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及电缆沟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0899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及电缆沟的施工方法,所述预埋式电缆支架是把可转动支架结构固定在带栓钉的支架槽盒内,通过可转动支架结构来实现其收纳档位及工作档位的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电缆沟施工的钢筋绑扎阶段通过栓钉将其固定于电缆沟钢筋上,混凝土浇筑后拆模直接把支架转动出来即可用于电缆敷设,简化了电缆沟支架的安装流程,省去了传统电缆支架安装的定位、打孔、螺栓安装等工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槽盒及栓钉与电缆沟钢筋直接连接而并非安装于混凝土表面,这样电缆支架不易脱落,承载力也有较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及电缆沟的施工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12-31、申请号为201911410695X、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及电缆沟的施工方法”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建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及电缆沟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城市供电需求量日益增大,高等级电压线路开始进入城市中心地区,并逐渐由空中架设转为地下敷设,而其中电缆沟作为电缆线路敷设的最常用结构之一,凭借其土建施工简单、造价低,相比小直径电缆隧道及电缆排管更为宽大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使用在城市内高压电缆敷设中。加快电网建设无疑成为解决城市供电需求的前提条件,而传统电缆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最后一道电缆支架安装工序是最耗时耗力的工作,每一个支架安装前都需先进行划线定位,然后利用钻机打孔,成孔后植入膨胀螺栓,再将电缆支架螺栓孔穿于膨胀螺栓上限位,最后拧紧螺帽固定电缆支架。上述整个过程均为人工操作,且电缆沟线路内的成千上万个电缆支架都用此方法安装,此法不仅钻孔作业噪音大、施工麻烦,而且电缆支架都只是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电缆沟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支架脱落的问题。目前解决上述问题有如申请号为201920281130.5的《一种综合管廊电缆支架安装结构》公开的电缆支架通过设置预埋件来安装电缆支架,虽免去了每个电缆支架打孔及膨胀螺栓安装等工序,不过电缆支架依旧是要挨个通过螺栓来固定安装,便利性不佳。申请号为201920082362.8的《一种自由装配式电缆支架》公开的电缆支架,虽进一步免去了支架的螺栓安装的工序,但电缆支架还是要通过压紧座来挨个安装,且调节座还是通过传统的打孔及膨胀螺栓来安装在电缆沟混凝土表面,而且复杂的卡接槽等结构易增加该体系的故障率,实用性和推广性较差。此外,还有如申请号为201910091748.X的《电缆支架》公开的电缆支架,也是利用转动来实现电缆支架档位的调节,施工上同样需要在电缆沟钢筋绑扎阶段安装预埋件,不过该专利技术在浇筑拆模后依旧还需要一系列的安装工作才能完成电缆支架的安装。综上,目前电缆支架都未从根本上解决施工便利性的问题,钻机打孔和膨胀螺栓安装等传统工艺依旧保留,影响电缆沟施工效率和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沟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包括支架槽盒,支架槽盒的背部固定有栓钉,支架槽盒内设有转动支架结构。为了保证预埋式电缆支架与电缆沟的连接质量与力学性能,同时兼顾经济性考虑,所述栓钉的数量最好为3或4,其直径大于等于10mm,长度大于等于10cm,以确保两者之间有足够的搭接点数量及搭接长度。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支架结构包括转轴和电缆托架,所述转轴竖直固定在支架槽盒内的左侧或右侧,所述转轴上固定有锁止块,所述锁止块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电缆托架的一端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套在转轴上,所述转动块设于锁止块的上方,所述转动块设有与锁止块的第一限位结构相匹配的第二限位结构,通过调整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的相互咬合,能够实现电缆托架的档位调节,包括平行于支架槽盒的收纳档位和垂直于支架槽盒的工作档位。这样电缆托架既能全尺寸收纳于支架槽盒内,又能以最优角度展开切换到工作档位用来架设电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构成一对凹凸齿限位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凹凸齿限位结构之间的咬合宽度大于等于5mm,咬合深度大于等于10mm,以保证凹凸齿之间的咬合从而保证电缆托架的固定不松动。转动支架结构也可以设置成竖直方向转动,其包括转轴和电缆托架,所述转轴水平固定于支架槽盒内的下侧,所述电缆托架的一端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套在转轴上,电缆托架包括收纳档位和工作档位,电缆托架的收纳档位为电缆托架竖直置于支架槽盒内,电缆托架的工作档位为电缆托架转至水平状态并由支架槽盒限位,这样电缆托架既能全尺寸收纳于支架槽盒内,又能以最优角度展开切换到工作档位用来架设电缆。