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部去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84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杆部去油器,包括去油块,去油块上设有杆部去油插入孔,去油块内设有,去油腔室内设有刮油板和密封件,且刮油板和密封件上均开设有与去油插入孔连通的杆部插孔,密封件设置在去油腔室的底部,刮油板设置在密封件的上方;去油腔室旁侧连通有油泵装配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去油块的中心形成一个密封的去油腔室,并在去油腔室内设置刮油板,在去油腔室的设置刮油板,旁侧配设有油泵装配孔,通过刮油板刮去杆部的油,然后通过油泵抽取被刮下来的油,进而实现去油的效果,去油效率高,且去油干净,整个去油器的耗材只有刮油板,一个刮油板可以反复使用,相比于现有的吸油纸擦拭而言,耗材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杆部去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门检测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杆部去油器。
技术介绍
气门主要是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燃料和排出废气,因此气门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进气和排气,进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故气门生产后,通常会对气门的质量进行检测,通常检测的范围是从其气门头到气门杆,检测方法是通过人工观察检测气门的完整度,其次在配合标尺检查气门座的宽度、气门锥面的宽度、气门余量,然后再利用千分表测量气门座圆度,最后检测气门与气门座的同心度,可见人工检测工序复杂,且检测效率低。为了提高效率,也有采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但是无论是采用人工检测还是机械设备检测,均需要在检测前对气门杆部进行去油。尤其是气门的杆部,干部为弧面,去油难度较大,一般都是靠人工擦拭,但是人工擦拭效率低,擦拭耗材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提高去油效率的杆部去油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去油效率的杆部去油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杆部去油器,包括去油块,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杆部去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去油块(301),所述去油块(301)上设有杆部去油插入孔(302),所述去油块(301)内设有(303),所述去油腔室(303)内设有刮油板(305)和密封件(306),且所述刮油板(305)和密封件(306)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去油插入孔(302)连通的杆部插孔(307);所述密封件(306)设置在去油腔室(303)的底部,所述刮油板(305)设置在所述密封件(306)的上方;/n所述去油腔室(303)旁侧连通有油泵装配孔(3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部去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去油块(301),所述去油块(301)上设有杆部去油插入孔(302),所述去油块(301)内设有(303),所述去油腔室(303)内设有刮油板(305)和密封件(306),且所述刮油板(305)和密封件(306)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去油插入孔(302)连通的杆部插孔(307);所述密封件(306)设置在去油腔室(303)的底部,所述刮油板(305)设置在所述密封件(306)的上方;
所述去油腔室(303)旁侧连通有油泵装配孔(3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部去油器,其特征是:所述刮油板(305)与所述去油腔室(303)之间为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部去油器,其特征是:所述刮油板(305)与所述密封件(306)之间设有导流件(308),所述导流件(308)上对应杆部插孔(307)设有杆部避让孔(308c);
所述导流件(308)包括导流本体(308a),所述导流本体(308a)的两面均匀的设置有到导流块(308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杆部去油器,其特征是:所述导流块(308b)设置在所述导流本体(308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环视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