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舱调节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1818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座舱调节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获取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和车辆座舱的当前环境信息,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当前环境信息确定座舱空调的空调调整策略,获取座舱座椅信息,根据座舱座椅信息确定车辆座舱的座椅调整策略,根据空调调整策略对座舱空调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并根据座椅调整策略对座舱座椅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由于是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当前环境信息以及座舱座椅信息确定调整策略,根据调整策略对座舱系统中的空调工作模式和座椅工作模式进行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手动调整座舱的空调工作模式以及座椅工作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调整座舱空调和座椅,达到舒适驾驶的目的,提高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座舱调节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座舱调节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以及功能性要求不断提高,而卡车驾驶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车内度过,因此舒适的驾驶环境尤为重要,但现有的卡车座椅按摩和座椅通风通常是按钮控制,需要驾驶员根据需求手动去调整,导致行车中驾驶员分神,造成安全隐患。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座舱调节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调整座舱空调工作模式和座椅工作模式,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座舱调节方法,所述车辆座舱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和车辆座舱的当前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当前环境信息确定座舱空调的空调调整策略;获取座舱座椅信息,根据所述座舱座椅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座舱的座椅调整策略;根据所述空调调整策略对所述座舱空调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并根据所述座椅调整策略对座舱座椅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当前环境信息确定座舱空调的空调调整策略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确定所述驾驶员对当前环境温度的耐受度;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和所述耐受度确定所述驾驶员的舒适温度区间;根据所述舒适温度区间确定座舱空调的空调调整策略;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空调调整策略对座舱空调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不处于所述舒适温度区间时,调整所述座舱空调的出风温度。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当前环境信息确定座舱空调的空调调整策略的步骤,包括:从所述当前环境信息中提取座舱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确定所述驾驶员的呼吸频率;根据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呼吸频率确定座舱空调的空调调整策略;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空调调整策略对所述座舱空调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在所述二氧化碳浓度高于预设阈值和所述呼吸频率低于预设频率时,将所述座舱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优选地,所述在所述二氧化碳浓度高于预设阈值和所述呼吸频率低于预设频率时,将所述座舱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中提取所述驾驶员的面部信息;根据所述面部信息确定所述驾驶员的闭眼持续时长;在所述闭眼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判定所述驾驶员处于困乏状态,并调整所述座舱空调的出风温度和/或外部循环风量。优选地,所述获取座舱座椅信息,根据所述座舱座椅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座舱的座椅调整策略的步骤,包括:从所述座舱座椅信息中提取座椅压力信息,并根据所述座椅压力信息确定所述座舱座椅的不同区域的受力时长;根据所述不同区域的受力时长确定所述车辆座舱的座椅调整策略;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座椅调整策略对座舱座椅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在所述不同区域的受力时长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座舱座椅进入按摩模式。优选地,所述在所述不同区域的受力时长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座舱座椅进入按摩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座舱座椅不同区域的受力度;在所述受力度大于预设力度时,调整所述受力度对应的区域的按摩力度和按摩频次。优选地,所述获取座舱座椅信息,根据所述座舱座椅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座舱的座椅调整策略的步骤,包括:获取座舱座椅信息;从所述座舱座椅信息中提取座椅湿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座椅湿度信息确定当前座椅湿度;根据所述当前座椅湿度确定确定所述车辆座舱的座椅调整策略;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座椅调整策略对座舱座椅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当前座椅湿度达到预设湿度时,调整所述座舱座椅的通风强度和/或加热强度。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座舱调节设备,所述车辆座舱调节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车辆座舱调节程序,所述车辆座舱调节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车辆座舱调节的步骤。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车辆座舱调节程序,所述车辆座舱调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车辆座舱调节方法的步骤。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座舱调节装置,所述车辆座舱调节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和车辆座舱的当前环境信息;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当前环境信息确定座舱空调的空调调整策略;策略确定模块,还用于获取座舱座椅信息,根据所述座舱座椅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座舱的座椅调整策略;模式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调调整策略对所述座舱空调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并根据所述座椅调整策略对座舱座椅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获取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和车辆座舱的当前环境信息,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和当前环境信息确定座舱空调的空调调整策略,获取座舱座椅信息,根据座舱座椅信息确定车辆座舱的座椅调整策略,根据空调调整策略对座舱空调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并根据座椅调整策略对座舱座椅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由于是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当前环境信息以及座舱座椅信息确定调整策略,并根据调整策略对座舱系统中的空调工作模式和座椅工作模式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调整座舱的空调工作模式以及座椅工作模式,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调整座舱空调和座椅,达到舒适驾驶的目的,提高用户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车辆座舱调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辆座舱调节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车辆座舱调节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车辆座舱调节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车辆座舱调节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车辆座舱调节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车辆座舱调节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对于用户接口1003的有线接口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为USB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座舱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舱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和车辆座舱的当前环境信息;/n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当前环境信息确定座舱空调的空调调整策略;/n获取座舱座椅信息,根据所述座舱座椅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座舱的座椅调整策略;/n根据所述空调调整策略对所述座舱空调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并根据所述座椅调整策略对座舱座椅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座舱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舱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驾驶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和车辆座舱的当前环境信息;
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当前环境信息确定座舱空调的空调调整策略;
获取座舱座椅信息,根据所述座舱座椅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座舱的座椅调整策略;
根据所述空调调整策略对所述座舱空调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并根据所述座椅调整策略对座舱座椅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舱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当前环境信息确定座舱空调的空调调整策略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确定所述驾驶员对当前环境温度的耐受度;
根据所述当前环境信息和所述耐受度确定所述驾驶员的舒适温度区间;
根据所述舒适温度区间确定座舱空调的空调调整策略;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空调调整策略对座舱空调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当前环境温度不处于所述舒适温度区间时,调整所述座舱空调的出风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舱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当前环境信息确定座舱空调的空调调整策略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当前环境信息中提取座舱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确定所述驾驶员的呼吸频率;
根据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呼吸频率确定座舱空调的空调调整策略;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空调调整策略对所述座舱空调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二氧化碳浓度高于预设阈值和所述呼吸频率低于预设频率时,将所述座舱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舱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二氧化碳浓度高于预设阈值和所述呼吸频率低于预设频率时,将所述座舱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外循环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中提取所述驾驶员的面部信息;
根据所述面部信息确定所述驾驶员的闭眼持续时长;
在所述闭眼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判定所述驾驶员处于困乏状态,并调整所述座舱空调的出风温度和/或外部循环风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舱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座舱座椅信息,根据所述座舱座椅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座舱的座椅调整策略的步骤,包括:
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龙常开慧赵玺彭宏伟倪丽陈仁凤孙东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