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54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具体制作步骤为:S1.制作预制底板结构;S2.多个预制底板结构的拼接;S3.拼接后预制底板结构四周的框架梁形成现场混凝土浇筑的模板结构,向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完成相邻预制底板结构拼接部分、预制竖向肋梁桁架钢筋部分以及顶板部分的现场浇筑,最后形成密拼空心叠合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空心叠合板结合现浇空心楼板和桁架钢筋叠合板的优点,将空腔内轻质填充体、叠合底板以及横向密肋合成一体,在工厂规模化生产,形成带单向密肋、预埋钢筋和轻质填充体的底板,能够满足较大跨度楼板施工需要的承载力和刚度,不需要另设施工支撑或减少支撑,最终现场浇筑纵向肋梁及顶板,从而完成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叠合板
,特别涉及一种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与传统整体现浇楼板相比,避免了施工现场支模、下部钢筋绑扎等施工工序,节约建材、缩短工期、绿色环保,符合国家对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要求;但是桁架钢筋叠合板适应中小跨度楼盖,且需要设置一定支撑,增加施工费用,同时后浇带需要支模,底板出钢筋等都加大了施工难度。全现浇大跨度楼盖中,空心楼板利用轻质填充体形成空腔减轻重量,承载能力高且节省材料,在公共建筑中大量应用,但现场施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较大跨度楼板施工需要的承载力和刚度,且不需要另设施工支撑或减少支撑的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作步骤为:S1.制作预制底板结构,具体地,在底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预制横向肋梁以及沿其宽度方向预制竖向肋梁桁架钢筋,在预制的横向肋梁与竖向肋梁桁架钢筋围成的底板部分设置有轻质填充体,所述轻质填充体对应处为叠合板现场浇筑成型后的空心部分,在底板的拼接端预制有桁架钢筋,所述桁架钢筋底部预埋在底板内,其余部分外露于拼接区域;S2.多个预制底板结构的拼接,具体地,在施工现场将多个预制底板结构沿其宽度方向进行拼接,相邻预制底板结构之间以及预制底板结构与对应框架梁之间分别通过拼缝连接节点相互连接;S3.拼接后预制底板结构四周的框架梁形成现场混凝土浇筑的模板结构,向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完成相邻预制底板结构拼接部分、预制竖向肋梁桁架钢筋部分以及顶板部分的现场浇筑,最后形成密拼空心叠合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在所述步骤S1中,在预制底板上的横向肋梁时,在横向肋梁内预埋有抗剪钢筋,将抗剪钢筋的下部与底板内的板底纵筋连接,将抗剪钢筋的上部与顶板内的板顶纵筋连接;其中,所述抗剪钢筋采用钢筋桁架,或采用钢筋网片,或采用单拉钢筋且在靠近横向肋梁的顶部设置有与单拉钢筋垂直布置的横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在所述步骤S2中,制作结合面连接筋并置于相邻预制底板结构之间的拼接区域内,结合面连接筋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预制底板结构的拼接端,将底板内板底纵筋伸出底板部分向上弯折形成板底纵筋弯折段,所述结合面连接筋与板底纵筋弯折段形成拼缝连接节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在所述步骤S2中,将相邻预制底板结构进行拼接,即板与板之间的拼接,拼接后相邻底板上的板底纵筋弯折段位于相邻底板上的桁架钢筋之间,所述结合面连接筋制作为整体呈U形结构,其两端竖向弯折部分靠近对应横向肋梁的侧面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在所述步骤S2中,将预制底板结构与框架梁进行拼接,即板与梁之间的拼接,将预制底板结构分别安装至框架梁的两侧,底板上的板底纵筋弯折段位于框架梁的两侧面,将结合面连接筋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环状连接筋,所述结合面连接筋贯穿框架梁且两端分别与框架梁两侧的预制底板结构拼接端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所述步骤S2中,在完成拼缝连接节点的装配后,在相邻预制底板结构的拼接区域内底部布置若干横向通长构造筋,在预制底板结构上方布置若干板顶纵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所述步骤S3中,在进行现场浇筑之前,在横向肋梁上部布置横向肋梁通长钢筋,在相邻横向肋梁之间的空心位置上部间隔布置横向通长钢筋,在竖向肋梁上部布置竖向肋梁通长钢筋,在相邻竖向肋梁之间的空心位置上部间隔布置竖向通长钢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在横向肋梁通长钢筋与横向通长钢筋之间以及相邻横向通长钢筋之间布置横向附加钢筋,在竖向肋梁通长钢筋与竖向通长钢筋之间以及相邻竖向通长钢筋之间布置竖向附加钢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在预制底板结构与框架柱对应处浇筑为实心区域,且由支撑边起至对应空心区域的宽度d不小于0.2倍板厚,且不小于50m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在横向肋梁靠近框架梁的端部预埋肋梁端部附加钢筋。本专利技术结合现浇空心楼板和桁架钢筋叠合板的优点,将空腔内轻质填充体、叠合底板以及横向密肋合成一体,在工厂规模化生产,形成带单向密肋、预埋钢筋和轻质填充体的底板,能够满足较大跨度楼板施工需要的承载力和刚度,不需要另设施工支撑或减少支撑,最终现场浇筑纵向肋梁及顶板,从而完成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本专利技术制作的密拼空心叠合板具有装配化程度高、现场湿作业少等普通桁架钢筋叠合板的优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承载力高,可取消次梁,提高室内净高,避免主次梁连接,提高效率。