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永兴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及其预制高肋叠合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30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及其预制高肋叠合底板,包括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和叠合框架梁,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包括预制高肋叠合底板、空心板内置填充体、现浇叠合层和现浇叠合肋,预制高肋叠合底板具有上翻肋,预制高肋叠合底板侧面和上翻肋的上表面设置有抗剪键,上翻肋的上表面设置桁架钢筋或抗剪短筋并与现浇叠合层或现浇叠合肋相连接,上翻肋的上表面为粗糙面;空心板内置填充体为轻质填充块、薄壁构件或快易网免拆模板;叠合框架梁设置在装配整体式空心板的四周;该空心楼盖结构自重轻,板跨度大,板刚度大,承载力强,节省钢筋用量,显著降低结构高度,提高使用净空,节省了大量模板,有效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及其预制高肋叠合底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及其预制高肋叠合底板。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矿资源开采控制,环境保护要求,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国家对建筑行业要求更环保、节能,也推出各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新技术,如装配式建筑和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等。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是工厂标准化生产,保证质量,其中装配式叠合楼板更是减少搭架和模板安装施工工序,减少了人力要求,减少人工和模板材料等成本,加快了施工速度,减少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节省施工成本;但传统的装配式叠合楼板,跨度小,装配叠合构件和现浇混凝土叠合而成的楼板太厚,加重了楼板自重,造成了原材料浪废,且装配式叠合构件之间连接结构不稳定,容易产生裂缝,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及其预制高肋叠合底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及其预制高肋叠合底板,其中,包括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和叠合框架梁,所述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包括预制高肋叠合底板、空心板内置填充体、现浇叠合层和现浇叠合肋,所述预制高肋叠合底板具有上翻肋,所述预制高肋叠合底板侧面和所述上翻肋的上表面设置有抗剪键槽,所述抗剪键槽按照一定间距均匀分布,所述上翻肋的上表面设置桁架钢筋或抗剪短筋并与所述现浇叠合层或现浇叠合肋相结合,所述上翻肋的上表面为粗糙面;所述空心板内置填充体为轻质填充块、薄壁构件或快易网免拆模板;所述叠合框架梁设置在所述装配整体式空心板的四周,所述叠合框架梁由与所述叠合框架梁连接的框架柱支撑。优选的,所述上翻肋为单向构造,所述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具有单向成孔构造和单向肋梁构造。优选的,所述上翻肋为双向构造,所述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具有双向成孔构造和双向肋梁构造。优选的,所述预制高肋叠合底板与空心板内置填充体之间通过卡槽承插、子母扣或铁丝绑扎的方式相连接,所述上翻肋与预制高肋叠合底板结合处根部具有提高所述预制高肋叠合底板强度的加腋结构。优选的,所述预制高肋叠合底板内配置底板双向受力钢筋。优选的,所述上翻肋上表面的粗糙面由拉毛处理而成。优选的,所述框架柱与所述叠合框架梁的连接处设置有下翻实心托板,所述预制高肋叠合底板在所述下翻实心托板处为缺角设计或异性多边形设计并与所述下翻实心托板的外形相匹配。优选的,所述预制高肋叠合底板为一体结构或由多块预制高肋叠合底板拼接而成。优选的,多块所述预制高肋叠合底板之间设置有拼缝现浇节点。优选的,所述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在四角的应力集中处采用取消内置填充体、降低内置填充体高度或预制高肋叠合底板局部加厚处理的方式形成局部实心的结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自重轻,板跨度大,板刚度大,承载力强,节省钢筋用量,尤其适合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建筑;楼盖具有大空腔构造,工字型受力断面,双向网格现浇叠合肋传力体系;楼盖空心率高,结构自重轻,板刚度大,承载力高,节省钢筋,混凝土用量,尤其适用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建筑,相比普通梁板结构,显著降低结构高度,提高使用净空;底部平整,使用效果美观,具有优良的隔音效果,保温隔热效果良好,建筑节能效果好;由于叠合板作为楼板底模,空心板内置填充体作为侧模,因此节省了大量的现场模板;由于大量的叠合板与内置填充体都在工厂生产,从而大大减少现场施工强度及施工工序,有效缩短工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单向构造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纵剖视图。