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020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细菌培养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的培育方法,其流程简单,大大提高双歧杆菌的活性,促进其发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富硒培养基;S2、选取优势双歧杆菌菌种;S3、发酵培养;S4、分离:将步骤S3中产物进行离心,收集菌泥,将菌泥重悬于生理盐水,得到重悬液;S5、配置冻干保护剂: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4份海藻糖、脱脂乳粉5‑7份、蔗糖3‑5份和2‑3份L谷氨酸钠,将上述原料放置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得到冻干保护剂;S6、将步骤S5中冻干保护剂加入到步骤S4中的重悬液中,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粉碎、制得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菌培养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末端常常分叉,故名双歧杆菌。双歧杆菌有32个亚型,含有双歧杆菌的生物制剂多达70种。双歧杆菌是形态很不一致的杆菌,0.5~1.3μm×1.5~8μm,常呈弯、棒状和分支状。单生、成对、V字排列,有时成链,细胞平行成栅栏状,或玫瑰花结状。偶尔呈膨大的球杆状。双歧杆菌是人体所必需的益生菌之一,对人体有着很多益生作用:①维护人体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致病菌的生长;②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预防高血压;③改善乳制品的耐乳糖性,提高人体对乳制品的消化率;④增强人体免疫机能。专利CN201510872948.0、CN200310103234.0以及CN201110147416.2提高双歧杆菌干燥存活率的方法多集中于双歧杆菌干燥保护剂配方的研究,通过糖、蛋白质、盐等物质的筛选来优化干燥保护剂配方从而提高干燥存活率。干燥保护剂配方的优化、干燥工艺条件的改良、微胶囊化技术的应用尽管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双歧杆菌干燥存活率,但上述方法的提高程度有限,且操作步骤繁琐,不适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的培育方法,其流程简单,大大提高双歧杆菌的活性,促进其发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富硒培养基: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富硒玉米粉5-10份、葡萄糖2-4份、脱脂乳粉2-4份、硒酸钠1-2份、海藻酸钠2-4份以及水10-20份,将上述原料放置在一起,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高温蒸汽灭菌,然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节至6.5-7;S2、选取优势双歧杆菌菌种:将双歧杆菌接种至S1中富硒培养基中,进行划线培养,选取优势菌种;S3、发酵培养:在无菌条件下接种4-6%双歧杆菌,接种于步骤S1中富硒培养基中,在20-30摄氏度温度下厌氧培养;S4、分离:将步骤S3中产物进行离心,收集菌泥,将菌泥重悬于生理盐水,得到重悬液;S5、配置冻干保护剂: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4份海藻糖、脱脂乳粉5-7份、蔗糖3-5份和2-3份L谷氨酸钠,将上述原料放置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得到冻干保护剂;S6、将步骤S5中冻干保护剂加入到步骤S4中的重悬液中,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粉碎、制得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的培育方法,所述步骤1中富硒玉米粉在混合前,经糊化处理,然后再进行粉碎,得到富硒玉米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的培育方法,所述步骤S4中菌泥与生理盐水重量比为1:1.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的培育方法,所述步骤S6中混合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前,需要将混合液混合均匀,并通过添加稀盐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将混合液pH调节至6.5-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的培育方法,所述步骤S2进行2-3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在添加富硒玉米粉和硒酸钠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在添加冻干保护剂的情况下,在冷冻干燥后以及置于25度下存放12周,均表现出良好的存活率,硒对于所有的高级真核生物和一些原核生物而言都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双歧杆菌可以在发酵过程中将无机硒转化为更加安全,具有更髙生物利用度的硒成分,例如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蛋氨酸和硒甲基半胱氨酸,硒的抗菌活性,一方面可能会降低初始菌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会提高发酵产物的抗菌性能;第二、使用冻干保护剂,进一步提高了双歧杆菌的存活率,使双歧杆菌保持较高的活性;第三、在添加富硒玉米粉和硒酸钠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连续采用划线培养挑选优势菌种,优势菌种可在富硒环境中生存,并将无机硒转化为对自身有益的有机硒,有效提高产物的活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存活率测定方法:冻干前,采用倾注法测定活菌数,冻干后,将冻干菌粉用无菌蒸馏水复溶至冻干前体积,测定菌粉活菌数,计算冻干存活率。存活率=100%×菌粉活菌数/初始活菌数。