2)工厂生产形成横向带肋及纵向带桁架钢筋的底板,刚度大,不仅方便运输和吊装,而且现场可以取消或者减少支撑。3)楼板底板密拼拼接,拼接处现浇层厚,整体性好,具有良好的水平刚度和水平传力能力。4)空腔处轻质填充体采用填充箱或轻型填充物等材料,不仅减轻了重量,而且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功能。综上,本专利技术制作的混凝土空心叠合板结合了现浇空心板和桁架钢筋叠合板的特点,具有安全、经济、节能环保、施工方便等优点,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实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预制底板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相邻预制底板结构的拼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预制底板结构与框架梁的拼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预制底板结构拼接后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预制底板结构与框架柱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横向布置钢筋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竖向布置钢筋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横向肋梁内预埋的抗剪钢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横向肋梁内预埋的抗剪钢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横向肋梁内预埋的抗剪钢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肋梁与框架梁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底板,2为横向肋梁,3为轻质填充体,4为竖向肋梁,5为顶板,6为桁架钢筋,7为板底纵筋弯折段,8为结合面连接筋,9为拼接区域,10为板底纵筋,11为框架梁,12为横向通长构造筋,13为板顶纵筋,14为横向肋梁通长钢筋,15为横向通长钢筋,16为竖向肋梁通长钢筋,17为竖向通长钢筋,18为横向附加钢筋,19为竖向附加钢筋,20为框架柱,21为实心区域,22为肋梁端部附加钢筋,23为钢筋桁架,24为钢筋网片,25为单拉钢筋,26为横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具体制作步骤为:S1.制作预制底板结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作步骤为:/nS1.制作预制底板结构,具体地,在底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预制横向肋梁以及沿其宽度方向预制竖向肋梁桁架钢筋,在预制的横向肋梁与竖向肋梁桁架钢筋围成的底板部分设置有轻质填充体,所述轻质填充体对应处为叠合板现场浇筑成型后的空心部分,在底板的拼接端预制有桁架钢筋,所述桁架钢筋底部预埋在底板内,其余部分外露于拼接区域;/nS2.多个预制底板结构的拼接,具体地,在施工现场将多个预制底板结构沿其宽度方向进行拼接,相邻预制底板结构之间以及预制底板结构与对应框架梁之间分别通过拼缝连接节点相互连接;/nS3.拼接后预制底板结构四周的框架梁形成现场混凝土浇筑的模板结构,向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完成相邻预制底板结构拼接部分、预制竖向肋梁桁架钢筋部分以及顶板部分的现场浇筑,最后形成密拼空心叠合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作步骤为:
S1.制作预制底板结构,具体地,在底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预制横向肋梁以及沿其宽度方向预制竖向肋梁桁架钢筋,在预制的横向肋梁与竖向肋梁桁架钢筋围成的底板部分设置有轻质填充体,所述轻质填充体对应处为叠合板现场浇筑成型后的空心部分,在底板的拼接端预制有桁架钢筋,所述桁架钢筋底部预埋在底板内,其余部分外露于拼接区域;
S2.多个预制底板结构的拼接,具体地,在施工现场将多个预制底板结构沿其宽度方向进行拼接,相邻预制底板结构之间以及预制底板结构与对应框架梁之间分别通过拼缝连接节点相互连接;
S3.拼接后预制底板结构四周的框架梁形成现场混凝土浇筑的模板结构,向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完成相邻预制底板结构拼接部分、预制竖向肋梁桁架钢筋部分以及顶板部分的现场浇筑,最后形成密拼空心叠合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在预制底板上的横向肋梁时,在横向肋梁内预埋有抗剪钢筋,将抗剪钢筋的下部与底板内的板底纵筋连接,将抗剪钢筋的上部与顶板内的板顶纵筋连接;
其中,所述抗剪钢筋采用钢筋桁架,或采用钢筋网片,或采用单拉钢筋且在靠近横向肋梁的顶部设置有与单拉钢筋垂直布置的横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制作结合面连接筋并置于相邻预制底板结构之间的拼接区域内,结合面连接筋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预制底板结构的拼接端,将底板内板底纵筋伸出底板部分向上弯折形成板底纵筋弯折段,所述结合面连接筋与板底纵筋弯折段形成拼缝连接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拼空心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将相邻预制底板结构进行拼接,即板与板之间的拼接,拼接后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琼邓世斌伍庶许明姣雷雨吴靖董博杨添李波蔚博琛罗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