图3为图1的立体图。图4为图1中叠合底板的构造示意图。图5为图1中叠合底板、内置填充体和现浇叠合层组合示意图。图6为图1中叠合底板和内置填充体组合示意图。图7为图1中叠合底板配筋示意图。图8为图1中叠合底板配筋、抗剪构造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双向构造的俯视图。图10为图9的纵剖视图。图11为图9中叠合底板和内置填充体组合的立体图。图12为图9中叠合底板的立体图。图13为图9中预制高肋叠合底板配筋、抗剪构造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正视图。图15为图9中叠合底板、内置填充体和现浇叠合层剖视图。图16为图9在拼缝现浇节点的剖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带托板双向构造的俯视图。图18为图17的纵剖视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带托板双向构造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0为图19的纵剖视图。图21为叠合底板双向高肋示意图。图22为叠合底板与内置填充体组合的立体图。图23为叠合底板与内置填充体组合示意图。图24为叠合底板、内置填充体和现浇叠合层的剖视图。图25为叠合底板、内置填充体和现浇叠合层另一剖视图。图26为预制高肋叠合底板与空心板内置填充体的不同连接方式示意图。图27为预制高肋叠合底板配筋示意图。附图中:1-叠合框架梁、2-框架柱、3-预制高肋叠合底板、4-空心板内置填充体、5-现浇叠合层、6-现浇叠合肋、7-上翻肋、8-抗剪键、9-桁架钢筋和抗剪短筋、10-底板双向受力钢筋、11-下翻实心托板、12-拼缝现浇节点、13-局部实心、14-卡槽承插、15-子母扣、16-现浇叠合肋梁、17-局部加宽肋、18-板上预留洞、19-加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说明书附图,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包括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和叠合框架梁1,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包括预制高肋叠合底板3、空心板内置填充体4、现浇叠合层5和现浇叠合肋6,预制高肋叠合底板3具有上翻肋7,预制高肋叠合底板3侧面和上翻肋7的上表面设置有抗剪键8构造,上翻肋7的上表面设置桁架钢筋或抗剪短筋9并与现浇叠合层5或现浇叠合肋6相连接,上翻肋7的上表面为粗糙面;空心板内置填充体4为轻质填充块、薄壁构件或快易网免拆模板;叠合框架梁1设置在装配整体式空心板的四周,叠合框架梁1由设置在四角的框架柱2支撑。预制高肋叠合底板3具有单向或双向上翻肋构造,预制高肋叠合底板3侧面设置抗剪键8(剪力齿或剪力槽)构造。上翻肋7上表面设置抗剪键8(剪力齿或剪力槽)构造,上翻肋7上表面设置桁架钢筋或抗剪短筋9并与现浇层连接;上翻肋7上表面为粗糙面,一般采用拉毛处理。空心板内置填充体4一般为轻质填充块或者薄壁构件或者快易网免拆模板系统,应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满足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和叠合框架梁,所述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包括预制高肋叠合底板、空心板内置填充体、现浇叠合层和现浇叠合肋,所述预制高肋叠合底板具有上翻肋,所述预制高肋叠合底板侧面和所述上翻肋的上表面设置有抗剪键槽,所述抗剪键槽按照一定间距均匀分布,所述上翻肋的上表面设置桁架钢筋或抗剪短筋并与所述现浇叠合层或现浇叠合肋相结合,所述上翻肋的上表面为粗糙面;所述空心板内置填充体为轻质填充块、薄壁构件或快易网免拆模板;/n所述叠合框架梁设置在所述装配整体式空心板的四周,所述叠合框架梁由与所述叠合框架梁连接的框架柱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和叠合框架梁,所述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包括预制高肋叠合底板、空心板内置填充体、现浇叠合层和现浇叠合肋,所述预制高肋叠合底板具有上翻肋,所述预制高肋叠合底板侧面和所述上翻肋的上表面设置有抗剪键槽,所述抗剪键槽按照一定间距均匀分布,所述上翻肋的上表面设置桁架钢筋或抗剪短筋并与所述现浇叠合层或现浇叠合肋相结合,所述上翻肋的上表面为粗糙面;所述空心板内置填充体为轻质填充块、薄壁构件或快易网免拆模板;
所述叠合框架梁设置在所述装配整体式空心板的四周,所述叠合框架梁由与所述叠合框架梁连接的框架柱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肋为单向构造,所述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具有单向成孔构造和单向肋梁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肋为双向构造,所述装配整体式空心板具有双向成孔构造和双向肋梁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高肋叠合底板与空心板内置填充体之间通过卡槽承插、子母扣或铁丝绑扎的方式相连接,所述上翻肋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兴陈博韩俊韩磊于锋吴永更
申请(专利权)人:吴永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