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层高建筑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031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层高建筑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拼装模板并编号,所述模板包括标准模板和非标准模板;测量放线,安装墙柱钢筋和墙柱模板,调整墙体的垂直度及平整度;安装支撑体模板;安装梁模板、顶模板和楼梯模板,调整梁模板、顶模板和楼梯模板的水平度;架设墙柱斜支撑,调整墙体垂直度;安装吊模及节点大样;安装横梁、顶板和楼梯模板处的钢筋;对不同层号的铝合金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复核墙柱模板的垂直度;混凝土浇筑完成,拆除铝合金模板并保留支撑体模板;上层墙柱定位校核,并绑扎上层墙柱钢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变层高建筑施工中采用编号的非标准模板和标准模板组合的方式进行房体施工,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层高建筑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变层高建筑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铝合金模板是目前建筑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模板体系,针对一般标准层高层建筑,如每层建筑高度均在4.2米、3.6米或3.3米的房建工程中,铝合金模板发挥了其重要优势,能显着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但是在变层高房建项目中,因楼层高度不断发生变化,需要使用尺寸不一的铝合金模板以及规格不同的上墙模块,使得建筑施工现场混乱,大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降低建筑施工的进度,由于缺乏系统的规范的管理,上述变层高房建项目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建筑模板的浪费,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变层高建筑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层高建筑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拼装模板并编号,所述模板包括标准模板和非标准模板;S2:测量放线,安装墙柱钢筋和墙柱模板,调整墙体的垂直度及平整度;S3:安装支撑体系和竖向铝合金模板;S4:安装梁模板、顶模板和楼梯模板,调整梁模板、顶模板和楼梯模板的水平度;S5:架设墙柱斜支撑,调整墙体垂直度;S6:安装吊模及节点大样;S7:安装横梁、顶板和楼梯模板处的钢筋;S8:对不同层号的铝合金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复核墙柱模板的垂直度;S9:混凝土浇筑完成,拆除铝合金模板并保留支撑体模板;S10:上层墙柱定位校核,并绑扎上层墙柱钢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变层高建筑施工中采用编号的标准模板和非标准模板组合的方式进行房体施工。对外形不规则的部位采用非标准施工,减少了标准板的一次性投入,能够保证楼层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节约施工成本;拆除的非标准模板运离施工现场,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同时满足施工节能环保的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进一步,所述的S1中标准模板和非标准模板均为铝合金模板。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标准模板和非标准模板组合使用,可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进一步,所述的墙体外侧设置木模板,所述木模板的内侧设置一体化保温板,所述木模板通过对拉螺杆和钢背楞固定。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一体化保温板满足了施工要求,通过设置对拉螺杆和钢背楞可保障混凝土成型后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进一步,所述木模板的外侧通过木枋固定,所述木模板的主龙骨通过方钢固定。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大大降低施工成本。进一步,所述的S2中墙柱模板安装包括以下步骤:S20:安装两侧模板;S21:安装背楞及对拉螺栓;S22:安装斜撑并对墙柱模板的水平标高及垂直度进行校正。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先安装两侧模板在安装背楞和对拉螺栓,操作方便;安装斜撑可保证墙柱模板的稳定性,通过校正水平标高和垂直度,可保证施工质量。进一步,还包括预留传料口,所述传料口设置在房间的中间部位。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传料口设置于房间中间部位,方便材料以最短距离传输至上层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施工过程对机械设备的占用时间。进一步,还包括悬挑工字钢梁墙体,所述悬挑工字钢梁墙体上预设有方形木盒。