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89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沟,由包括底板和侧板的沟体组成,所述电缆沟包括:主沟;分沟,其两端交汇成一点连通至所述主沟上,或其两端分别对应连通至所述主沟上,且其长度尺寸大于其设置在所述主沟上两端的间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设置与主沟连通的分沟,从而基于分沟与主沟能同批作业成型,给作业人员带来诸多便利,由于将分沟与主沟连通,分沟长度尺寸大于其设置在所述主沟上两端的间距,使得设置在分沟内的电缆线,经维修缩短后能设置在主沟内,不仅代替电缆井的作用,还方便后期电缆的维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施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沟。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电缆在城市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架空线入地敷设于电缆沟中,电缆沟用以敷设和更换电力或电讯电缆设施,也是被敷设电缆设施的围护结构,现有的电缆沟在延伸过程中,相隔一段距离设置电缆井,用于后期电缆的维修,然而电缆井与电缆沟需分两批作业,使用的设备以及成型工艺等都不相同,给作业人员带来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沟,该电缆沟的结构简单,方便后期电缆维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沟,由包括底板和侧板的沟体组成,所述电缆沟包括:主沟;分沟,其两端交汇成一点连通至所述主沟上,或其两端分别对应连通至所述主沟上,且其长度尺寸大于其设置在所述主沟上两端的间距。优选地,所述分沟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连接设置成圆弧型,且其两端交于一点连通至所述主沟上,所述主沟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连接设置成直线。优选地,所述分沟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连接设置成圆弧型,其两端分别对应连通至所述主沟上,所述主沟连入所述分沟两端的对应部分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设置成直线或弧形,且其其余部分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连接设置成直线。优选地,所述沟体包括一一对应连续盖设于所述侧板上的若干盖板。优选地,所述盖板为混凝土预制件。优选地,所述沟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远离所述电缆沟一端面上的吊钩。优选地,所述沟体还包括对应设置在每个所述盖板侧面上的角钢,且其远离所述盖板的表面与所述电缆沟内壁面贴合。优选地,所述沟体还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侧板内壁面上的若干电缆支架。优选地,所述电缆支架之间的间距为150cm-200cm。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电缆沟,是通过设置与主沟连通的分沟,从而基于分沟与主沟能同批作业成型,给作业人员带来诸多便利,由于将分沟与主沟连通,分沟长度尺寸大于其设置在所述主沟上两端的间距,使得设置在分沟内的电缆线,经维修缩短后能设置在主沟内,不仅代替电缆井的作用,还方便后期电缆的维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缆沟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缆沟,由包括底板和侧板的沟体组成,还包括盖板3、角钢4以及电缆支架5,所述电缆沟包括:主沟1以及分沟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沟2两端交汇成一点连通至所述主沟1上,所述分沟2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连接设置成圆弧型,且其两端交于一点连通至所述主沟1上,所述主沟1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连接设置成直线,敷设时电缆由所述主沟1进入所述分沟2一端,走线经过所述分沟2圆弧型路线,再由所述分沟2另一端进入所述主沟1内,且向远离进入的方向继续敷设,将所述分沟2设置成圆弧型,相较直线型电缆沟,增加了敷设的电缆长度,为后期维修预留电缆长度,代替电缆井的作用,维修时,将敷设在所述分沟2内的电缆取出,把维修缩短后的电缆设置在所述主沟1内,减少将电缆线盘圈打开的工作量,方便电缆后期维修,由于所述分沟2与所述主沟1能同批作业成型,给作业人员带来诸多便利。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沟2两端分别对应连通至所述主沟1上,且其长度尺寸大于其设置在所述主沟1上两端的间距,所述分沟2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连接设置成圆弧型,其两端分别对应连通至所述主沟1上,所述主沟1连入所述分沟2两端的对应部分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设置成直线或弧形,且其其余部分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连接设置成直线,将所述分沟2设置成圆弧型,相较直线型电缆沟,增加了敷设的电缆长度,为后期维修预留电缆长度,代替电缆井的作用,当所述分沟2内的电缆经维修缩短后,由于所述分沟2长度尺寸大于其设置在所述主沟1上两端的间距,使得缩短后的电缆能够设置在所述主沟1上,避免因电缆沟长度大于电缆长度产生电缆表面张紧的情况,保证电缆正常工作,同时减少将电缆线盘圈打开的工作量,方便电缆后期维修,由于所述分沟2与所述主沟1能同批作业成型,给作业人员带来诸多便利。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采用C25现浇混凝土砌筑。若干所述盖板3一一对应连续盖设于所述侧板上,由于所述分沟2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连接设置成圆弧型,当所述盖板3盖设于圆弧型处时,需设置的所述盖板3为不规则形状,所述盖板3按现场实际放样尺寸制作。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板3为C25细石混凝土预制件。所述沟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3远离所述电缆沟一端面上的吊钩,所述吊钩采用热镀锌。所述角钢4对应设置在每个所述盖板3的侧面上,且其远离所述盖板3的表面与所述电缆沟内壁面贴合,所述角钢4作为框架结构,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所述角钢4的尺寸大小为L75×50×5。若干所述电缆支架5间隔设置在所述侧板内壁面上,将电缆设置在所述电缆支架5上,使得电缆线能够有序敷设于所述电缆沟内。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缆支架5之间的间距为150cm-200cm。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沟,由包括底板和侧板的沟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沟包括:/n主沟(1);/n分沟(2),其两端交汇成一点连通至所述主沟(1)上,或其两端分别对应连通至所述主沟(1)上,且其长度尺寸大于其设置在所述主沟(1)上两端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沟,由包括底板和侧板的沟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沟包括:
主沟(1);
分沟(2),其两端交汇成一点连通至所述主沟(1)上,或其两端分别对应连通至所述主沟(1)上,且其长度尺寸大于其设置在所述主沟(1)上两端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沟(2)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连接设置成圆弧型,且其两端交于一点连通至所述主沟(1)上,所述主沟(1)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连接设置成直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沟(2)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连接设置成圆弧型,其两端分别对应连通至所述主沟(1)上,所述主沟(1)连入所述分沟(2)两端的对应部分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设置成直线或弧形,且其其余部分由所述底板两边缘连接设置成直线。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宛鑫冯皓清洪博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鸿晟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