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013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遮光膜和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子像素,多个子像素分别具有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形成在第一电极的上层的第二电极、以及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滤色器,第二电极具有多个线状部分,多个子像素包括沿着显示线的方向相邻且滤色器的颜色为同色的两个相邻子像素,遮光膜除两个相邻子像素之间的像素边界外覆盖多个子像素的每个像素边界而形成在第二基板上,两个相邻子像素的各个第二电极相互独立而形成,在将两个相邻子像素设为一方相邻子像素和另一方相邻子像素时,至少一方相邻子像素的第二电极越过一方与另一方相邻子像素之间的像素边界而配置在另一方相邻子像素中。能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口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可有效适用于具有滤色器的 液晶显示装置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进行彩色显示,不论什么样的显示方式 都具备滤色器。在滤色器中使用的颜色基本为红、绿、蓝这三种颜色, 由红、绿、蓝构成1个基本单位(1个像素或1个像点)。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滤色器的液晶显示装置,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在先技术文献,有日本特开平11 - 8436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 -10770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 - 62220号/>才艮。在日本特开平11 - 8436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 - 107709号公 报、以及日本特开2005 _ 62220号公报中,记载有按照RGBBGR的 顺序配置子像素的技术。但是,在日本特开平11 - 8436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 - 107709 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5 - 62220号公报中,未记载在相邻的同色 2个子像素之间的像素边界上不形成遮光膜(BM )而使开口率提高的 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避免在红、绿、蓝的每一种颜色中发生 混色,通常在子像素之间设置有黑矩阵等的遮光膜。设置遮光膜的主 要理由如下所述。(1 )在滤色器的制造工艺中,首先利用光刻法形成黑矩阵,然 后按照红、绿、蓝的顺序同样使用光刻法来形成色保护层。此时,在红、绿、蓝的光刻工艺中分别产生由定位偏差引起的颜色的间隙或颜 色的重叠,但为了使其不出现在显示上,而估计制造余量来形成了黑矩阵。(2)当将TFT基板(阵列基板)和CF基板(滤色器基板)重 合时会产生定位偏差。在偏差较大的情况下,有时相邻的子像素出现 不同的颜色,但为了使其不出现在显示上,而估计制造余量来形成了 黑矩阵。如果不设置遮光膜,则由于制造工艺的定位偏差而在不同颜色的 子像素之间引起混色,色再现性降低等引起显示质量显著下降。但是, 如果为了防止混色而在子像素之间设置遮光膜时,则也存在开口率降低这样的缺陷。在像素尺寸较大的情况下影响很少,但随着高清晰、像素尺寸逐 渐变小,将导致子像素中的遮光膜所占的面积比率变大,开口率降低。 如果开口率降低,则显示亮度降低,所以显示质量显著降低。另外,如果为了确保显示亮度而提高背光源的亮度时,还存在功耗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可提高开口率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新的特征通过本说明书的记述以 及附图将得以明确。如果简单说明在本申请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的代表性专利技术的概要,则 如下所述。(l)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 夹持在上述第 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具有遮光膜和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子像素,多个子 像素分别包括形成在第 一基板上的第 一 电极、形成在第 一 电极的上层 的第二电极、和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滤色器,由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 电极产生电场来驱动液晶层的液晶,第二电极具有多个线状部分,多个子像素包含沿着显示线的方向相邻且滤色器的颜色为同色的两个相邻子像素,除了两个相邻子像素 之间的像素边界以外,遮光膜覆盖多个子像素的各像素边界而形成在 第二基板上,两个相邻子像素的每一个的第二电极相互独立而形成, 在将两个相邻子像素设为一方相邻子像素和另一方相邻子像素时,至 少一方相邻子像素的第二电极越过一方与另一方相邻子像素之间的 像素边界而配置在另 一方相邻子像素中。(2) —方相邻子像素的第二电极被配置成使其多个线状部分 中的至少1个线状部分与一方和另 一方相邻子像素之间的像素边界在 俯;视观察时重叠。(3) 在一方相邻子像素的上述第二电极的多个线状部分中的至 少1个线状部分被配置在另一方相邻子像素的区域内。(4) 两个相邻子像素的滤色器是共用的。(5) 多个子像素被分成按照第一颜色、第二颜色以及第三颜色 的顺序而配置的第 一组的三个子像素和按照第三颜色、第二颜色以及 第 一颜色的顺序而配置的第二组的三个子像素,第 一组的三个子像素 和第二组的三个子像素在显示线的方向上交替配置。(6) 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向一方相邻子像素输入图像信号的第一 图像线、和向另一方相邻子像素输入图像信号的第二图像线,第一图 像线和第二图像线以 一方与另 一方的相邻子像素之间的像素边界为 界而相对配置。(7) 第二电极隔着绝缘膜而层叠在第一电极的上层。(8) 第二电极是像素电极,第一电极是面状的对置电极。(9) 第二电极的上述多个线状部分的各自呈弯曲状。(10) 多个线状部分包括第一线状部分,沿着与显示线的方向 正交的方向而延伸;多个第二线状部分,相对于第一线状部分以倾角 e(其中e = 70~87。)的倾斜度从第一线状部分上突出,并在第一线 状部分的延伸方向上隔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以及多个第三线状部分,相对于第 一 线状部分以倾角为-e的倾斜度从第 一 线状部分向与第 二线状部分相反一侧突出,并在第一线状部分的延伸方向上隔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在一方相邻子像素的第二电极的多个第三线状部分的每一个越 过一方与另一方相邻子像素之间的像素边界而配置在另一方相邻子 像素中,在另一方相邻子像素的第二电极中的多个第三线状部分的每 一个越过一方与另一方相邻子像素之间的像素边界而配置在一方相 邻子像素中。通过在本申请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的代表性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效果是提 高具有滤色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口率。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IPS方式的透射型液晶显示装 置中液晶显示面板的滤色器的配置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面板的TFT基板侧的像 素电极和对置电极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面板的TFT基板侧的像 素电极、扫描线以及图像线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即沿 着图1的A-A,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IPS方式的透射型液晶显示装 置中液晶显示面板的TFT基板侧的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IPS方式的透射型液晶显示装 置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扫描线以及图像线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IPS方式的透射型液晶显示装 置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扫描线以及图像线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IPS方式的透射型液晶显示装 置中液晶显示面板的TFT基板侧的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的俯视图。图9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IPS方式的透射型液晶显示装 置中液晶显示面板的TFT基板侧的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的俯视图。图10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面板的滤色器的配置的俯视图。图11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7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面 板的滤色器的配置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8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面 板的滤色器的配置的俯视图。图13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9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面 板的剖面结构即与图1的A-A'线对应的位置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图14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O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面 板的剖面结构即与图1的A-A'线对应的位置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图15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 夹持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遮光膜; 呈矩阵状配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 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子像素的第一电极; 形成在第一电极的上层的第二电极;以及 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滤色器,其中, 第二电极具有多个线状部分, 多个子像素含有沿着显示线的方向相邻且滤色器的颜色为同色的相邻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 除了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的像素边界以外,遮光膜覆盖多个子像素的各像素边界而形成在第二基板上, 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第二电极相互独立而形成,第一子像素的第二电极越过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之间的像素边界而配置在第二子像素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野淳二井桁幸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