为便于电缆托架从收纳档位转动至工作档位,在电缆托架上可设置拉环,所述拉环通过钢绞线与电缆托架连接,保证了拉环的灵活性同时,也保证拉环及电缆托架之间的连接件力学性能。进一步的,支架槽盒内设有2个第一连接钢片和2个第二连接钢片,支架槽盒的两内侧各铰接着1个第一连接钢片,每个第一连接钢片铰接着1个第二连接钢片,第二连接钢片的另一端铰接在电缆托架的侧边,电缆托架处于工作档位时,第一连接钢片和第二连接钢片处于拉紧状态,这样提高了电缆托架整体刚度及承载力。进一步的,所述电缆托架为中空结构,所述电缆托架内设有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上设有弹簧卡扣,电缆托架上设有与弹簧卡扣对应的用于限位固定的卡扣孔,拉出后通过伸缩支架上的弹簧卡扣及电缆托架上对应的卡扣孔限位固定,来增加电缆托架的使用长度。为了保证预埋式电缆支架与电缆沟的连接质量与力学性能,所述弹簧卡扣的数量至少为2,其直径大于等于5mm,长度大于等于10mm,以确保两者之间的弹簧卡扣足够的锁紧点数量及锁紧长度。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槽盒内设有泡沫填充块,泡沫填充块为支架槽盒的正面表面且该表面平整,防止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灌入支架槽盒内,保证了支架槽盒内的整洁以及电缆托架转动的顺畅。一种电缆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电缆沟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并施工电缆沟底部垫层;2)绑扎电缆沟钢筋,并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式电缆支架放置于合适位置,并将预埋式电缆支架的栓钉与电缆沟钢筋固定在一起;所述栓钉通过焊接或绑扎与电缆沟钢筋相固定;3)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并将混凝土浇筑模板与预埋式电缆支架的支架槽盒的正面表面贴合,以防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灌入支架槽盒内;4)浇筑电缆沟混凝土,待初凝后拆除混凝土浇筑模板,此时预埋式电缆支架将露于电缆沟内壁的外表面;5)将支架槽盒内的转动支架结构转动出来用于电缆敷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专利技术从根本上摈弃了电缆支架安装的钻机打孔及膨胀螺栓安装等传统工艺,大大提高了电缆支架施工便利性以及效率。(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无需借助新工艺或新设备配套,系统故障率低,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推广性。(3)本专利技术中伸缩支架的设计在减小支架槽盒尺寸的同时又保证了电缆支架的使用长度要求。(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槽盒及栓钉与电缆沟钢筋直接连接而并非安装于混凝土表面,所以电缆支架不易脱落,承载力也有较大提高。(5)由于支架槽盒包络了其内部所有部件,加上内部填充有泡沫填充块,所以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无法灌入支架槽盒内,保证了支架槽盒内的整洁以及电缆托架的顺畅。(6)本专利技术中的通过钢绞线及拉环来实现转动,提高了支架转动的操作便利性。(7)本专利技术中处于工作展开档位的支架槽盒和电缆托架会通过连接钢片把两者拉紧,提高了电缆托架整体刚度及承载力。(8)由于本专利技术是预制式的,能根据电缆沟实际的电缆支架需求来灵活预埋安装,可以应对不同的电缆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槽盒(41),支架槽盒(41)的背部固定有栓钉(42),支架槽盒(41)内设有转动支架结构,转动支架结构包括转轴(43)和电缆托架(38),所述转轴(43)水平固定于支架槽盒(41)内的下侧,所述电缆托架(38)的一端设有转动块(36);所述转动块(36)套在转轴(43)上,电缆托架(38)包括收纳档位和工作档位,电缆托架(38)的收纳档位为电缆托架(38)竖直置于支架槽盒(41)内,电缆托架(38)的工作档位为电缆托架(38)转至水平状态并由支架槽盒(41)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式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槽盒(41),支架槽盒(41)的背部固定有栓钉(42),支架槽盒(41)内设有转动支架结构,转动支架结构包括转轴(43)和电缆托架(38),所述转轴(43)水平固定于支架槽盒(41)内的下侧,所述电缆托架(38)的一端设有转动块(36);所述转动块(36)套在转轴(43)上,电缆托架(38)包括收纳档位和工作档位,电缆托架(38)的收纳档位为电缆托架(38)竖直置于支架槽盒(41)内,电缆托架(38)的工作档位为电缆托架(38)转至水平状态并由支架槽盒(41)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式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槽盒(41)内设有2个第一连接钢片(81)和2个第二连接钢片(82),支架槽盒(41)的两内侧各铰接着1个第一连接钢片(81),每个第一连接钢片铰接着1个第二连接钢片(82),第二连接钢片(82)的另一端铰接在电缆托架(38)的侧边,电缆托架(38)处于工作档位时,第一连接钢片(81)和第二连接钢片(82)处于拉紧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埋式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托架(38)为中空结构,所述电缆托架(38)内设有伸缩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庭金廖强余克鹏蔡良怡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