实施例1: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富硒培养基: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富硒玉米粉5份(经糊化处理,然后再进行粉碎,得到富硒玉米粉)、葡萄糖4份、脱脂乳粉4份、硒酸钠2份、海藻酸钠4份以及水10份,将上述原料放置在一起,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高温蒸汽灭菌,然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节至6.5-7;S2、选取优势双歧杆菌菌种:将双歧杆菌接种至S1中富硒培养基中,进行划线培养,选取优势菌种;以优势菌种再进行S2两次;S3、发酵培养:在无菌条件下接种5%双歧杆菌,接种于步骤S1中富硒培养基中,在20-30摄氏度温度下厌氧培养;S4、分离:将步骤S3中产物进行离心,收集菌泥,将菌泥重悬于生理盐水,得到重悬液,菌泥与生理盐水重量比为1:1.2;S5、配置冻干保护剂: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份海藻糖、脱脂乳粉5份、蔗糖5份和3份L谷氨酸钠,将上述原料放置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得到冻干保护剂;S6、将步骤S5中冻干保护剂加入到步骤S4中的重悬液中,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混合均匀,并通过添加稀盐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将混合液pH调节至6.5-7,将混合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粉碎、制得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实施例2: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富硒培养基: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富硒玉米粉10份(经糊化处理,然后再进行粉碎,得到富硒玉米粉)、葡萄糖2份、脱脂乳粉2份、硒酸钠2份、海藻酸钠2份以及水20份,将上述原料放置在一起,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高温蒸汽灭菌,然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节至6.5-7;S2、选取优势双歧杆菌菌种:将双歧杆菌接种至S1中富硒培养基中,进行划线培养,选取优势菌种;以优势菌种再进行S2两次;S3、发酵培养:在无菌条件下接种5%双歧杆菌,接种于步骤S1中富硒培养基中,在20-30摄氏度温度下厌氧培养;S4、分离:将步骤S3中产物进行离心,收集菌泥,将菌泥重悬于生理盐水,得到重悬液,菌泥与生理盐水重量比为1:2;S5、配置冻干保护剂: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4份海藻糖、脱脂乳粉7份、蔗糖3份和2份L谷氨酸钠,将上述原料放置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得到冻干保护剂;S6、将步骤S5中冻干保护剂加入到步骤S4中的重悬液中,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混合均匀,并通过添加稀盐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将混合液pH调节至6.5-7,将混合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粉碎、制得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实施例3: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富硒培养基: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富硒玉米粉8份(经糊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配置富硒培养基: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富硒玉米粉5-10份、葡萄糖2-4份、脱脂乳粉2-4份、硒酸钠1-2份、海藻酸钠2-4份以及水10-20份,将上述原料放置在一起,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高温蒸汽灭菌,然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节至6.5-7;/nS2、选取优势双歧杆菌菌种:将双歧杆菌接种至S1中富硒培养基中,进行划线培养,选取优势菌种;/nS3、发酵培养:在无菌条件下接种4-6%双歧杆菌,接种于步骤S1中富硒培养基中,在20-30摄氏度温度下厌氧培养;/nS4、分离:将步骤S3中产物进行离心,收集菌泥,将菌泥重悬于生理盐水,得到重悬液;/nS5、配置冻干保护剂: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4份海藻糖、脱脂乳粉5-7份、蔗糖3-5份和2-3份L谷氨酸钠,将上述原料放置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得到冻干保护剂;/nS6、将步骤S5中冻干保护剂加入到步骤S4中的重悬液中,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粉碎、制得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富硒培养基: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富硒玉米粉5-10份、葡萄糖2-4份、脱脂乳粉2-4份、硒酸钠1-2份、海藻酸钠2-4份以及水10-20份,将上述原料放置在一起,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高温蒸汽灭菌,然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节至6.5-7;
S2、选取优势双歧杆菌菌种:将双歧杆菌接种至S1中富硒培养基中,进行划线培养,选取优势菌种;
S3、发酵培养:在无菌条件下接种4-6%双歧杆菌,接种于步骤S1中富硒培养基中,在20-30摄氏度温度下厌氧培养;
S4、分离:将步骤S3中产物进行离心,收集菌泥,将菌泥重悬于生理盐水,得到重悬液;
S5、配置冻干保护剂: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4份海藻糖、脱脂乳粉5-7份、蔗糖3-5份和2-3份L谷氨酸钠,将上述原料放置在一起,并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洁郭仁妹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微克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