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方形木盒混凝土浇筑后拆除相应模板,再将工字钢梁伸出楼面搭设,解决了铝合金模板因工字钢搭设开洞问题。进一步,每套铝合金模板均包括一套墙板、一套顶板以及三套架体。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以上组合方式可以满足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变层高建筑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参见图1),包括以下步骤:S1:预拼装模板并编号,所述模板包括标准模板和非标准模板;通过对模板进行编号,防止物料堆放混乱造成窝工,提高施工效率。S2:测量放线,安装墙柱钢筋和墙柱模板,调整墙体的垂直度及平整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模板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mm。在进行后续的安装时均需要首选复合控制线,以保证安装准确。S3:安装支撑体系和竖向铝合金模板;本实施例的剪力墙厚度在250mm-500mm之间,柱截面b×h最大边在900mm,转角及受力重要部位异形柱等难以控制成型后混凝土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因此按照200mm-300mm间距增设销钉,达到最终的混凝土质量的验收标准,其中对拉螺杆设置按照水平和竖向间距不大于800mm设置。S4:安装梁模板、顶模板和楼梯模板,调整梁模板、顶模板和楼梯模板的水平度;顶板水平度的要求为±5mm。在梁宽大于500mm的横梁处,在梁底增设双立杆,并且在距离地面500mm和1800mm位置增设水平纵横向水平杆。铝合金模板安装时,编号需要准确无误,在首层模板上,安装做好定位放线,在相应位置预留开洞,特别是管道井部位及卫生间位置,安装做好预留预埋以后,模板做好特殊标记,在上层施工时方便拼装,避免模板二次开洞,造成铝合金模板不必要的浪费。S5:架设墙柱斜支撑,调整墙体垂直度;上部斜支撑楼面的倾角为45度,下部斜支撑楼面倾角为10度,斜撑间距≤2m。S6:安装吊模及节点大样;S7:安装横梁、顶板和楼梯模板处的钢筋;S8:对不同层号的铝合金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复核墙柱模板的垂直度;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并在模板上涂刷脱模剂。S9:混凝土浇筑完成,拆除铝合金模板并保留支撑体模板;S10:上层墙柱定位校核,并绑扎上层墙柱钢筋。所述的S1中标准模板和非标准模板均为铝合金模板。标准模板的高度为3米,则3.3米层高的建筑则需要3米的标准板和0.3米的非标准板进行配合,同理3.6米、3.9米以及4.5米层高的建筑同样如此;所述的墙体外侧设置木模板,所述木模板的内侧设置一体化保温板,所述木模板通过对拉螺杆和钢背楞固定。在木模板外侧按照竖向间距不大于800mm,横向间距不大于800mm的位置设置对拉螺杆,在对拉螺杆的位置,采用与铝合金模板相同的钢背楞进行加固,以保障混凝土成型后墙体的垂直平整。所述木模板的外侧通过木枋固定,所述木模板的主龙骨通过方钢固定。所述的S2中墙柱模板安装包括以下步骤:S20:安装两侧模板;先安装一侧角部模板,用支撑临时固定,再安装整面模板,完成后安装另一侧模板,并插好销钉;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层高建筑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预拼装模板并编号,所述模板包括标准模板和非标准模板;/nS2:测量放线,安装墙柱钢筋和墙柱模板,调整墙体的垂直度及平整度;/nS3:安装支撑体系和竖向铝合金模板;/nS4:安装梁模板、顶模板和楼梯模板,调整梁模板、顶模板和楼梯模板的水平度;/nS5:架设墙柱斜支撑,调整墙体垂直度;/nS6:安装吊模及节点大样;/nS7:安装横梁、顶板和楼梯模板处的钢筋;/nS8:对不同层号的铝合金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复核墙柱模板的垂直度;/nS9:混凝土浇筑完成,拆除铝合金模板并保留支撑体模板;/nS10:上层墙柱定位校核,并绑扎上层墙柱钢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层高建筑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拼装模板并编号,所述模板包括标准模板和非标准模板;
S2:测量放线,安装墙柱钢筋和墙柱模板,调整墙体的垂直度及平整度;
S3:安装支撑体系和竖向铝合金模板;
S4:安装梁模板、顶模板和楼梯模板,调整梁模板、顶模板和楼梯模板的水平度;
S5:架设墙柱斜支撑,调整墙体垂直度;
S6:安装吊模及节点大样;
S7:安装横梁、顶板和楼梯模板处的钢筋;
S8:对不同层号的铝合金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复核墙柱模板的垂直度;
S9:混凝土浇筑完成,拆除铝合金模板并保留支撑体模板;
S10:上层墙柱定位校核,并绑扎上层墙柱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层高建筑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中标准模板和非标准模板均为铝合金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层高建筑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外侧设置木模板,所述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亚刚姜新新王仁东葛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