或/和废塑料之脱/降臭/杂工序”的上游,使“公知粗破碎分离工艺”向权利要求1中1-2或/和1-3提供原料;或/和向权利要求1中1-4提供破碎分离所获的含杂纤维骨架,以用于作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所脱除出臭/杂物之转移收集后的富集物中的掺混脱杂辅料;
3-2.将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1-2或/和1-3之“组合法改良工艺”,置其于权利要求1中1-4之前,使其连接后,能将1-2或/和1-3所获的含臭/杂之“过60至不过20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分级或混合的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粉料”,成为1-4所述“作萃取脱臭/杂”处理的原料;
3-3.利用属组合法再生中CN201710094488.2所述“A组份”“B组份”,衔接于权利要求1中的1-2或/和1-3或/和1-4,将权利要求1中的1-2或/和1-3或/和1-4所获的“过60至不过200目筛范围的任一筛目分级或混合的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粉料”作为组合法再生之CN201710094488.2中所述“废橡胶/废塑料的再生质产品”——“A组份”、“B组份”的原料;或/和再利用属组合法再生中CN201810526687.0所述“一种废橡胶/塑料的再生质产品集合及其制法”,让其在帮助消纳“粗破碎分离组合装置”所排出的含废橡/塑成份的钢丝或/和尼龙或/和玻璃纤维骨架材质的同时,或/和再帮助消纳权利要求1中的1-4-6/1-4-7所述的“‘废橡胶或/和废塑料中的低沸点有臭挥发物或/和多环芳烃”;或/和将CN201810526038.0所产出的“橡/塑软化或/和增粘剂”,将其利用于前述“A组份”、“B组份”所用及的配料之中。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法改良工艺”,其所述的“1-1与1-2至1-4中的任一或多种的组合”,其商业化实施,既可在同一企业中实施,也可分在不同的企业中分工实施。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法改良工艺”所使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5-1至5-4的任一或多种的组合:
5-1.对应权利要求1中1-2“所述‘M’,走干法工艺实施常温超细粉碎”,其涉及的装置特征在于:在涉及权利要求1中1-2所述“配料”“加水”工序的配/混料装置上,设置有可实施计量加水的机构,或是在配/混料装置旁附备便于人工加水的用具;所述的“机构”/“用具”及其配/混料装置,可辅配于公知或又经较CN201010211338、CN201010241364更趋进步设置的弹性体常温磨盘式精细粉碎机组合装置中,或是公知的带自动化防尘上辅机配料子系统的常温弹性体超细粉碎组合装置中;
5-2.5-1所述“又经较CN201010241338、CN201010241364更趋进步设置的弹性体常温磨盘式精细粉碎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所述的5-2-1设置,或包含5-2-1设置的5-2-2、5-2-3、5-2-4、5-2-5、5-2-6的任一或多种的组合:
5-2-1.能抗物料抱杆和高效的进料螺杆,其特征包括:
所述进料螺杆被设置于进料仓出口与实施碾磨剪力细碎弹性体/塑料的动/静磨盘中间狭缝面进口圈中心处之间或偏心处之间;所述进料螺杆的轴心线与动/静平面磨盘之中间狭缝平面,或与动/静台锥磨盘之台平面,呈垂直设置;进料螺杆顺进料前进方向的最端部,按磨盘己磨损量为零之新装磨盘计,距离旋转的动磨盘中心或偏心处,至少应留有不少于2mm的防撞缓冲间隙;
所述进料螺杆,其接触被输送弹性体/塑料的工作机构依序包括:进料段——甲、施力压缩推进段——乙、抗物料抱杆行进段——丙、推料入动/静磨盘中间狭缝之旋转叶——丁、防料与动盘中心接触的挡板件——戊、设置于螺杆中心或/和螺杆管夹套层的水冷通道机构——己所组合;所述的组合:以各作改良设置的甲、乙、丙,或再和丁的依序衔接,或再加上戊的衔接,或/和己的设置,所述的“依序”“甲”至“己”,各特征又具体是:
甲——进料段,其接于进料仓出口之后,和接于施力压缩推进段之前,其特征在于:
进料段单螺杆上的单螺旋齿旋转一周的齿距至少应正对于进料仓出口之长,即:其仓出口之长a≤进料段螺杆上的螺旋齿旋转一周的齿距s甲;其仓出口之宽b≥进料段螺杆螺旋输送管内壁直径D甲;
或/和:以旋转1周计,进料段甲之1单元的螺旋齿所输送的体积V甲与施力压缩推进段乙之1单元的螺旋齿所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汇宏胡嘉庆沙良宝
申请(专利权)人:陈汇宏胡嘉庆沙良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