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白星花金龟野外种源繁育成虫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白星花金龟野外种源繁育成虫的方法,属昆虫人工生产繁育领域。
技术介绍
白星花金龟是一种全国性广泛分布的鞘翅目昆虫,虽然成虫对农林果业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其幼虫具有腐食性,在自然界存在于腐烂的秸秆、杂草、久放的畜禽粪便中,在转化农牧业有机废弃物的同时,转化成高蛋白的昆虫虫体和富含有机质与营养的虫砂,可以应用到生态种养业上。因此,采用道法自然的原则,充分发挥白星花金龟种源充足和幼虫食腐特性,用于生物转化处理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牧业有机废弃物、形成“种养转”相结合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是一个值得开发的领域。现有技术中已经在利用白星花金龟幼虫转化处理玉米秸秆、食用菌菌糠、家庭湿垃圾、畜禽粪便等,初步证明了其幼虫转化农牧业有机废弃物的强大能力,但还没实现规模化生产,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完全人工繁育的群体少,繁育技术还相对不成熟。因此从自然界收集野外虫源繁育成虫的办法,是当前扩繁群体、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重要途径。但是,野外种源生存环境恶劣,易受病原菌等的侵袭,金龟子绿僵菌和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白星花金龟野外种源繁育成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物料堆腐/n物料原料为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的质量比为1-3:1-10,物料原料经除杂、粉碎预处理后,调节物料含水量为70%,添加物料原料质量1‰的促腐剂,堆制成宽1.2-1.5m,高0.8-1.2m的条垛,加盖薄膜,好氧酵化5-15d,当堆体温度升至55℃时翻堆,堆腐完成后,摊开充分晾晒、然后储存到通风干燥处备用;/n(2)野外种源收集/n在野外越冬的白星花金龟幼虫从地下移动到距堆体表层18-22cm时,开始收集野外虫源,选择深度不超过30cm的敞口容器作为暂存野外种源的器具,调节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白星花金龟野外种源繁育成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物料堆腐
物料原料为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的质量比为1-3:1-10,物料原料经除杂、粉碎预处理后,调节物料含水量为70%,添加物料原料质量1‰的促腐剂,堆制成宽1.2-1.5m,高0.8-1.2m的条垛,加盖薄膜,好氧酵化5-15d,当堆体温度升至55℃时翻堆,堆腐完成后,摊开充分晾晒、然后储存到通风干燥处备用;
(2)野外种源收集
在野外越冬的白星花金龟幼虫从地下移动到距堆体表层18-22cm时,开始收集野外虫源,选择深度不超过30cm的敞口容器作为暂存野外种源的器具,调节步骤(1)所得物料至含水量为50%,装入敞口容器至1/2处;
从堆放超过一年的农牧业有机废弃物堆体中收集野外虫源,幼虫分散在堆体中,收集时采用与堆体接触面少的工具挖掘,并且从堆体外围托底向堆体内部推进,通过翻转工具,将底部的越冬幼虫暴露在表层,并快速捡拾放到敞口容器的物料上,让其自行钻入物料,当物料和虫体的混合物深度达到容器2/3时,更换新的收集器具,当日收集的幼虫及时运回做进一步的处理;
(3)野外种源稳定与分群
当日收集的幼虫当日必须筛出后做消毒处理,然后投入新的饲养物料中进行稳定饲养,具体做法为:利用6目网筛将物料筛下,将筛出的幼虫投入到装有厚度为2cm的生石灰粉的容器中,幼虫投放量以全部幼虫均能全身粘上石灰粉为宜,让幼虫在石灰粉中充分爬行消毒2min后,再用6目筛筛出,根据幼虫大小,分2个群体进行饲养,利用塑料筛快速抖动,以使所有幼虫都形成C型卷曲为宜,小幼虫较小,可以通过孔径漏下,大幼虫留在筛网上,以实现大小虫的分离;
调节步骤(1)所得物料的含水量为55%,以深度为30cm的条盆或饲养池进行饲养,物料装配深度为20cm,大幼虫投放密度为5000只/㎡,小幼虫投放密度为10000只/㎡,大幼虫经过5d的饲养,健康状态已经稳定,且大部分进入老熟幼虫状态,进行下一步骤的操作;小幼虫每10天分一次群,分出大幼虫单独饲养,结合分群换新的物料和淘汰不健康的虫子,直到都变成大幼虫;
(4)化蛹和羽化条件配置
化蛹和羽化场所宜选择受外界扰动少、避雨通风的养殖棚,并且四周设置防逃纱网,小生境宜采用饲养池加基质料的模式,本方法在化蛹和羽化基质配制上采用仿野生模式,即下土上料外加秸秆覆盖的化蛹和羽化基质模式;
具体操作为:取细沙土暴晒2d,过10目筛,除杂后,调节细沙土含水量为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德英,张广杰,刘玉升,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